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020101 |
英日任选 |
西方经济学 |
金祥荣 |
产业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内容包含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未修学过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计量经济学者,入学后须补修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计量经济学。 |
潘士远 |
经济增长理论、新政治经济学 |
金雪军 |
金融经济理论、市场经济理论 |
史晋川 |
制度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 |
赵 伟 |
国际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 |
陈 凌 |
制度经济学、经济史 |
曹玉书(兼) |
宏观经济理论、市场经济理论 |
马述忠 |
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 |
罗卫东 |
经济发展理论、实验经济学 |
曹正汉 |
制度经济学、国家体制与经济结构 |
方红生 |
新政治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020102 |
罗卫东 |
经济思想史、经济哲学 |
经济思想史 |
汪丁丁(兼) |
新政治经济学思想史、行为经济学思想史 |
西方经济学 020104 |
英日任选 |
西方经济学 |
史晋川 |
法与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
计量经济学 |
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内容包含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未修学过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计量经济学者,入学后须补修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计量经济学。 |
潘士远 |
经济增长理论、新政治经济学 |
王维安 |
金融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
汪丁丁(兼) |
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 |
肖 文 |
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理论 |
叶 航 |
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 |
王汝渠 |
拍卖理论、博弈论 |
曹正汉 |
制度经济学(国家治理体制与转型研究、中国地方政府研究) |
汪 炜 |
金融经济学,投资学 |
宋顺锋(兼) |
交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
朱希伟 |
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 |
方红生 |
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
董雪兵 |
区域经济学、法与经济学 |
世界经济 020105 |
顾国达 |
世界经济理论、世界市场与国际投资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黄先海 |
世界经济理论、国际贸易与投资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106 |
英日任选 |
西方经济学 |
沈满洪(兼) |
生态环境经济学、资源能源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内容包含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未修学过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计量经济学者,入学后须补修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计量经济学。 |
杜立民 |
能源与环境经济学 |
张自斌 |
能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
金融学 020204 |
金雪军 |
金融市场与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发展 |
金融学 |
蒋岳祥 |
金融经济理论及其应用资本市场与微观金融理论 |
汪 炜 |
微观金融理论与公司金融、金融发展理论与政策 |
王维安 |
金融经济学、金融理论与政策 |
杨柳勇 |
公司金融、国际金融 |
肖 文 |
国际投资理论 |
陈菲琼 |
投资理论、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
戴志敏 |
资本市场与金融发展、金融机构与金融创新 |
黄 英 |
资本市场、公司金融、金融衍生品、公司治理 |
邹小芃 |
金融机构与金融创新、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 |
王义中 |
公司金融、国际金融 |
杨晓兰 |
行为金融学、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微观结构 |
产业经济学020205 |
英日任选 |
西方经济学 |
金祥荣 |
产业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
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内容包含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未修学过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计量经济学者,入学后须补修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计量经济学。 |
黄祖辉 |
产业组织与制度、产业发展战略 |
陈建军 |
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区域产业理论与集聚经济 |
陈菲琼 |
产业组织理论、国际经济理论 |
宋华盛 |
产业组织理论 |
朱希伟 |
产业组织理论 |
杜立民 |
能源与环境经济学 |
王志凯 |
区域与城市经济学,财税理论与产业政策 |
张自斌 |
新能源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
陈勇民(兼) |
产业组织学 |
国际贸易学020206 |
赵 伟 |
国际贸易理论与现实企业国际化理论与现实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顾国达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理论与政策 |
黄先海 |
国际贸易与投资、中国开放型经济 |
马述忠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对外投资与跨国公司 |
宋华盛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 |
劳动经济学020207 |
姚先国 |
劳动关系、收入分配 |
劳动经济学 |
欢迎应用数学类、管理学类和心理学类的学生报考,可选考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它同上 |
郭继强 |
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劳动关系 |
钱雪亚 |
劳动与就业、劳动与收入分配 |
张俊森 |
人力资本、家庭经济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