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山大学2015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 |
内容 |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101英语①《新编英语教程》(1-3册),李观仪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02俄语①《俄语入门》第二册,周鼎、徐振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②《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二、三册,张智罗、童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03日语①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集体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05。 104法语①新公共法语(初级、中级和高级教程)吴贤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105德语①《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赵仲、戴鸣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2。 201高等数学1.《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五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陈家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28社会工作原理旨在选拔知识基础扎实、且具备逻辑思维和批判能力的考生。考核范围包括: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福利、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工作实务(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家庭、医务、残疾人、矫正、社会救助)和社会工作研究。参考书目为王思斌(2006)《社会工作概论》。 276卫生综合(包含流行病、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内容)。参考书为①《流行病学》(第7版),詹思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包括1-12,14,18,19章的内容)。②《卫生统计学》(第7版),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1-16章)③《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7版,孙贵范主编(包括第1、2、3章的内容)。④《环境卫生学》(第7版),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包括第1、2章)。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7版),孙长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包括第1、4、5、8、9、11、12章)。 221汉语基础依据《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302金融学综合:考试内容包括货币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投资学、公司财务的基本知识和核心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金融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的程度,掌握金融工具的特征、定价及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将金融理论和金融工具应用于公司财务决策及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345统计学1.《统计推断》(翻译版,原书第2版),Casella,G.andBerger,R.L.著;张忠占,傅莺莺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数理统计学导论》(第5版影印版),Hogg.R.V.andCraig.A.T.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03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内容包括企业跨国经营管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商务环境等基本知识和核心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熟悉程度,以及将企业管理知识和国际贸易政策与工具应用于企业跨国经营与贸易的基本能力。 328社会工作实务考核注重以下四个方面:(1)如何理解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和处境分析;(2)社会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所面对的问题和处境介入,如何理解相关介入理论和手法的恰当和选取;(3)社会工作人员在介入过程中对介入理论和手法的应用是怎样的;(4)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321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依据《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11民商法学A卷不列参考书目。民商法学A卷(含法理学、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 212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经典与前沿理论、学科发展史、中国公共管理(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城市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现实热点、难点问题分析。 213基础英语①英美概况部分参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朱永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②其它部分不列参考书。 215教育学及运动训练学1.教育学:教育的概念和教育学的演变,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课程的基本理论,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教学的过程、原则与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评价,德育的任务与内容,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课外活动,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教师的培养与提高。2.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和特点,运动训练的原理和原则,运动训练的手段与方法,运动训练的内容与种类,运动训练的计划与控制,运动员选材,负荷与恢复,竞技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运动训练的管理,运动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 215教育学(A)考试范围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政策与法律。 217新闻传播学基础以中外新闻传播理论为主,注重考核理论基础及其运用能力。具体包括:一、新闻学:新闻本源及特点,新闻、信息与宣传,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新闻事业与传媒体制,新闻伦理等;二、传播学: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研究的学派(包括效果研究,受众研究,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接收分析,技术决定论等),近现代传播史,传播与民主,传播与发展,传播与全球化等。初试、复试科目不设定参考书目。 219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注重考核新闻实务操作的意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公共/公益传播领域的知识和实践,具体包括:1、通识类:新闻采访的原则、方式、策略,新闻文体类型、特点及变化,新闻写作原理及技巧,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的原理及技巧等。2、专业类(学生可在如下两个门类中选择一个来回答):A、财经新闻的特点与报道策略,财经新闻领域中的深度报道与融合报道策略与实施;B、交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视觉理论及其在新媒体设计中的应用。初试、复试科目不设定参考书目。 220视觉传播学视觉传播学命题范围包括传播学的一般常识、视觉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视觉文化领域的一般实践说明,出题方式以思考题和案例分析题为主,复试主要检验学生在这方面的一般知识水平。初试与复试不设定参考书目。 222信息管理基础本科目涵盖“信息管理学基础”、“图书馆学基础(概论)”和“档案学概论”三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信息相关概念、信息管理、信息交流、信息分布、信息评价、信息检索、信息用户、信息系统、信息机构管理、信息政策与法律;(二)图书馆学的研究体系和方法、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图书馆的类型、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工作、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职业、数字图书馆;(三)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档案法律、档案职业道德、档案学理论研究。 223社会学理论考生须对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理论有较好的学习和理解,并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以及主要理论主张分析解释社会现实。必须对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方法有较好的学习与掌握,能够较娴熟地运用于实际研究中,同时对社会学学科的主要分支学科有一定的学习、了解和掌握。 224人口理论考察考生对人口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技术的掌握,以及对人口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考生须掌握:(1)人口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与分析技术;(2)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用恰当的人口学理论和方法、技术来分析及解决人口问题;(3)人口学分支学科、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常用方法与技术。 225人类学概论考察考生对人类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对学术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田野调查的能力,对人类学分支学科与相关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 240生物化学(一)重要生物分子如糖、脂质、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激素等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结构与物质运输的机理;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分子生物学基础如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等;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与方法。 243药理学综合要求考生能够掌握药学专业常用药理学教材有关药物的基本原理、作用机理、实验内容、评价方法,以及对新药药理学研究方法中有关人类常见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评价指标、实验步骤有基本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对分子生物学在药理学的常用评价方法有初步的掌握。 244数学分析1.《数学分析简明教程》,邓东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数学分析》(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39化学综合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及元素无机;有机结构及酸碱理论,各类官能团化合物结构、命名、物性、化性及波谱性质。有机反应机理、活性与选择性分析、立体化学,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分析数据处理,滴定法,重量法,吸光光度法,分离与富集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和分子光谱法,色谱分析法,质谱法,电分析方法;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与表面,统计热力学基础;量子力学基础知识,原子和分子结构,配合物、金属和离子化合物结构,分子对称性,晶体结构,超分子化学基础知识。 251区域分析与规划掌握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规划中的现实问题。 275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①《数学分析简明教程》(上、下册)(第2版),邓东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②《数学分析》(上、下册)(第4版),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③《高等代数与解释几何》,孟道骥编,科学出版社,2007;④《高等代数》(第3版),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线性代数》(第3版)同济大学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78国际关系史1.袁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主要考察考生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将这些基本概念、理论和工具运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304管理经济学与管理学:管理与管理者;管理学的演进历程;环境与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各项职能;管理学理论前沿;管理实践问题;边际分析方法;供给与需求理论;需求与经济预测;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博弈论基础和策略行为;定价理论;风险与决策;反托拉斯政策;管理经济学实践问题。 209中国哲学史本科目主要测试考生对中国哲学之基本概念、义理脉络及思想流变的掌握程度。内容涵盖古代部分和近现代部分(1949年以前)。 310宗教理论了解宗教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及方法论。探讨宗教本质、构成要素、历史形态和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基本思想。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功能。 311民商法学B卷不列参考书目。民商法学B卷(含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 312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基础统计及其应用、定性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设计。 313语言学概论C(用英文考试,英语专业的考生)①《语言学教程》(第3版,英文版)胡壮麟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316教育管理学考试范围包括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317新闻实务注重考核新闻实务操作的意识、技能,以及对新媒体如何影响新闻实务问题的思考,具体包括:新闻采访原则、方式、策略,新闻文体类型、特点及变化,新闻写作原理及技巧,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的原理及技巧,深度报道的采访突破及报道策略,财经新闻和融合新闻的特点及报道策略,新媒体如何影响新闻实务,新闻报道的伦理等。初试、复试科目不设定参考书目。 318传播实务及研究方法重视考查学生在公共关系、公益传播和视觉传播领域的知识和实践。具体包括:公共关系主要理论及实务,新媒体时代公共关系的新特点新趋势及其学术前沿;公益传播的国际脉络和中国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公益组织的传播策略及公益传播运动(publiccampaign)(如健康、环保等);视觉理论的基本框架,视觉文化领域的一般实践。社会研究方法论,传播学量化与质化研究方法。初试、复试科目不设定参考书目。 319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以中外新闻传播理论为主,注重考核理论基础及其运用能力。具体包括:一、新闻学:新闻本源及特点,新闻、信息与宣传,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新闻事业与传媒体制,新闻伦理,新闻专业主义等;二、传播学: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研究的学派(包括效果研究,受众研究,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接收分析,技术决定论等),近现代传播史,传播与民主,传播与发展,传播与全球化等。初试、复试科目不设定参考书目。 320设计学设计学命题范围包括对设计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演化脉络的了解,认识设计与文化之间的作用关系,尤其要求了解设计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设计自身的知识体系,包括视觉风格史以及审美上的文化类型学,以符合视觉文化与设计专业方向的要求。初试、复试科目不设定参考书目。 322信息资源组织本科目包括信息组织、档案管理学的有关内容,基本范围是:信息组织环境与方法体系、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信息组织元数据方法、信息组织分类法、信息组织主题法、信息组织集成法、信息内容分析与标引、信息组织中的自然语言组织应用、网络信息组织、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信息组织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向等。档案实体管理概论,档案价值的鉴定,档案的收集,档案的整理,档案检索,档案提供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概述,档案的保管,档案登记和统计,档案信息化概论,电子文件管理,档案数字化等。 323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生须对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理论有较好的学习和理解,并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以及主要理论主张分析解释社会现实。必须对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方法有较好的学习与掌握,能够较娴熟地运用于实际研究中,同时对社会学学科的主要分支学科有一定的学习、了解和掌握。 324人口统计学考察考生对人口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技术的掌握,以及对人口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考生须掌握:(1)人口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与分析技术;(2)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用恰当的人口学理论和方法、技术来分析及解决人口问题;(3)人口学分支学科、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常用方法与技术。 325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考察考生对人类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对学术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田野调查的能力,对人类学分支学科与相关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 326民俗学理论与方法考察考生对民俗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对学术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田野调查的能力,对民俗学分支学科与相关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 327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考察考生对民族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对学术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田野调查的能力,对民族学分支学科与相关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 331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主要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重要研究成果以及重要研究范式的了解,考试侧重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心理现象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学发展史、主要研究方法、神经基础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各个主题(如注意、意识、学习、记忆、语言与决策等)、动机、人格、智力及测量、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考题类型包括多项选择题和问答题,比例各占一半左右。 332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与算法的概念、数据表示与数据运算、程序结构、函数、数组、指针、常用的基本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初步。 333数值计算方法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概念、误差理论、非线性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插值方法、曲线拟合、数值微分与数值积分、微分方程求解、现代数值计算方法。 334普通物理牛顿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万有引力;狭义相对论;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周期运动和平面波;双体碰撞和散射理论;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理想气体和范德瓦尔斯气体;电磁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光的干涉和衍射。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335光学几何光学:费马原理,惠更斯原理,光度学基本概念,共轴球面组成像,理想光具组,光学仪器,像差波动光学:干涉,衍射,偏振,色散,全息,双折射,光波的相干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光的吸收,散射,激光,光的波粒二象性。以上内容相关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应用器件原理需要牢固掌握,能够解决简明的物理问题。 336材料化学晶体结构的周期性、晶体结构的对称性;非整比化合物材料与亚稳态材料;金属特性与金属键、金属单质与合金结构、典型的金属合金材料、钢铁的结构及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碳素材料、硅、无机化合物及硅酸盐);高分子概念、分类、结构特征、性能、合成方法、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典型的塑料、橡胶和纤维;纳米材料的概念、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质。 337材料物理考试内容包括:材料结构理论、缺陷物理、材料强化、导电物理、电介质物理、铁电物理、磁性物理、材料的相变、非晶态物理基础、高分子物理。 338固体物理晶体结构与平移对称性,(含X射线衍射、倒格子等);晶格振动和晶体热力学(含格波、声子等);金属电子论(含费米面、电子有效质量、功函数与接触电势等);能带论(含能隙的起源及其物理图象,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电子、空穴及其有效质量等);固体缺陷(含空位、填隙原子、色心、位错、层错等)。 340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硕士招生命题的基本原则是考察考生对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及实验方法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6种常规题型,注意灵活性。为考察考生对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关注度,试卷中有5~10%当今关注的细胞热点试题。 341生物技术(二)本科目的内容包括从核酸到蛋白操作的基因工程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及其应用,以及微生物、动物、植物和环境生物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工业、农业、医学、医药和环境整治中应用,生物技术最新进展等。 344高等代数1.《几何与代数导刊》,科学出版社,2006年,另可参考:北大的《高等代数》或南开的《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只考高等代数内容。 346信号与系统范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傅里叶级数与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信号与系统的时频域特性与应用;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参考书:《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奥本海姆著,刘树棠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次印刷(2007,2010年印刷皆可)。 348地理学基础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综合分析当前地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现实问题。以部门自然地理学为主要内容。 349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综合分析当前人文地理学领域中的重要现实问题。 350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1)遥感:遥感物理基础,遥感技术系统的基本原理,常用遥感数据的信息特征,遥感图像处理原理与方法、遥感地学应用的原理及基本方法,定量遥感的基础理论。(2)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类型与内部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常用空间分析方法、数字地形模型与地形分析、空间数据表现与地图制图、GIS的计算机基础与编程。 351城市规划原理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中国现行的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能用专业知识综合发现和分析城市规划各层次各类型的相关现实问题。 353大气科学基础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大气静力学、大气动力学基础、大气中的辐射过程、大气热力学基础、大气静力稳定度、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中的水分等。主要针对大气科学基本的科学原理、理论和知识。 354环境学导论考试范围:生态学基础、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城市生态系统、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能源与环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海洋污染、大气污染(气象学)、噪声公害与微波污染、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的污染与管理、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 355环境工程导论考试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对环境工程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水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水处理工程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颗粒污染物控制;气态污染物控制;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等。 356环境评价考试范围: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技术方法;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识别,地表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区域、生态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等。主要针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上述范围具体内容应以最新有效的法规、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或规范为依据。 357旅游学概论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旅游基础知识、旅游业的构成及一般特点、旅游发展影响、中国旅游发展政策、中国旅游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的特征等几个方面。涉及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学研究方法、旅游市场分析以及旅游影响等相关内容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需要灵活地运用所学原理分析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358经济学(含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的了解和运用;以及运用这些基本概念、理论和工具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不提供参考书目。 359管理学(B)熟练掌握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与主要观点,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有关基本知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不提供参考书目。 365数字电路和微机原理数值和编码;逻辑函数;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计算机基本知识;8086体系结构和指令系统;半导体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技术;中断系统;模数和数模转换及其应用。 366信号与系统(A)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傅里叶级数与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信号与系统的时频域特性与应用;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 367数据结构与计算机原理数据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算法描述;查找与排序的实现原理和基本算法描述;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数据结构的类C语言算法设计实例。信息的二进制编码及运算方法;运算器的逻辑结构;半导体存储器原理;计算机指令系统、指令寻址与指令流程;总线结构与接口控制;中断控制与DMA。 380国际政治学1.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挪威】托布约尔•克努成著,余万里、何宗强译:《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3.秦亚青编:《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典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242药物分析《药物分析》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以《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分析方法和典型药物的分析为主要内容。 342有机化学基础考察有机化学基础与实验能力,可参考《有机化学》供药学类专业用(第七版,主编:陆涛,人民卫生出版社)和《有机化学实验与指导》(第二版,主编:陆涛,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43生理学(一)可参考《生理学》(第8版);主编:朱大年、王庭槐;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379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七版),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77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七版),于世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