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环境学考试大纲 |
内容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7年修订) 0855-环境学 一、考试目标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土壤污染、噪声等物理性污染原理与防治措施,掌握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基本防治措施、处理技术、方法原理;了解技术与工艺的特点、适用性、选用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等基础知识;熟悉了解全球环境问题,了解其产生原因;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新理论,新方法。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环境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生不需要携带计算器。 3.试卷结构与题型 (1)选择或填空题 10小题(或空格),每小题(或空格)2分,共20分 (2)简答题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3)综合分析题 2 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各项内容考核分值分配如下: 环境学的基本概念,考核比例为10%,分值为15分; 大气、水环境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45分; 土壤、固废环境,考核比例为20%,分值为30分; 噪声及其他物理污染,考核的比例为10%,分值为15分; 环境影响评价,考核的比例为10%,分值为15分; 其他: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等,考核的比例为20%,分值为30分。 三、考试内容范围 1、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原理 掌握:环境、环境质量、环境问题、环境容量以及环境功能等基本概念;环境学研究对象及环境要素;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 熟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典型的环境污染事件。 2、大气环境污染原理与防治措施 掌握:大气的成分、大气的分层以及对流层的特点;主要的环境空气污染物、来源、迁移转化规律及环境影响;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和治理技术方法。 熟悉:全球大气环境变化;大气污染危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控制标准。 3、水环境污染原理与防治措施 掌握:水体、水质、水质指标、水质标准、水体自净作用、水环境容量、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概念;水体主要污染物来源;代表性耗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特点,水体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特征;废水主要处理技术与方法。 熟悉:水的分布以及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影响,水体污染的防治和管理。 4、土壤环境污染原理与防治措施 掌握:土壤组成与基本性质,土壤污染源,土壤污染自净;土壤中重金属、农药的来源、污染特征、影响因素及迁移转化等。 熟悉: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的治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的成因机理和危害。 5、固体废物污染原理与防治措施 掌握: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分类、污染途径;危险废物及越境转移概念;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处置方法及适用性比较。 熟悉: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及资源化的流程。 6、物理性污染与防治措施 掌握:噪声的含义、来源、分类、特征以及衰减、叠加规律,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光污染,热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特征。 熟悉:噪声、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光污染、热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护和控制。 7、环境影响评价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意义、程序与基本内容;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报告书编制的主要内容。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主要内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 8、全球环境问题 掌握:目前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相关概念;生物多样性基本含义;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熟悉: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全球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9、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含义;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 熟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标准体系。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