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华侨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内容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备注:对考试大纲有疑问的,请直接咨询相关学院。
院系所码 院系所名称 初试科目代码 初试(自命题)科目名称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010 公共管理学院 711 政治学原理 要求考生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范畴、相关理论和主要观点;熟悉并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与发展,重点掌握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国家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政党制度、政治参与、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以及中国的民族和宗教、对外政策等相关理论,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去分析、解决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考试范围: 一、 政治的涵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政治学在古代的发展;2、近代以来政治学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丰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四、 阶级与国家 1、 阶级与国家的起源;2、 国家的本质;3、 国家的职能;4、 国家的历史类型和国家的消亡;6、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性质。 五、 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1、 国家权力;2、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3、 国家结构形式;4、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形式。六、 国家机构 1、 国家机构的涵义与构成;2、 西方国家的国家机构;3、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机构。七、 政治民主1、 政治民主的涵义;2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八、 政党和政党制度 1、政党的涵义与作用;2、 政党制度;3、 当代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4、 中国的统一战线。 九、 政治参与 1、政治参与的涵义、特征、类型和作用;2、 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3、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参与。十、 政治文化 1、 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功能;2、 政治社会化;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十一、 政治发展 1、 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理论;2、 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途径;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4、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十二、 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与宗教的涵义;2、 当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3、 中国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十三、 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1、 国际政治;2、 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3、 中国的对外政策。
713 管理学基础 要求:了解并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了解所掌握的基本概念、原来、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考试范围: 管理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计划与决策、战略管理、组织、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个体行为的基础、激励理论及其应用、群体和团队的建设、领导、沟通及冲突管理、控制、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811 政治学综合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和途径;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发展及其挫折;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国际政治学概论》: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
813 公共管理学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发展历史、学科界定;重点把握公共组织理论、政府改革与治理理论、府际关系、第三部门管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管理、公共政策以及公共管理伦理;并能运用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分析当前中国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考试范围:1、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研究范式、学科界定;2、公共组织的定义、类型、结构、过程和行为;3、治理理论、中西方政府改革;4、府际关系界定、历史与现实;5、政府角色、政府作用、政府失败;6、公共政策形成、内容、系统及运行;7、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界定、要素、程序、方法与技术;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9、公共财政管理与改革;10、第三部门管理发展、作用;11、战略管理兴起、理论流派与评价;12、公共管理伦理界定、类型、功能与建设、公共责任。
020 法学院 720 法理学与宪法学 1.《法理学》:考生应全面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考试范围包括: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法理学概述、法的概念、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法的要素、法律体系、权力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程序、法的历史、法律演讲与法律发展、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职业、法律方法、法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效率、法与正义、法与人权、法与经济、法与政治、法与文化、法与法治国家、法与和谐社会。2.《宪法学》:考生应全面掌握我国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国家形式、国家性质与公民基本权利等内容,并能够运用相关的宪法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我国宪政实践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考试范围包括宪法学研究对象、宪法学的体系、宪法学的研究意义、宪法学研究的方法、宪法的概念和本质、宪法与宪政、宪法渊源、宪法典结构与宪法规范、宪法创制、修改与解释、宪法惯例、宪法监督与宪法诉讼、宪法作用与条件、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象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与义务的主体、宪法与基本权利、基本权利的类型、基本权利的保障与界限、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关系、平等权、政治权利、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社会经济权利、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选举制度概述、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民主程序、选举诉讼、国家机构概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务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特别行政区机关。
820 刑法学与民法学 3.《民法学》:系统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自然人与法人)、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制度、人身权、物权总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法总论、合同之债、侵权责任,并且能够应用民法知识分析民事案例和处理各种民事争议。4.《刑法学》:刑法的概念、刑法的属性、刑法的特征、刑法的任务、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体系和解释、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的概念、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概念的意义、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犯罪构成的分类、犯罪客体概念、种类、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共同犯罪概念及其构成、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一罪与数罪的概念、实质的一罪、处断的一罪、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刑罚的概念、刑罚的目的、刑罚的体系、量刑的概念和原则、量刑的情节、量刑制度、刑罚执行、减刑、假释、刑罚消灭概念、时效、赦免、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刑法各论的体系、罪状、罪名、法定刑、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030 文学院 721 汉语基础 考核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涉及到的语言学基本原理、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修辞、语用等基础知识。
821 文学基础 考核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涉及到的中国文学史、主要文学作品。
031 华文学院 354 汉语基础 汉语基础考试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 汉语语言分析”三部分组成。(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语言学基础 2.汉语概况 3.现代汉语语音 4.现代汉语词汇 5.现代汉语语法 6.汉字 7.古代汉语(二)汉语应用能力 汉语应用能力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 辨音和标音能力 2. 字形、字义辨别能力及汉字书写规范 3. 词汇、语法规范 4. 文言文阅读理解 (三)汉语语言分析 汉语语言分析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语音分析 2.词义分析 3.语法分析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由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 2. 外国文化基础知识 3.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教育学基础 2.心理学基础 3.语言教学基础 (三)材料分析写作 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 分析与实践能力 2. 论文写作能力
719 语言学概论(华文)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语言构成、语言发展等知识。
819 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本科目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部分。现代汉语部分要求学生掌握语法、词汇、语义、语音、修辞及文字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分析方法分析具体的现代汉语语言现象,正确认识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古代汉语部分要求学生掌握词汇及文字的基本理论、常用词的词义结构、各类虚词的语法表现、不同句式的特征与分类,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与语法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能给予恰当分析,具有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流畅地进行文白翻译。
040 数学学院 723 数学分析 1、极限和函数的连续性:映射与函数;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函数的连续性和一致连续性;函数和连续函数的各种性质。2、一元函数微分学:微分的概念、导数的概念、微分和导数的意义;求导运算;微分运算;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泰勒展式;导数的应用。3、一元函数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和微积分基本定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关系;定积分的应用;反常积分的概念和反常积分的敛散性。4、无穷级数:数项级数的概念、数项级数敛散的判别法;级数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和一致收敛及其性质、收敛性的判别;幂级数及其性质、泰勒级数和泰勒展开,傅里叶级数。5、多元函数微分学与积分学: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全微分和偏导数的概念、重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反常积分。6、含参变量积分: 含参变量正常积分、含参变量反常积分的概念、性质。
823 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1、 多项式理论:多项式的相关概念和基本性质,一元多项式的带余除法,最大公因式的性质,多项式唯一分解定理。2、 行列式: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行列式计算,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 及行列式的乘法法则。3、 向量与矩阵:向量的线性组合和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等价,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 矩阵的概念 ,矩阵的基本运算,矩阵的转置,伴随矩阵,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矩阵的等价,分块矩阵及其运算。4、 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Cramer)法则,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解空间及其维数,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5、 二次型: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非退化线性替换与矩阵合同,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二次型及实对称矩阵的正定性。6、 线性空间:集合与映射的基本概念,线性空间的概念与基本性质,线性空间的维数、基与向量的坐标,线性空间中的基变换与坐标变换,过渡矩阵,线性子空间及其运算,线性空间的同构。7、 线性变换与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线性变换的概念和简单性质,线性变换的运算,线性变换的矩阵,线性变换(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特征子空间,线性变换的特征多项式,矩阵相似的概念及性质,矩阵可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线性变换的不变子空间。 8、 欧几里德空间:线性空间内积的定义及其性质 、 欧几里德空间的概念 、标准(规范)正交基,施密特(Schmidt)正交化过程、 正交矩阵 正交变换及其性质 正交子空间、正交补及其性质,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相似对角矩阵,欧几里德空间的同构。
050 土木学院 824 结构力学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及其应用。静定结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弹性体系的互等定理。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及其应用。力法和位移法分析超静定结构。对称性的利用。用矩阵位移法计算简单结构的结点位移和内力。力矩分配法和剪力分配法。计算简单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多个自由度体系自振频率和振型。近似法求结构的自振频率。计算简单刚架的临界荷载。
825 水处理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学发展历史,微生物的特点、共性微生物及其类群、特点、微生物的分类命名、微生物的发展史、水处理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二、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原核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的形态和构造;真核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的形态和构造;病毒的形态和构造;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及其在水处理中的生物指示作用。三、微生物的生理微生物酶的组成构类、分类、影响酶作用的因素,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不同类型营养物的作用,不同微生物吸收营养物的特点,微生物根据对碳源、氮源要求而区分的营养型及其特点,营养物质的运输机制,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好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模式、产能和代谢产物的特点。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曲线,各阶段的特点及在应用上的指导作用,以及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温度、酸碱度、溶解氧、干燥、化学试剂等因素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防止菌种退化的方法。五、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污、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人工生态系统中活性污泥、生物膜、氧化塘、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态及主要菌群的处理作用原理。六、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污、废水深度处理脱氮除磷的微生物学工艺和原理及主要微生物菌群。微生物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的生物群落和处理工艺原理。饮用水的消毒方法,加氯和臭氧消毒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826 工程经济学 资金时间价值,投资、成本、收入和利润,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工程项目资金的来源与融资方案,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工程项目费用效益分析,工程项目费用效果分析,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公益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工程项目后评价。
060 建筑学院 355 建筑学基础 考试范围: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设计理论。
729 城乡规划学基础 考试范围:中国城市建设史、外国城市建设史、城市规划理论。
527 建筑设计(6小时快图) 6小时快图
828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考试范围: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室内空气质量,建筑水、电、气。
529 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 6小时快图
070 材料学院 731 无机化学 物质的状态,原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氢和稀有气体,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溶液,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硼族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铜、锌副族,配位化合物,过渡金属(I),过渡金属(II),镧系元素
831 有机化学 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 二烯烃(含共轭体系), 芳烃(芳香性), 立体化学, 卤代烃, 醇、酚和醚, 醛、酮和醌, 羧酸及其衍生物, b-二羰基化合物, 有机含氮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832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晶体结构与缺陷,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材料的相变,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材料的力学性能
833 物理化学(工科)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非电解质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电解与极化作用,化学动力学基础(一),表面物理化学
080 化工学院 734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发展史;微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微生物营养;微生物代谢;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其控制;微生物遗传;病毒;微生物生态;微生物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微生物生物技术。
834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氨基酸的分类和理化性质;蛋白质的共价结构和三维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组成;酶的分类和命名;酶的活力测定和分离纯化;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作用机制和酶活力的调节控制;核酸的发现和生物学功能;核酸的共价结构;DNA和RNA的高级结构;核酸的理化性质;糖化学及脂化学;糖酵解作用;柠檬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作用;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糖代谢的调控;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机制);脂类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DNA的复制和修复;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转运;细胞代谢调节网络;原核与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蛋白质工程
835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连续性方程和机械能衡算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流动阻力损失的计算;离心泵操作原理;离心泵特性参数、特性曲线及安装高度的确定;筛分、过滤的原理和设备;过滤过程的计算;沉降分离的原理和应用;传热原理、传热速率方程、热量衡算方程和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蒸发操作原理、特点及节能措施;传质过程的原理、特点;传质过程操作线方程及物料衡算的计算;吸收操作的原理和传质系数的计算;蒸馏操作的原理、塔板数及精馏操作过程的计算;传质设备类型、特点;萃取操作的原理、三元相图及过程的计算;干燥操作的原理、湿空气的性质、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的计算。
836 环境学 环境学:人口与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物理环境;生物环境
837 水处理工程 水处理工程: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废水处理反应器及动力学基础、混凝、沉淀与上浮、深层过滤、吸附、膜分离、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化法、生物脱氮除磷、废水处理后的排放和再利用、污泥处理与处置
090 信息学院 741 大学物理 电磁学部分 (约75%)电场强度,电场的叠加原理,高斯定理,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的计算 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电容,静电场的能量。 磁感应强度,毕奥-萨伐尔定律,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安培定律和洛仑兹力,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和高斯定理。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自感和互感,磁场能量,位移电流的概念。 振动、波动和波动光学部分 (约20%)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振幅、初位相和圆频率,旋转矢量法,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 波动方程,能流密度, 波的叠加,驻波,多普勒效应。 光程差的计算,杨氏双缝干涉,劈尖干涉,牛顿环。 单缝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辩本领,光栅衍射,自然光、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和马吕斯定律,光的双折射现象。 近代物理部分 (约5%)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同时性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质速关系,质能关系,能量和动量的关系。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氢原子,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关系,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四个量子数,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小原理及电子的壳层结构,固体的能带结构,激光的产生机理和主要特性。
841 光学 光的本性、光源、光谱热辐射;几何光学三定律。全反射在光纤中的应用。棱镜的原理;色散;光的可逆性原理。直线传播问题;费马原理。共轴球面组傍轴成像。掌握成像公式;熟悉焦距公式;了解密接透镜组,作图法。共轴球面组傍轴成像;薄透镜成像。光学仪器。波的迭加和波的干涉;两个点源的干涉。光的衍射现象和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掌握矢量图解法和菲涅尔波带片的原理;光学仪器的像分辨本领。掌握光场的时空相干性对干涉场的影响;多光束干涉;法布里-珀罗干涉仪。衍射光栅;光的横波性与五种偏振态,双折射和晶体光学元件;偏振光的干涉及其应用;旋光现象。
842 电路 基本概念、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流和受控源等元件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电功率和电能量,基尔霍夫定律。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简单电阻电路的计算,星角变换,实际电源的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回路分析法,结点分析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线性电路的时域分析,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初始条件,时间常数,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自由分量和强制分量,稳态和暂态,阶跃函数和冲击函数。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复频域阻抗和复频域导纳,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初始状态的处理,用复频域分析法计算较简单的动态电路。正弦系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正弦量的三要素、瞬时值、有效值、相位差、相量、相量图,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阻抗和导纳,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正弦电流电路的有效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功率因素和复功率,简单正弦电流电路的计算,含互感电路的计算,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简单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844 专业基础综合(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 (一) 信号系统部分(75分)1.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用基本信号(单位冲激、复指数信号等)分解一般信号的数学表示和信号分析法;掌握LTI系统的数学模型(常系数线性微分、差分方程)、系统函数及模拟框图等;掌握系统分析的时域法和变换域法。要求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分析的一些重要概念,熟悉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性质,对信号与系统的基本运算比较熟练;要求掌握信号与系统概念的工程应用:调制、采样、滤波。(二)数字电路部分(75分)1. 基本要求(1)掌握十进制代码 、8421 BCD码、余3码和格雷码的编码方法;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基本定律和基本规则;掌握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掌握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和卡诺图化简方法。(2)了解TTL集成门电路和CMOS集成门电路的电路组成和原理;掌握 TTL电路和 CMOS电路的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输入输出特性和输入输出等效电路。(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掌握组合逻辑的竞争险象及消除方法。(4)熟悉优先编码器、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电路功能、逻辑关系和在设计组合电路中的应用。(5)掌握触发器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方程、时序关系;掌握主从和边沿型JK、D触发器和T触发器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方程、激励方程和时序转换关系和各种触发器的电路符号。(6)学会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过程;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了解寄存器、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电路功能及应用。(7)学会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实现控制器、序列信号发生器等常用时序电路的方法。(8)了解半导体储存器、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与模数转换器的原理和应用。
845 信号与系统 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基本特性,信号的基本运算(翻转、平移和展缩),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系统的描述,系统的特性和分类。2、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基本信号,卷积积分,系统的微分算子方程,连续系统的零输入响应,连续系统的零状态响应。3、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周期信号的连续时间傅里叶级数,周期信号的频谱,非周期信号的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连续信号的抽样定理,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4、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单边拉普拉斯逆变换,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系统微分方程的复频域解,RLC系统的复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表示和模拟,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5、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基本信号,卷积和,离散系统的算子方程,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离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6、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Z变换,双边Z变换的性质,单边Z变换,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离散系统差分方程的Z域解,离散系统的表示和模拟,系统函数和系统特性。7、 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状态空间描述,连续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的建立,连续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的求解,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系统函数矩阵与系统稳定性。
846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控制系统的运动分析;3.控制系统分析的频率响应方法;4.控制系统分析的根轨迹方法;5.采样控制系统;6.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7.线性系统的综合(极点配置、状态重构、解耦控制)
100 计算机学院 848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一章 概论一、知识要点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主要性能指标。二、要求 了解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功能,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第二章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一、知识要点 定点数与浮点数的表示二、要求 理解和掌握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方法、典型值和表示范围。第三章 存储系统一、知识要点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SRAM/DRAM/ROM的工作原理;主存储系统组织与设计;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磁盘存储器二、要求1、理解存储系统的分类和层次,理解虚地址和实地址的概念。2、理解和掌握DRAM、SRAM和ROM的含义和特点,了解DRAM的刷新概念。3、掌握主存储器逻辑设计中的位扩展和字扩展的方法;在给定芯片的条件下,能熟练设计出主存储器的逻辑框图(包括芯片数量确定、芯片地址确定、存储器地址确定、片选信号的逻辑式等)。4、理解并熟练掌握Cache的基本概念、映射方式、替换算法和写策略。5、理解磁表面存储原理,掌握磁盘存储容量的计算方法。第四章 指令系统一、知识要点 指令的基本格式;常见寻址方式二、要求1、理解指令及其基本表示格式,理解操作码、操作数、有效地址的概念。2、了解常见的寻址方式,理解并掌握基址/变址寻址方式和偏移寻址方式第五章 CPU系统一、知识要点CPU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硬布线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设计方法;指令流水线二、要求1、理解和掌握CPU的基本组成,主要寄存器的含义和作用,CPU执行指令的一般过程。2、理解和掌握硬布线控制器的基本思想,了解其时序系统、微命令的产生方式。3、理解和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思想,熟悉微程序控制器的逻辑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主要的微指令编码方法,理解初始微地址的形成方法和后继微地址的形成方式。4、掌握指令流水线的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第六章 总线系统一、知识要点 总线的概念和分类;总线仲裁方式二、要求1、了解总线和数据通路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主要指标。2、理解和掌握总线的集中式仲裁、分布式仲裁方式的优缺点。第七章 I/O系统一、知识要点 I/O接口功能与基本结构,I/O方式(程序查询、程序中断、DMA)二、要求1、掌握I/O接口的含义和基本功能,理解I/O接口分类方式,熟悉主要的I/O方式。2、理解并掌握中断的概念、类型、产生条件,理解中断优先级概念,熟悉中断判优方法,理解中断屏蔽技术、可屏蔽中断、非屏蔽中断的含义,理解并掌握中断响应处理过程。3、理解并掌握DMA的基本概念,熟悉DMA方式的传送过程。
849 数据库系统原理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2. 实体-联系数据模型。3. 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4. 关系代数与关系操作。5.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6. 完整性约束。7.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8. 数据库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850 数据结构与C++ 《数据结构》:(1)数据结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术语,抽象数据类型,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2)线性表:线性表类型定义,顺序表示和实现,链式表示和实现(线性链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3)栈和队列:栈和队列的定义、表示和实现,栈和队列的应用(4)树和二叉树:树、二叉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遍历和遍历的应用,树、森林与二叉树的对应关系,树、森林的遍历,赫夫曼树及其应用(5)图:图的定义和术语,图的存储结构,图的遍历,图的应用(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最短路径)(6)查找:静态查找表,动态查找表,哈希表(7)内部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分析。《C++程序设计》:(1)C++的词法和基本语法(2)C++的语句和程序结构(3)利用I/O 流类实现I/O 操作(4)数据类型:基本类型(int、float、double、char、boolen、枚举),构造类型(数组、c 串和s 串、结构、指针及其与各种数据类型的关系、链表及其基本操作)、文件及其基本操作(5)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与调用,递归函数,内联函数,指针函数、函数指针,重载技术及重载函数,数据的存储类别,数据作用域;(6)编译预处理(7)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类的定义,对象的声明及使用,数据成员与成员函数,成员访问说明符,友元(8)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及其执行机制(9)派生类和继承的实现,多态性的实现。
101 工学院 847 C语言程序设计 基本要求  1.熟悉VisualC++6.0基本集成开发环境。  2.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3.掌握程序设计中简单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能阅读简单的程序。  4.在VisualC++6.0集成环境下,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并具有基本的纠错和调试程序的能力。考试内容  一、C语言程序的结构  二、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三、基本语句  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六、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七、函数  八、编译预处理  九、指针  十、结构体(即“结构”)与共同体(即“联合”)  十一、位运算  十二、文件操作
110 机电学院 851 机械设计 (一)机械零件的强度:载荷和应力;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机械零件的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疲劳断裂特性;疲劳曲线;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二)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摩擦种类及基本性质;磨损过程和分类。(三)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螺栓联接的预紧和防松;单个螺栓联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四)键、花键和销联接:键、花键和销联接的功能、分类、结构型式及应用;键的选择和键联接的强度计算。(五)铆接、焊接、胶接:铆接的工作原理和计算;焊接的特点、分类;胶接的特点。(六)带传动:带传动的形式、特点;带传动工作情况的分析;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七)链传动: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滚子链的结构特点;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八)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直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九)蜗杆传动:蜗杆传动的特点、分类;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普通圆柱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常用材料;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蜗杆传动的效率。(十)滑动轴承: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形式;轴瓦结构和材料;不完全液体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十一)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滚动轴承尺寸的选择;轴承装置的设计(轴承的配置)。(十二)联轴器和离合器:联轴器的种类和特性;刚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无弹性元件和有弹性元件)区别;联轴器与离合器的区别。(十三)轴:轴的结构设计;轴的计算。(十四)弹簧: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设计计算。
852 设计基础 主要考察学生的设计原理掌握的程度,包括平面设计基础、色彩设计基础、三维造型及空间设计基础,考察学生对不同设计媒介的理解、对设计问题分析与创意及其表达技法等基本设计能力和素养。采取设计创作的考试方式。
853 微计算机原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掌握数制及其转换方法;2. 掌握常见的编码方法(原码、反码、补码,BCD码和ASCII码);3. 掌握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方法。二、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电路与基本工作原理1. 了解微型计算机基本组成电路及其工作过程;2. 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 了解流水线技术、高速缓存技术、虚拟存储器技术的基本作用。三、8086微处理器1. 掌握80868微处理器功能结构、寄存器结构与功能;2. 掌握80868系统的存储器结构;3. 掌握8086系统在最小工作模式下的引脚功能及总线时序。四、86系列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 掌握8086的寻址方式;2. 掌握8086指令系统的格式、功能、运用;3. 掌握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段结构;4. 掌握常用伪指令概念和用法;5. 掌握汇编过程,能够应用汇编语言编制简单的应用程序和分析程序。五、半导体存储器1. 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掌握存储器容量的确定方法;2. 掌握存储器与 CPU 的连接方法;3. 掌握主存储器设计及地址译码方法。六、输入/输出接口1. 掌握微型计算机有关输入/输出接口中的基本概念;2. 掌握外设接口的编址方式和输入输出数据传送方式;3. 了解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8255A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方式和基本编程应用方法;4. 了解可编程计数/定时控制器8253基本结构,掌握工作方式及基本编程应用方法;5. 了解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A基本结构、工作方式和工作特点。七、中断与堆栈1. 掌握堆栈的概念与工作原理;2. 掌握8086中断源、中断向量及中断服务程序的概念与中断处理过程。
854 材料科学基础 第一章 工程材料中的原子排列:1. 原子结构;原子间的键合;化学键、分子键、物理键。2. 晶体学基础;金属的晶体结构;晶胞、布拉菲点阵、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金属中常见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结构、共价晶体结构和聚合物的晶体结构。3. 晶体缺陷第二章 固体中的相结构: 1. 固溶体:置换、间隙、有序固溶体;固溶体性能;影响固溶度的因素;2. 金属间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电子相、间隙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的特性。第三章 凝固:1. 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结晶的微观和宏观现象;2. 基本条件:热力学条件、结构条件;3. 晶核的形成: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4. 晶体的长大:条件、机制、方式、长大的形态;5. 凝固理论的应用。第四章 相图:1. 相、相平衡与相律;2. 二元相图及其合金的结晶过程和组织:匀晶、共晶、包晶、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以及铁碳相图分析;3. 固溶体合金的凝固理论:共晶合金的凝固理论;铸锭的组织与缺陷。第五章 材料中的扩散:1.扩散定律及其应用;2.扩散的微观机理;3.扩散的热力学理论;4.反应扩散;5.一些影响扩散的重要因素。第六章 塑性变形、回复与再结晶: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规律、微观机制;2. 单晶体、多晶体及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3. 塑性变形对组织性能的影响;4. 冷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变化;5. 回复、再结晶与晶粒长大的机制、动力学及影响因素;6. 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的基本规律;7. 热变形引起组织、性能的变化;8. 高聚物的塑性变形;超塑性。第七章 固态相变:1. 固态相变的类型及特点;2. 扩散型相变示例:脱溶转变、调幅分解;3. 无扩散型相变:马氏体相变的特征;4. 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马氏体转变的异同点;5. 材料强韧化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120 经济学院 431 金融学综合 《金融学》考试的内容如下:一、金融的基本范畴。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金融、利息和利率、外汇与汇率。二、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包括:金融市场概述、金融中介概述、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三、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四、宏观均衡。包括: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总供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五、金融监管六、金融与经济发展
855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入学考试的指导思想主要是考察考生的经济理论基础,考试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要求学生掌握供求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要素市场理论、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知识。宏观经济学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等方面,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定的实际宏观经济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考试内容各占50%。
121 数量经济研究院 856 统计学 I考查目标《统计学》是为我校招收统计学硕士生入学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统计学硕士学位所具有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要求考生:1. 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和熟练运用概率论基础知识、原理和方法。3. 具有运用统计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II考察内容一.概率论1.事件的关系、事件的运算;2.概率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性质;3.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乘法公式、贝叶斯公式;4.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列、分布函数的概念;5.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6.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及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7.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与方差。二.统计学1.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3.统计资料的整理;3.集中趋势测量法: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4.离中趋势测量法:极差、标准差、样本方差;5.参数估计: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6.参数的区间估计;7.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及方法;8.单因素、双因素方差分析原理及应用;9.相关与回归(一元及多元)分析;10.时间序列的组成及预测方法。
130 工商学院 857 管理信息系统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与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等。要求在掌握具体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同时,能联系管理实践,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信息管理者面临的环境有较深入的认识。通过本科目考核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的程度和实践能力,考核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考核的主要内容:信息、管理信息和系统的概念和特征、企业MIS的一般概念和构成、MIS的三要素和功能、MIS常用结构类型和MIS的发展进程等;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条件、系统开发方法,特别是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和原形化方法的应用,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系统的开发方式、系统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和内容;系统分析的 目的、结构化分析的基本方法、系统规划的原则和方法、逻辑模型的建立过程和形成方法;结构化系统设计的概念、变换分析技术和事务分析技术的应用、结构图的改进、代码设计的作用、原则和校验位求法;软件开发技术问题、系统安全、系统的调试和转换过程、方式和特点等;DSS的LPK模式、OAS、MRPII、和ERP的主要作用和简单的技术性问题;多媒体技术发展趋势、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对MIS的影响、数据库相关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858 管理学原理 本科目考核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主要涉及管理理论的演进,管理的各个职能如: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等,要求在掌握具体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同时,能联系管理实践,对管理发展的趋势、管理者面临的环境有较深入的认识。通过本科目考核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的程度,同时还要通过案例分析等了解学生实践能力,考核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考核的主要内容:管理概述、组织目标、管理思想演进、决策、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部分,涉及不同发展时期的各种管理学派以及组织文化、计划决策、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个体与群体行为、员工激励等问题。
859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一章 现代物流概念与内涵:物流概念、物流学科基本属性、物流价值、物流与供应链差异;第二章 运输配送:运输概念、配送概念、运输配送的作用;第三章 储存保管:储存保管的概念及其作用、库存控制功能;第四章 装卸搬运:装卸搬运概念、装卸搬运合理化、装卸搬运机械配套;第五章 现代包装:包装概念、包装的功能;第六章 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概念及其作用、流通加工合理化、流通加工经济效益、流通加工与一般生产型加工的区别;第七章 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概念、物流信息系统特点;第八章 物流系统:系统分析方法、物流系统的特征分析;第九章 物流网络系统:物流网络系统“网络”含义、物流网络系统类型、配送中心、运送中心、转运中心、共同配送原理与作用;第十章 企业物流:企业物流概念、企业物流合理化、企业物流合理化资源整合原则;第十一章 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概念、第三方物流的特征与作用、物流业务外包的原因;第十二章 城市物流:城市物流概念、城市物流网络系统特征、城市物流中心设置原则;第十三章 区域物流:区域物流概念、发展区域物流的现实意义;第十四章 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概念、港口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第十五章 绿色物流:绿色物流概念、废弃物物流概念、废弃物物流合理化;第十六章 消费者物流:邮政物流模式;第十七章 物流政策:市场失效与政府作用;第十八章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服务物流原理。
140 旅游学院 760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七章 聚落与城市化;第八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九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第十章 旅游地理;第十一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十二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第十三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860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第四章 旅游需求预测;第五章 旅游资源评价;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第七章 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第九章 社区旅游; 第十章 新兴旅游; 第十一章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第十二章 旅游规划
861 旅游经济学 第一章 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活动;第二章 旅游客源地旅游需求与预测;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供给与承载力;第四章 旅游供求关系与调节;第五章 旅游消费结构与优化;第六章 旅游收入分配与乘数效应;第七章 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分析;第八章 旅游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第九章 全球视野下的旅游经济发展。
150 外国语学院 262 日语 本专业考生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专业研究方向明确,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法语/日语),有一定的读写能力。本专业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全国统考)、第二外国语(词汇、语法、阅读、翻译等)、英语综合(词汇、语法、阅读、英语语言学基础、英美文学基础)、英汉互译与英语写作。
263 法语
762 英语综合
862 翻译与写作 考查考生的翻译技能和写作水平。翻译部分以历史、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题材为主,写作部分以论说文为主。注重考生的语法意识和语体意识,试题难度可参考专业八级和Catt笔译实务三级。
160 生物医学学院 764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理论及元素无机化学;误差与数据处理;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重量分析;沉淀滴定。常用的分离方法与复杂物质分析。
765和338 生物化学(生物学院) 1.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鉴定;2.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和实践意义;3.维生素与辅酶、辅基;4.影响酶促作用的各种因素;酶的催化机制;诱导酶、同工酶和固相酶的本质和应用;5.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6.糖的消化吸收;糖的分解代谢;三羧酸循环;糖异生作用;糖代谢调节;7.脂类的消化、吸收、转运和贮存;脂肪酸的分解代谢b-氧化;酮体的生成及利用;8.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氨基酸代谢;9.中心法则、复制、半保留复制、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转录、反转录、有义链翻译;DNA指导下的DNA复制与反转录的一半过程;10.糖代谢与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与脂肪代谢的相互联系;核酸代谢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联系;代谢的调节;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激素水平、神经水平的调节。
864 有机化学(生物学院) 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 二烯烃(含共轭体系), 芳烃(芳香性), 立体化学, 卤代烃, 醇、酚和醚, 醛、酮和醌, 羧酸及其衍生物, b-二羰基化合物, 有机含氮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865 普通生物学(生物学院) 1.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代谢、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2.个体生物学:营养——生物对物质和能的获取、气体交换——呼吸、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免疫、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神经系统、感受器和效应器、激素、行为、生殖和发育 3.遗传、进化及生态学: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生命的自然史、生物界、生物与环境——生态学
170 哲学学院 777 哲学综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范畴、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以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为主,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以及毛泽东的主要哲学著作);3.西方哲学史基本流派、人物。
877 马克思主义哲学(含原著、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范畴、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以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为主,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以及毛泽东的主要哲学著作);3.西方哲学史基本流派、人物。
878 中国哲学史 一、考试要求:认真阅读指定参考书,把握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熟悉中国哲学的基本史料与原始典籍,理解各个哲学流派的思想内涵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切身体会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二、考试范围:1、先秦时期的诸子哲学;2、汉唐时期的儒释道等各家哲学;3、宋明时期的理学、心学、气学、事功之学及其他各派哲学;4、清代哲学;5、近代的启蒙哲学、新儒家哲学及中西哲学的会通。
879 西方哲学史 本专业入学考试侧重考查考生的中西哲学史基础知识、范畴、理论,要求较系统掌握重要哲学家的基本思想、各时代哲学思想的发展演进与基本问题,能够对重大哲学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中国哲学史”:考查范围从先秦至明末清初,重点考查先秦诸子、宋明理学、明清学术发展。“西方哲学史”:考查范围从古希腊至20世纪上半叶,重点考查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德国古典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大哲学思潮与流派,分析重要哲学范畴的时代特征与历史演变。复试“西方哲学”: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外文哲学原著以及分析文本、提出问题与论证的能力。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加试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哲学学科以及外国哲学方向的基础知识,要求考生对于中西哲学史有基本的了解。“西方哲学”:主要考查从古希腊至19世纪初的西方哲学史基本线索。“中国哲学”:主要考查中国哲学史上的儒释道基本思想。
880 中西伦理学思想史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范畴、基本原理;2. 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问题;3.中外伦理学思想史的基本流派和基本理论。
881 中西美学史 本专业入学考试侧重考查考生的中西美学史基础知识与美学基本理论,要求较系统掌握重要美学家的基本思想、各时代美学思想的基本问题、美学史发展的脉络、重要美学范畴及其理论。“西方美学史”:考查范围从古希腊至19世纪,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哲学史上的美学、艺术哲学思想为主。“中国美学史”:考查范围从先秦至清末,以诗学、文艺美学为主。“艺术哲学与美学原理”:考查美学的对象、基本问题与范畴,以及对文学艺术进行的哲学美学思考,同时涉及对文艺作品进行审美品鉴。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加试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一级学科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基础知识,要求考生对于中西哲学史有基本的了解。“中西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至19世纪初,重点考查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经验论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从先秦至明末清初,重点考查先秦诸子、宋明理学、儒释道基本思想。“美学原理”:考查美学的对象、基本范畴与理论以及审美问题
882 宗教学通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宗教学通论:宗教的本质、要素与分类;宗教的观念、行为、情感与制度;宗教的起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学的性质与内容;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3.中国宗教:道教;佛教;民间信仰;4.西方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180 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院 784 政治学基础(华侨院) 《政治学基础》:政治学的涵义与内容构成;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利益与政治;权力与权利;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体系与国家;政治文化;政治发展。
884 国际关系综合 《国际关系综合》:国际政治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与基本动力;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国际政治的外部环境与制约因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维也纳体系;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美日的崛起与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战时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欧洲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重大变革;二战后东西两大阵营的形成与激烈对抗;两大阵营分化与第三世界的兴起;两极体系解体与世界多极化;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783 历史学专业基础
190 马克思主义学院 78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885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886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地位和功能、目的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200 体育学院 888 体育产业学导论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体育产业的基本内涵、分类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和分析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主要内容:体育产业定义域分类、体育产业研究的基本方法、职业体育产业、健康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市场、服务构成与经营形态、经营结构与组织计划、体育活动与经济效果等。
210 美术学院 336 艺术基础 《艺术学基础知识》美术编艺术设计编
889 艺术综合 《中国美术简史》 第一编 史前及先秦美术: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青铜器艺术,第二编 秦汉美术:汉画像石,秦汉画像砖,秦汉墓葬中的陶俑.木俑和其他雕塑艺术品,汉代石刻。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第五章石窟寺院艺术。第四编 五代宋元美术:第一章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元四家的山水画之变,宋代书法。第五编 明清美术:绘画艺术:浙派,吴门四家,“清初”正统派,清初四僧,“扬州八怪”。都城与皇家建筑。第六编 近现代美术中国画的革新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美术,鲁迅与新兴版画。《美术概论》上编第一章 本质论:第一节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第三节美术的认识本质。第二章 创作论:第二节创作活动。第三章 接受论:第三节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下编第一章发生论:第三节美术发生的历史过程与阶段。 第二章发展论:第二节中国美术形态流变,第三节西方美术形态流变。《设计概论》第二章 设计的多重特征 第四章 西方设计概观 第五章 设计的现代分类 第七章 设计批评
220 音乐舞蹈学院 336 艺术基础 1、考试要求:重点考察有关音乐表演的特征、功能、原则,音乐表演的内容和形式,音乐表演的风格,音乐表演的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声乐演唱的语言方面的知识。2、考试形式: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的形式,分为概念解释、简述题、论述题三种题型。3、考试范围:1、音乐表演的本质;2、音乐表演的功能;3、音乐表演的原则;4、音乐表演作品的结构形式;5、音乐表演的风格体现;6、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与理智;7、音乐表演中的直觉与想象;8、音乐表演中的临场心理调控;9、传统的音乐表演艺术思想;10、声乐演唱的语言方面的知识。
890 中外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部分:一、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1、远古与夏、商时期的音乐 2、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4、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5、宋、元时期的音乐 6、明清时期的音乐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部分:1、新音乐的启蒙和发展 2、声乐艺术 3、器乐艺术 4、歌剧音乐 5、音乐教育 6、音乐思潮 7、音乐美学与音乐史学 8、中外音乐交流外国音乐史部分: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2、中世纪时期音乐 3、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4、巴洛克时期 5、古典主义时期 6、浪漫主义时期 7、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8、20世纪的音乐 主要参考书:1、《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周柱铨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