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绍兴文理学院201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及专业介绍 |
内容 |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学位点简介: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与优势专业,本科列入“一本”招生。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是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涵盖了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6个二级学科,其中中国古代文学是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绍兴市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现有学科成员48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9人,讲师7人;博士25人,硕士9人;有浙江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浙江省“151”第二、三层次人才6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3人,绍兴市领军人才1人,绍兴市拔尖人才4人。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近五年,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4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译著47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7项;主持省部级项目63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浙江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级奖4项、厅市级奖53项。“越文化研究中心”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河东校区文科楼3楼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575--88341954 邮编:312000 分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050101 专业名称:文艺学 专业简介: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和美学学术素养为目标,传授文艺学理论知识,使学生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前沿成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专业知识。主要涵盖中西文艺美学理论、文学批评,训练学生的文学研究意识,文学美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写作和研究的能力。本专业设有4个研究方向:(1)文学理论;(2)中国现代文论与美学;(3)海外华人中国诗学;(4)影视文化批评。 培养目标: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开拓创新,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遵守学术规范,治学与为人并重,讲究学术品位。能胜任各类院校、科研机构、文化事业单位的教学、研究、文字处理等工作。 师资结构:本学科现有教学人员6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4人,学科点负责人为刘毅青教授/博士。 专业学科特色:学科团队立足于文艺学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文论与美学,并将视野面向海外华人的中国诗学研究,同时注重当下的影视文化批评,在中国美学史与诗学理论,具体的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近五年来,学科成员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文学评论》、《哲学研究》等全国一级期刊发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7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 专业代码:050103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字学 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言系统的演变发展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运用状况。本专业设有3个研究方向:(1)汉语方言学;(2)语法学;(3)社会语言学。 培养目标:本学科致力于培养通晓语言学理论,掌握汉语语言系统各层级的组合规律和聚合规则,能够创造性运用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运用领域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高级人才。 师资结构:本专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5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5名。学位点负责人为周一农教授。 学科专业特色:学科团队注重对汉语方言、社会语言现象进行细致的描写与解释,以“汉语方言”与“社会语用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汉语方言研究、语用与语法研究、媒体语言运用研究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近五年,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6部。 专业代码:050104 专业名称:中国古典文献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大致包括以下分支,即:古典文献形态学、版本学、校勘学、目录学、注释学、考证学、辨伪学、辑佚学、编纂学、检索学。 本专业有两个研究方向:传世文献研究,浙江地方文献研究。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理论素养,能胜任在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掌握一门外语,并能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整理研究。 师资结构:本专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7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名,博士4名,学科负责人俞志慧教授/博士,系浙江省学科带头人和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 学科专业特色:本学科以先秦文献研究、佛学文献研究和浙江地方文献研究见长,近年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项目,出版《国语韦昭注辨正》、《全浙诗话》、《调腔抄本叙录(新昌档案馆藏晚清民国部分)》等多部专著。 专业代码:050105 专业名称: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本校首批浙江省A类重点学科,各体、各时代文学齐头并进又重点突出,并注重将文学的本体研究与越地文化相结合。本专业设有四个研究方向:(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2)唐宋文学;(3)元明清文学;(4)地域文学与文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培养通晓中国古代各时期、各体裁文学发展历史和系统知识,具备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专业视野,能够对古代文学现象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积极发掘古代文学遗产的当代价值,胜任相应研究、教学或文化、文字工作的高级人才。 师资结构:本专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博士4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2层次人才1人,浙江省社科学科组专家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学位点负责人为潘承玉教授/博士。 学科专业特色:学科团队一方面将传统研究如六朝散文、陆游、张岱、《金瓶梅》、《红楼梦》和晚明、晚清女性文学研究等推向纵深,另一方面又开拓出纬书与汉代文学、汉代小说发生学、南明文学、越中文学世家等一系列学术生长点。近5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15项,获得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奖项7项。 专业代码:050106 专业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着重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以开阔的视野和新兴的研究方法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本专业设有5个研究方向:(1)鲁迅与地域文化研究;(2)文学思潮与流派研究;(3)戏剧与影视文学研究;(4)儿童文学研究;(5)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培养目标: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学理论素养和系统文学知识,能在高校、科研机构、文艺、新闻、出版部门和机关企事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文学高级人才。 师资结构:本专业现有成员1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博士5人;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1人,省“151”人才3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3人。学位点负责人为王晓初教授。 学科专业特色:学科团队立足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发掘和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研究,形成了以鲁迅与越文化及现代文化研究为主的学科特色,其中鲁迅、曹禺、刘大白等作家作品的研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近五年,在《文学评论》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教材3部;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8项。 专业代码:050108 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本专业设有4个研究方向:(1)欧美文学;(2)比较文学;(3)现代主义文学;(4)后现代主义与21世纪文学。 培养目标: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开拓创新,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遵守学术规范,治学与为人并重,讲究学术品位。能够胜任高等院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及专门研究工作的人才。 师资结构:本专业成员3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2人;博士1人,学科点负责人为王琼副教授。 专业学科特色:本学科把中国文学置于与西方文学平等的地位上,探讨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各自的内在逻辑。主要是对欧美文学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包括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经典作品和作家等。同时进行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流派和范畴研究,进而系统研究现代派文学,全面分析现代派文学产生的渊源、成就与局限。同时关注近六、七十年间后现代主义文学状况与21世纪新型文学的特征与方向。近五年来,学科成员在比较文学研究、欧美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承担省部级项目3项,在《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