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6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介绍 | ||||||||||||||||||||||||||||||||||||||||||||||||||||||||||||||||||||||||||||||||||||||||||||||||||||
内容 | 煤矿开采技术 专业代码:520501 学 制:3年(全日制) 招生对象:高中(文理)、中职毕业生 一、专业背景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工业制成品原料的80%和能源来源的95%来自矿产资源,有近2000万人从事矿业生产,每年开采矿石70多亿吨。而在众多的矿产资源中,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从国内市场来看,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开采技术水平提升和矿产资源开发,需要大量采矿类技术应用与管理型专业人才,我校是培养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的摇篮。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是学校的品牌专业之一,开办于1951年,2001年重庆市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实施模块化教学和职业资格证与毕业证“双证制”,2010年建成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与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联合开办有专科衔接本科的专升本学历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完成专升本相关课程学习。报读本专业能够享受国家、地方和学校减免部分学费及奖助学金优先等优惠政策。 二、培养目标 面向全国,立足西南,为矿山企业、建设单位和监督与管理等部门,培养掌握采、掘、通、安全与现代企业管理等专业技术与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勇于创新、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与管理型人才。 主干课程:《矿山地质分析与应用》、《巷道施工》、《矿井开拓与开采》、《金属矿开采》、《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矿井通风》、《矿井灾害防治技术》、《现代企业管理》等。 主要实践环节:《矿井开拓与开采》、《井巷施工》、《矿井通风》、《矿井灾害防治》等课程设计;工程测量实习,矿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重庆市采矿类大学生职业资格鉴定等。 三、专业方向与就业方向 专业涵盖煤炭开采技术和金属矿及非金属开采技术,主要面向矿山生产企业、建设单位和监督与管理等部门就业,就业面广,适应能力强,初始就业岗位主要为采矿技术员、掘进技术员与安全监督管理员等。 四、就业单位及就业情况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在国有企业就业的占40%左右,地方企业、股份制公司就业的占40%左右,转行就业的占20%左右,就业率都在90%以上。就业后起薪高,升迁快,工作5~10年可成为采掘通区队的负责人,技术科长,副总工程师、矿长或经理等。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13人,8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超过85%,1名教师为国家级安全生产管理专家,5名教师担任重庆市煤炭行业专家,2名教师为重庆市岩土工程专家。 李开学,男,1964年9月,汉族,重庆綦江区人,中共党员,硕士,教授,高级工程师,安全注册工程师,1986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采矿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重庆能源集团外部董事,重庆市煤炭行业专家库专家,重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重庆市综合评标专家,重庆科技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文核心期刊及公开发行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 主参编《巷道施工》等教材6本,主持科研技术服务项目20余项。主讲《巷道施工》、《矿井灾害防治》、《法律法规》等专业核心课程。 吴再生,男,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教授,高级工程师,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煤炭行业专家,重庆科技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7月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采矿专业,有13年的煤矿工作经历,曾任重庆永川煤矿等煤矿总工程师。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持各类科研课题与技术服务项目30余项,出版教材10本, 发表论文24篇。 庞成,男,汉族,生于1975年,硕士,副教授、工程师,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重庆煤炭系统优秀教师,现为采矿工程专业现任矿环学院党总支书记。先后参与城口县前禾煤矿开拓开采设计、四川古蔺煤矿安全生产现状调查及安全发展策略研究、四川达州建设煤矿改扩建方案论证、重庆大足县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等技术服务项目。公开发表10篇专业学术论文,其中5篇核心期刊论文。主讲《矿用工程图识读与绘制》、《非煤矿山开采》等课程。 涂建山:男,汉族,生于1958年8月,1983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专业,采矿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已经获得国家专利29,其中独立或第一发明人2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已结题的纵向和横向课题6项。主要讲授《巷道施工》、《矿图》等课程。对提高掘进循环进尺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瞿万波:男,1974年4月,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重庆市综合评标专家。先后承担《工程力学与岩石力学》、《边坡工程》等课程教学,主要从事建筑结构、边坡与地质灾害防护、地下工程稳定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及横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10篇,EI收录5篇。 田卫东: 男,1964年生,研究生学历,采矿高级工程师,重庆煤炭行业专家,198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有19年的煤矿工作经历,曾担任松藻煤电逢春生产、安全、经营副矿长。主持或参与完成了横向课题10多项,主参编了《巷道施工》、《煤矿安全检查员》、煤矿矿长资格(新训)教材》10多本教材。主要讲授《矿井开拓开采》、《井巷工程》、《煤矿企业管理》等课程。 冯廷灿,男,现年41岁,毕业于贵州工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重庆市煤炭行业专家、行业评标专家库成员。有12年的煤矿工作经历,曾任生产技术科副科长,矿长等职;主持和参与横向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6篇。主要讲授《煤矿开拓与开采》、《巷道施工》、《煤矿企业管理》、等课程。 王琳,女,1978年1月,硕士,讲师,注册安全工程师,造价员,采矿支部书记;2006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曾在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西山煤电公司工作三年,具有较好的煤矿现场经验;发表专业核心论文3篇,参与科研技术服务及教改项目多项。主讲《工程力学》、《工程经济学》、《采矿CAD》等课程; 孙国文,男,汉族,1976年2月生,采矿专业副教授,工程师。2005年重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西安科技大学国内访问学者。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篇,主持了贵州紫金矿业公司水银洞金矿职业健康标准化体系建设及井下防尘方案设计、芙蓉矿区软岩巷道矿压规律及支护研究、复合关键层下矿山压力及煤层瓦斯渗流规律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和技术服务项目,主编了教材《矿山压力观测及控制》。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山压力控制及岩土力学。 邹德均,男, 1980年4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人,博士,讲师,采矿工程师。2006年12月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工程,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在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工作,2013年12月获重庆大学采矿工程博士学位。公开发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7篇,申请专利5项(发明专利4项、新型实用专利1项,获发明和新型实用专利各1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课题10余项,获川煤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要讲授《矿井开拓与开采》、《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工程岩石力学》等课程。 六、实训条件 实训条件优良,校内有模拟矿井1个、矿山工程技术应用中心1个、井巷掘进和安全实训基地2个、采矿设计与爆破等实训室18个,实训设备先进、种类齐全。 校外有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科学院、重庆松藻煤电公司、四川广能集团、贵州紫金矿业公司等22个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七、专业发展 积极升办采矿工程本科,建立本专科对接机制,实施多层次办学;动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根据需求增加专业课程,向采掘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向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开采方向延伸;依托川渝矿山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向云南、贵州、大西北拓展就业市场,建立专业学生的就业、择业与创业的有效机制,保证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在75%以上。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