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4) |
内容 |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 一、高等教育军等 (一)对教育平等的不同理解 人类教育史上,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和柏拉图。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而柏拉图则提出了“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主张。这是最初的“教育民主思想”,是人类教育平等思想的发端。 教育平等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分别有其不同的涵义。英国学者西尔弗认为:教育平等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涵义。他认为,20世纪初教育平等概念最原本最直接的涵义是“不同社会地位、身份的儿童能进入与其相适应的中学就是平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平等的概念进一步演化为“全体儿童进入公共学校或综合学校的机会平等”;20世纪60年代末,教育平等有了更激进的解释,增加“积极差别待遇”(positiVe dis—crimination)成了英国普遍采取的措施,而美国则实施了教育补偿计划。 从以上学者对教育平等概念演变的描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教育平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教育平等与一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教育平等概念的不同解释往往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 (二)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 高等教育平等是教育平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中等教育规模扩大,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不断加剧,高等教育平等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理解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应准确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1.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 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是指人们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一种应有的权利,从而要求任何人都能不受限制地享受这种权利。高等教育与个人的经济收人、生活质量、社会地位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着人人平等的原则,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充分享受这种权利,任何人为的障碍都是不合理的。人们甚至还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 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 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 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 因此,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所追求的是绝对平等。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平等只是相对的。高等教育平等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关心着它,每个国家和社会都在积极探求有效的对策。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将长期存在。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