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研究生《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 ||||||||||||||||||||||||||||||||||||||||||||||||||||||||||||||||||||||||||||||||||||||||||||||||||||||||||||||||||||||||||||||
内容 |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 课程编码:080620173 总学时:40 实验学时:8 学分:2.5 适用对象:热动、通信、电子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 大纲主撰人: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本课程是热动、通信、电子等多个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各主要部件的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从而对整个计算机系统从硬件的角度有较完整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程度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为后续单片机原理等课程及今后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 1-1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1-2 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及微处理器的结构关系; 1-3 熟悉微型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常用进制及其相互转换。 重点: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第2章:8086系统结构 授课学时:5 基本要求: 2-1 熟悉8086的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8086的存储器编址和I/O编址; 2-2 掌握8086的编程结构和内部寄存器; 2-3 了解8086的基本操作和时序。 重点:掌握8086的编程结构和内部寄存器 难点:8086的总线操作和中断操作及时序 第3章:8086的指令系统 授课学时:5 基本要求: 3-1 掌握8086的寻址方式; 3-2 熟悉8086的指令系统。 重点:掌握8086的寻址方式 难点:串操作指令和控制转移指令 第4章: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 4-1 熟悉汇编语言中的标记、表达式和伪指令; 4-2 了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简单编程。 重点:汇编语言中的标记、表达式和伪指令 难点:伪指令 第5章:存储器原理与接口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 5-1 了解存储器的分类; 5-2 掌握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及其在系统中的连接和使用; 5-3 了解微机系统中存储器的体系结构。 重点: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及其在系统中的连接和使用 难点:存储器在系统中的连接和使用 第6章: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 6-1 熟悉接口的作用、微机和外设的传输信号类型、了解接口部件的I/O端口; 6-2 掌握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重点: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难点:中断方式的响应过程 第7章:可编程接口芯片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 7-1 了解并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7-2 掌握可编程并行接口电路8255A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7-3 掌握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重点:8255A的工作原理及应用、8253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难点:8255A的工作方式应用 第8章:串行输入/输出接口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 8-1 了解串行接口和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8-2 了解串行接口芯片8251A的基本性能和工作原理; 8-3 了解DMA控制器。 重点:8251A的基本性能和工作原理 难点:8251A的基本性能和工作原理 第9章:中断与中断管理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 9-1 掌握8086中断系统及可屏蔽中断的响应过程; 9-2 了解8259A的编程结构和工作原理。 重点:8086的中断系统及可屏蔽中断的响应过程 难点:8259A的编程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10章:D/A转换与A/D转换接口及其应用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 10-1 了解模/数和数/模转换芯片的基本概念; 10-2 了解数/模转换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0-3 了解模/数转换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重点:模/数和数/模转换芯片的工作原理 难点:典型模/数和数/模转换芯片的应用 三、实践环节 1、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热动、通信、电子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是为配合理论课程的教学而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后,从应用的角度了解各主要部件的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具备一定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及今后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2、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实验课程总共安排8学时,每个实验内容2个学时。 a)软件实验
b)硬件实验:
3、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式科目,考核方式闭卷。 4、实验指导书、参考书 采用南昌工程学院曾暄编写的实验参考书《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四、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40学时,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8。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彭虎,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微计算机原理》潘名莲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微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名德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六、课程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20%;实验课程占10%。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