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甘肃政法学院2015年招聘硕士(本科)教育硕士考试大纲
内容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一、参考书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考核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考核内容: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萌芽阶段
    2.独立阶段
    3.发展阶段
    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与本部分相关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考核内容:
    (一)教育的制的规定性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历史形态
    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本部分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本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本部分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核内容: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能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本部分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本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本部分有关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考核内容: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
    全球化与教育变革;
    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
    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
    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本部分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本部分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本部分有关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五、教育目的
    考核内容:
    (一)教育目的及其社会制约性
    1.教育目的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首先,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
    其次,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
    再次,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
    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要求全面发展;
    具有独立个性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
    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五)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基础教育。
    任务: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考核要求:
    1.确识记本部分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本部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本部分有关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六、学校教育制度
    考核内容: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遍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本部分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本部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本部分有关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七、课程
    考核内容: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存在主义课程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二)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三)课程内容
    1.课程标准
    2.教材
    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4.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四)课程改革
    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本部分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本部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本部分有关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八、教学
    考核内容:
    (一)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
    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1.教学理论概述
    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的特征;
    教学设计的依据;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四)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
    2.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五)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六)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2.班级授课制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学业成就评价
    4.教学评价的改革
    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本部分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本部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本部分相关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九、德育
    考核内容:
    (一)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
    2.德育的任务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四)德育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五)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
    (六)德育途径
    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七)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本部分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本部分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本部分有关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十、教师与学生
    考核内容:
    (一)教师
    1.教师的概念
    2.教师劳动的特点
    3.教师劳动的价值
    5.教师的素养
    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二)学生
    1.学生的本质特点
    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一般规律
    (三)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2.师生关系的类型
    3.影响师生管理的因素
    4.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5.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考核要求:
    1.准确识记本部分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本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本部分有关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