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2015年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硕士点简介
内容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原为国立贵阳医学院医本科,1938年随贵阳医学院的诞生而建立,1982年组建基础医学部,2003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先后云集了李宗恩、侯宝璋、金大雄、李贵真和孟庆华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艰苦奋斗76个春秋,成绩卓然,已发展壮大成为具有一定规模,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以培养医学人才为主体的重要教学单位,为贵州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批为医学博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人事部批准建设的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得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现有在编教职工205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76人;博士45人,硕士116人;博导7人,硕导44人;有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管专家7人,省教学名师7人,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获得者8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6人。
    学院现有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7门省级精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生物学、基础化学。有2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现代病原生物学实验室、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与药物防治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动物病原生物监测中心,1个基础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个校级基础医学科研中心。可为硕士、博士、博士后等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科研环境。
    基础医学院现有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分别是病原生物学、免疫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
    各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简介
    1. 病原生物学:
    1.1 贵阳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方向)
    贵阳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方向)是我院传统优势学科,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基础医学病原生物学博点授权。建校七十多年来,学科点先后对贵州省丝虫病、疟疾、绦虫病,以及虫媒病的传播媒介蚊、蝇、虱等进行整体生物学、宏观流行病学、组织学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获得过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卫生部及贵州省科技成果奖30余项,涌现出如金大雄、毛克强、顾以铭、王菊生、包怀恩等到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奠定了本学科在全国同领域的优势地位。当前,学科点具有3个稳定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医学昆虫的生态免疫与利用研究,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研究和病媒生物防控与虫媒病研究。近5年来,本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科技部国家“十一五”重点专项子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平台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建设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基金省长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国际合作项目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研计划项目基金、贵州省教育厅基金、贵阳市科技局科技基金等各类层次多项科研资助。近五年累计科研经费总额600余万元;先后获得卫生部、中华医学会、贵州省政府等颁发的科技进步成果奖及优秀论文奖奖励、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出版专著及教材等30余部。自1978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点迄今已招生25届,获得硕士学位125人;依托我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点,学科点自2004年开始博士招生,11人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以病原生物学博士点招生,已招生3人。
    1.2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方向)
    微生物学教研室现有学科专业主要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并且是贵阳医学院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研究所、贵阳医学院临床前药物微生物学检测实验室以及贵州省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监测点,现有研究方向包括:1、微生物与微生物感染;2、病原菌的遗传多态性与致病性;3、系统微生物学;4、医学病毒学;5、微生物分子生物学;6、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机制。近年来,本方向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重大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基金省长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国际合作项目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研计划项目基金、贵州省教育厅基金、贵阳市科技局科技基金等多项科研资助。完成的项目曾分别获得卫生部、中华医学会、贵州省政府、省科学技术协会、省卫生厅、市政府、贵阳医学院等颁发的科技进步成果奖及优秀论文奖奖励、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出版专著及教材等30余部。本专业方向师资队伍雄厚,中国工程院廖万清院士为我专业候鸟型人才,美国Temple大学Mark A. Feitelson教授受聘我院客座教授,并且与国内外专家、国内、省内医院和企业开展了科研合作。本专业方向自1996年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为两个学科专业单独招生以来,微生物学专业已招生17届,获得硕士学位63人。
    病原生物学是省级重点学科,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是省级精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学科点所在现代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是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搭建组织学技术平台,细胞学实验平台,大分子纯化平台、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病原微生物实验平台等,拥有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昆虫养殖室、细胞微生物学实验室、细菌学实验室、病毒学实验室、真菌学实验室、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动物实验室、临床前药物微生物学检测实验室和冷藏室。具备进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必要实验条件。毕业生100%就业,主要就业去向是高校、研究院所、医院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疾控中心、检验检疫部门、质监部门及生物、药业公司等就业和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就业范围广,前景好。
    2.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贵阳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于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贵州省第一个医学类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92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经贵州省教育厅批准获得首批省级重点学科,并于2001年和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的重点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2007年《病理生理学》课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病理生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贵州省首批教学团队。2011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被批准为贵州省首批特色重点学科,并于2013年省教育厅组织的特色重点学科中期检查中被评为优秀。2012年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与药物防治实验室”获批为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学术梯队,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较合理,有专职教师28人、技术员5人,其中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3人、贵州省教学名师4人;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讲师5人、助教2人;获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14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0名。
    已招收硕士研究生24届127人,本获得硕士学位106人,现有2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生 70余人,培养毕业并获博士学位20余人,在读博士研究生30余人。本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率为100%,主要就业去向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大型三甲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床医师、病理科医师等。
    经过长期的努力,本学科现已形成包括地方病病理及病理生理学、肾脏病理及病理生理学、脏器纤维化发病机制、心肺病理生理学、神经病理学、肿瘤病理学、代谢性疾病病理学等等长期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近五年,本学科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前期重点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及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基金、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贵州省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贵州省委组织部特助经费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国际重点合作项目、贵州省优秀青年人才项目、贵州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45项,总计科研经费2000万元。自2008年以来,本学科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30篇,参编参编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3部,参编规划教材2部,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贵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贵州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
    3. 免疫学:
    贵阳医学院“免疫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于1987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免疫学”授予权,是贵阳医学院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2011年获“免疫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具有综合实力较强的师资力量,有教授4名、副教授4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9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名、省管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
    目前已培养硕士毕业研究生69人。现有在校统招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5人。本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率为100%,主要就业去向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大型三甲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床医师、检验人员,生物制品公司研发人员等和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本博硕点主要从事分子免疫学、抗感染与免疫、干细胞基础与临床、肿瘤免疫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多年来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及贵州省科学基金等50余项科研课题,获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被SCI、Medline收录多篇。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贵州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2项。
    本学科具有“贵阳医学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实验中心”大型科研平台,并被批准为国家发改委 “细胞生物医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贵州省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免疫技术研究室、干细胞研究室、人体组织工程研究室、肿瘤及抗病毒疫苗研究室、发育生物学研究室。拥有流式细胞分选仪、显微注射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细胞融合仪、磁珠分选仪、染色体核型分析仪、基因枪、荧光显微镜等,建有达GMP标准的层流实验室200M2 和普通实验室800 M2。仪器设备价值超过1000万元。多次被评为院科研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被评为校重点学科,2005年《医学免疫学》本科课程被评为贵阳医学院校级和贵州省省级精品课程,2006年获贵州省师德师风先进集体,2010年获得贵州省省级教学团队称号。2013年被评为贵阳医学院校级优秀重点学科和优秀教学集体。
    4.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4.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方向)
    贵阳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贵州省省级重点学科,2011年获博士授予权。当前,教研室教学、科研使用面积达1000㎡。教研室担负着《神经解剖学》、《心血管解剖学》、《内脏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头颈口腔解剖学》、《运动解剖学》等硕士研究生课程。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2项,贵州省科技厅攻关项目2项、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3项、贵州省卫生厅、贵阳市科技局及院级科研项目20余项,总科研经费达120余万元,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确立了以神经生物学;神经损伤、修复及再生;重金属对中枢神经损伤三个明确的科学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学科方向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先后开展了脊髓损伤修复治疗、血管性痴呆、重金属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实验研究,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流式细胞术、干细胞移植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一系列新的技术手段和实验操作方法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及再生进行实验和理论探讨,为临床治疗脑损伤、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截止2010年底,我室已培养了近40余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学生的就业方向: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高校师资,医院临床医生,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研发人员等,就业前景良好。
    4.2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方向)
    贵阳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多年来,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与人体解剖学专业一起确定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2010年以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及贵州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资助,目前在研经费达290余万元,发表论文七十余票。以第一获奖单位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医学会科技一等奖2项。教研室承担《组织学》、《胚胎学》、《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超微结构识别》等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目前已确定了神经内分泌与组织发生、实验组织学与超微结构研究、干细胞应用基础研究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截止2013年7月本专业已培养并获硕士学位研究生51人。毕业后研究生就业方向较广,有的留校任教,有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受聘于国外著名大学、国内高校或各级医院。
    5. 药理学
    贵阳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成立于贵阳医学院建院之时,已有70多年的历史。我国药理学界的泰斗周金黄教授曾于1938~1949年期间在本室工作过。此外,学科点还涌现出如王焕斗、夏柄南、黄厚聘、刘慰庸、程才芬等老一辈知名的药理学教授,他们严谨的学风及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学科点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当前,学科点有教师13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6人,硕士生导师8人。已逐渐形成了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神经药理、肿瘤药理、心血管药理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和多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其中“肝纤维化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项目”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共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副主编和编委参编教材6部。学科点基础设施较完善,拥有细胞培养、神经药理、心血管药理、离体器官实验室等多个功能齐备的专业实验室以及相当数量的先进实验仪器设备。自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多名。毕业学生的就业方向: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高校师资,医院临床医生、药房临床药师,制药企业药品研发工作等,本学科就业前景非常好。
    6. 细胞生物学
    本硕士点为1981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以研究医学昆虫为主,先后拥有李贵真、孟庆华、梁志民和陈汉彬等知名专家;迄今培养硕士生、博士生近百人,毕业生全部就业,主要在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和医院工作。现有员工18人,其中教授4人;拥有进行分类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完善实验条件。现在的研究方向主要为下述三个。
    吸血双翅目昆虫的区系分类、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蚊类和蚋类分类学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迄今共发表论文近200篇,独著和参编专著15本。2002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武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蚊虫生物防治。在国内率先开展大链壶菌灭蚊研究;分离到一种灭蚊真菌新种,并进行系列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相关成果已转让一项专利。获863计划子项目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2009年获贵阳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蚤类研究。研究鼠疫媒介蚤种分类学、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在蚤的幼虫分类和发育的内部结构研究上国内领先。发表论文近40篇,参编专著2部,获贵州省科技基部二等奖1项。
    7.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贵阳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由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和贵州省(暨贵阳医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组成,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贵阳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经贵州省教委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贵州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暨贵阳医学院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2009年获批准为“留学报国服务贵州基地”挂牌单位;2010年获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建为“贵州省地方性及民族性疾病防治人才培养基地”;2010年重点实验室参与组建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以本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申报“省部共建地方病与少数民族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
    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工作基础确定了以下的研究方向:⑴ 地方性氟中毒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⑵ 少数民族常见疾病基因改变及遗传背景研究;⑶ 痴呆性疾病分子发病机制及干预研究;⑷ 肿瘤分子发生机制的研究,[5]药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6] 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7] 中草药防治疾病分子机制的研究等。 在各研究方向均有资深科研人员担任课题方向负责人。目前已经建立健全了公共仪器平台、实验动物研究平台、分子克隆技术平台、细胞研究平台、基因表达与基因沉默技术平台、地方病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研究平台等;重点实验室现有实验场地近800平方米(2014年将扩展至3000平方米),各种仪器设备近千万元。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仪器设备完全可满足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本学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前期重点项目课题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大(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贵州省级科研项目39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2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全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
    本硕点现已培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13届71名毕业硕士研究生,我们培养的是有创新能力的,在就业方面,毕业硕士生到国内外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在国内高校、医院、科研单位工作,就业率达到100%。
    8. 生物医学
    生物医学(biomedicine)专业是根据国际科研发展前沿,将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起来的一门探索生命科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隶属于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目录外的二级学科,2011年获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而设立。
    本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4人,硕士2人;多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是一支师资力量较强的科研、教学团队。目前本专业有四个研究方向:①肿瘤干预及临床转化;②树突状细胞的基础及其应用开发研究;③地方病神经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及药物防治;④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和昆虫免疫研究。
    近5年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8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重点项目、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公共项目、省长专项基金、省卫生厅、教育厅等省部级课题42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37篇,其中国外SCI收录2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72篇;主编或参编国家及省部级规划教材5部;2008年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9年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及贵州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年荣获第十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2011年荣获第十一届张锡钧基金全国青年优秀学术论文及优秀口头报告。
    本学科点就业前景广阔:可以进入药物研发、生物技术等专业公司、企业或研究所;也可以从事临床检验等医疗工作;还可以从事省市疾控、卫生防疫等公共卫生系统工作;以及从事医学或非医学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0: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