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单位 |
二级单位 |
平台 |
专业方向 |
招聘条件 |
应聘联系 |
需求人数 |
最晚到岗时间 |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
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
近地空间灾害性变化的主要驱动源来至于太阳的各种变化活动。为了全面了解各种太阳变化活动的规律及近地空间对这些活动的响应,本项目组在太阳爆发活动及其日冕和行星际过程、日冕和行星际参数的太阳周行为、地磁暴及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因果链、电离层和热层对太阳活动水平以及行星际扰动的响应、太阳活动对低层大气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近5年来本项目组累计发表论文43篇,其中Nature Physics封面文章一篇,APJ文章11篇,JGR文章15篇,GRL文章2篇(包括封面文章一篇)。本课题组负责人汪毓明教授,主页见http://space.ustc.edu.cn |
空间物理 |
(1)具有空间物理及其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一般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3)教学和科研能力达到我校在岗副教授/副研究员的平均水平;(4)不超过38周岁 |
申成龙 0551-63600401 clshen@ustc.edu.cn |
若干 |
2015年2月 |
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
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 |
地震破裂动力学 |
1. 具有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获得); 2.拥有从事震震源破裂动力学研究的基础和经验,并发表过相关的高水平研究论文。 |
罗小梅 0551-63600385 mengo@ustc.edu.cn |
若干 |
2015年2月 |
中科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黄方研究组。主页:http://staff.ustc.edu.cn/~fhuang/ |
地球化学 |
具有博士学位,一站博士后经历 |
黄方 0551-63607810 fhuang@ustc.edu.cn |
若干 |
2014年12月,越快越好 |
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
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负责人:沈延安教授。实验室目前包括特任副研究员1人,博士后1人,研究生10人。目前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973二级课题、教育部和外国专家局“引智计划”等项目。 |
生物地球化学 |
具有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方面的教育背景和研究经历,获得博士学位,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 |
沈延安 0551-63606093 yashen@ustc.edu.cn |
若干 |
2015年6月 |
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
本项目组负责人为陆全明教授,通过粒子模拟方法和卫星观测资料从事空间等离子体中物理过程的研究,如磁场重联、激波以及波和粒子相互作用等,近年来开展了实验室磁场重联的研究工作。见:http://space.ustc.edu.cn/alias.php?user=quanminglu |
空间等离子体物理 |
空间物理或等离子体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过第一作者的文章。 |
陆全明 0551-63607657 qmlu@ustc.edu.cn |
若干 |
2015年3月 |
地球化学 |
杨晓勇课题组 |
矿床地球化学 |
满足特任副研究员条件 |
刘磊 18715091501 liu01@mail.ustc.edu.cn |
若干 |
2015年12月 |
地球物理与行星科学系 |
温联星研究组(http://seis.ustc.edu.cn/) |
地震学 |
具有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核试验及微小事件检测、定位、评估。 |
温联星 lwen07@ustc.edu.cn |
若干 |
2017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