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西安财经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西方经济学 |
内容 | 在线网校:>>>点击进入<<< 考试书库:>>>点击进入<<< 网校以及考试书库开发及拥有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学历类/建筑工程类 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和全新引进高清3D电子书考试用书。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各占50%) 考试科目代码:804 适用专业: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学、能源经济学 参考书目: [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M](第五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之一,这门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市场经济中有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涉及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各个方面。 二、考试的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占总分50%) 第一章 引 论 1西方经济学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内涵;西方经济学研究内容 2西方经济学的演变 了解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和标志性作品;了解重要的经济流派观点及主要内容 3西方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及历史地位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条件、理论体系框架 2需求曲线 需求、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3供给曲线 供给、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 4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5了解经济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比较动态分析 6弹性理论 需求弹性及其计算;供给弹性及其计算 7供求曲线的应用 8蛛网模型 第三章 效用论 1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的推导,消费者剩余 2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 3预算线的含义和变动 4掌握序数效用论下消费者最优的条件,掌握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5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6了解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推导市场需求曲线 7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四章 生产论 1了解厂商的组织形式、本质和目标 2生产函数及具体类型 3短期生产理论:各种产量的概念和相互关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4长期生产理论: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5等成本线的;理论与应用 6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扩展线 7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 第五章 成本论 1了解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和利润的概念 2了解短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产量曲线的关系;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 3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的分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4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总成本函数和曲线;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曲线的形状、位置移动;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曲线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1了解四种市场的类型、特征和条件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短期均衡、短期供给曲线;生产者剩余;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4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三类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5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综合分析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1垄断市场: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供给曲线、短期均衡、长期均衡;价格歧视;自然垄断及政府管制 2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短期均衡、长期均衡 3寡头市场:熟悉古诺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斯微齐模型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边际产品价值、要素价格;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由厂商的需求曲线推导市场的需求曲线 2要素供给原则:效用最大化条件、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供给原则;价格扩展线 3劳动、土地、资本的供给曲线;均衡工资的决定;地租决定理论;掌握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的概念;资本市场的均衡 4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了解一般均衡的概念、存在性、实现过程 2熟悉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3掌握交换、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 4社会福利函数:效用可能性曲线、可能性定理、三种社会福利函数 5熟悉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路;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1 掌握博弈论的定义、构成要素及应用原则 2 了解博弈的分类及各种博弈方式的应用 3 熟悉占有策略均衡,掌握纳什均衡 4 了解序贯博弈的现实应用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了解垄断的低效率;掌握寻租理论;政府对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的管制 2外部影响的分类;外部影响导致资源配置失当的原因;纠正外部影响的政策建议;熟悉科斯定理 3公共物品最优数量的决定;公共资源的例子:“公地的悲剧”;了解公共选择理论 4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对商品市场、保险市场、劳动市场的影响;熟悉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调控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占总分50%)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研究方法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3.两种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4.国民收入及相关概念的定义及联系 5.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储蓄与投资恒等式 6.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均衡产出的计量、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2.消费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 3.国民收入决定公式、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对外贸易乘数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货币需求决定与利率决定 2.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 3.两部门、三部门经济的IS-LM模型 4.由IS-LM模型导出的总需求函数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及实践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定义及影响 2.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3.财政政策分析 4.货币政策分析 5.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及理论演变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总需求曲线的定义及推导 2.三种总供给曲线的定义及推导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及现实解释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失业的定义与经济学解释 2.失业与奥肯定律 3.通货膨胀的描述与成因 4.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5.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1.国际经济活动与比较优势理论 2.国际收支帐户 3.国际收支平衡以及调节手段 4.汇率理论与汇率管理 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 IS-LM模型 6.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和宏观经济均衡。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1.经济增长的概念与方式 2.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与内生增长) 3.技术进步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4.技术进步与知识经济 5.内生增长模型 6.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发展 7.乘数-加速数模型 8.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1.跨期消费决策模型 2.随机游走假说 3.货币需求函数及影响因素 4.货币需求理论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基本假设及经济周期理论 2.新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3.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考试重点内容 1.供求理论,特别是运用该原理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2.消费者理论,特别是根据效用函数求解需求函数; 3.成本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主要是厂商短期与长期的决策规则,以及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5.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 6.宏观经济系统的主要指标与相互关系(基本定律); 7.总需求理论、IS-LM模型; 8.经济增长理论; 9.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范畴、工具与效果评价; 10.汇率决定理论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的效果分析。 三、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论述题(所述题型,但不一定在一次考试中同时出现)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