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流动站名称 |
合作导师 |
研究方向 |
供博士后承担或参与研究 课题名称 |
拟招收人数 |
对申请人专业背景等方面要求 |
提供科研经费(万)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1 |
临床医学 |
瞿佳 |
材料学 |
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关键技术在眼科的转化研究 |
3 |
眼视光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800 |
方正千邮箱fzq@mail.eye.ac.cn 手机13777789863 |
近视机制研究、眼发育遗传研究 |
973项目(首席):近视发病机理及干预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AMP在近视形成中的机制研究、病理性近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及易感基因功能研究 |
3 |
眼视光学、神经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2910 |
眼视光器械研发 |
浙江省视光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3 |
工程学、光学 |
500 |
2 |
吕帆 |
神经生理学 |
视网膜视神经生理和病理改变的生物学机制研究;与近视发生相关的视觉信息加工与异常处理之巩膜细胞外基质改变研究 |
1 |
眼视光学、生理学 |
557 |
方正千邮箱fzq@mail.eye.ac.cn 手机13777789863 |
近视机制研究 |
近视眼调节系统异常及其在近视进展中的作用机制 |
1 |
眼视光学 |
57 |
3 |
王勤美 |
眼科学、眼科生物医学工程 |
眼科和视光仪器临床评估与应用 |
1 |
眼科学、眼视光学、生物医学工程 |
100 |
黄锦海邮箱vip999vip@163.com 手机18258289768 |
眼科学、眼科生物医学工程 |
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 |
1 |
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或计算机应用工程 |
50 |
眼病学 |
眼科疾病的患者报告结局体系研究 |
1 |
眼科学、流行病学、统计学 |
45 |
眼生物力学 |
在体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测量及其在圆锥角膜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
1 |
力学、生物力学、土木工程 |
50 |
包芳军 邮箱bfjmd@126.com 手机13736325986 |
4 |
戴黎明 |
生物医学工程 |
高分子填充石墨烯材料 |
1 |
生物医学工程或材料科学 |
111 |
薛裕华 邮箱yuhua_xue@hotmail.com 手机15058398131 |
5 |
侯陵 |
眼科发育遗传学与疾病 |
遗传性重要功能基因在视网膜发育和视觉功能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
1 |
受过较好的基础医学或发育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训练 |
100 |
侯陵 邮箱lhou88@aliyun.com 手机15958712897 |
眼科发育细胞生物学与疾病 |
眼黑色素细胞的发育遗传及相关疾病调控机理 |
1 |
100 |
6 |
张丽芳 |
重要肿瘤原性病毒的致病机制和治疗研究 |
亲和体分子的筛选及其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 |
1 |
生命科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相关学科) |
100 |
陈侠 邮箱79139334@qq.com 手机13857747762 |
以病毒样颗粒为载体的表位疫苗研制 |
1 |
7 |
临床医学 |
李校堃 |
眼科药理学 |
胰腺产生的FGF21 对机体全身代谢及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1 |
药理学 |
65 |
张宏宇 13634295015 |
8 |
吕建新 |
疾病分子诊断 |
miR-486/3107通过调节PTEN与Foxo1表达影响VLDL合成的研究 |
1-2 |
医学和分子生物学 |
80 |
吕建新邮箱jxlu313@163.com 电话057786689805 |
9 |
高基民 |
肿瘤等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研究 |
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 |
1 |
免疫学 |
30 |
高基民 邮箱jimingao64@163.com |
慢性炎症与恶性转化 |
1 |
细胞生物学 |
30 |
10 |
诸葛启钏 |
脑卒中 |
血浆支架-干细胞组织工程对卒中后脑组织缺损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
神经科学 |
30 |
黄李洁邮箱 手机15057712430 |
11 |
黃引平 |
围产专业 |
子痫前期发生的关键调控节点和信号通路之甄别 |
1 |
妇产科、免疫学,有良好科研背景、尤其是扎实的实验室基础 |
20 |
黄引平邮箱yphuangp@126.com 手机13706661130 |
12 |
连庆泉 |
药物成瘾、麻醉毒理和环境毒理 |
伏隔核糖皮质激素受体信号转导途径介导异丙酚精神依赖性的机制和治疗 |
1-2 |
临床医学(包括麻醉专业)、生物医学、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硕博士期间从事基础科研 |
140 |
陈思诗邮箱769644055@qq.com 电话0577-88002990 |
13 |
李昌崇 |
儿科呼吸 |
儿童哮喘的信号通路与临床;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 |
1 |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生毕业 |
60 |
李昌崇 邮箱wzlichch@21cn.com 电话0577-88002582 |
14 |
朱雪琼 |
妇科肿瘤 |
S100A9对宫颈鳞癌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1-2 |
肿瘤相关研究博士,有妇科肿瘤研究背景优先 |
140 |
吴振 邮箱405668368@qq.com 手机13858898380 |
15 |
叶青松 |
临床口腔医学 |
口腔干细胞在全身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
2 |
有干细胞研究基础、有基因研究和分析基础的,有留学经验者优先 |
20 |
徐适宜 邮箱 7350385@qq.com, 手机13758725281 |
组织工程 |
纳米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
1 |
有生物材料、纳米技术研究基础的,有留学经验者优先 |
15 |
16 |
陈浩 |
眼视光学 |
新型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杂化人工晶状体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
1-2 |
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光学博士毕业 |
282 |
许双双 邮箱 411269037@qq.com, 手机13587572719 |
温州医科大学-依视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17 |
陈江帆 |
分子神经生物学 |
腺苷受体转化医学研究 |
2-3 |
生物、医学相关背景 |
1000 |
李智慧,邮箱smart_dream2010@yahoo.com.hk手机15382563738 |
18 |
临床医学 |
金子兵 |
遗传眼病、干细胞再生医学 |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 |
2 |
眼科学、细胞生物学或表观遗传学专业背景博士,毕业2年内,曾发表第一作者相关论文IF>3.5 |
750 |
徐小涛 邮箱xxt24708@163.com 手机13757739917 |
ADSC来源供体视网膜/RPC制备及字体视网膜下腔移植治疗动物RD模型的临床前研究 |
基于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IPS细胞研究RP9突变的分子致病机理 |
19 |
梁远波 |
青光眼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研究 |
中国人群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自然病程和预后因素的纵向研究。 |
1 |
具有眼科学(青光眼)临床科研背景,具有公共卫生研究的相关经验 |
149 |
梁远波 邮箱yuanboliang@126.com 手机18257748686 |
20 |
陈永平 |
肝纤维化、肝衰竭发病机制 |
DGKαζ双缺失小鼠—— 一种模拟临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小鼠模型 |
1 |
专业英语优秀,肝脏病学基础扎实,有较好的研究工作基础,发表相关领域SCI优秀论文 |
10 |
陈永平 邮箱13505777281@163.com |
21 |
金坤林 |
老化与神经疾病 |
血浆支架-干细胞组织工程对卒中后脑组织缺损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
神经科学 |
30 |
黄李洁: 手机15057712430 |
22 |
徐云升 |
HPV感染的免疫治疗 |
MIF调控HPV16E6E7+细胞微环境M2/M1表型转换的分子机制 |
2 |
生物、医学相关背景 |
100 |
徐云升 手机13777760377 |
23 |
周蒙滔 |
胰腺疾病 |
脂氧素A4激活Nrf2通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的细胞保护机制研究 |
1 |
申请人须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具备良好的科研潜力,能追踪胰腺疾病的研究前沿,并能统筹安排实验工作 |
30 |
孙洪伟 手机13857793103 |
24 |
徐华梓 |
脊髓损伤,生物材料 |
低氧诱导bFG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自噬相关的调控机制 |
1 |
脊柱外科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 |
10 |
徐华梓 手机13616632111 |
25 |
王向阳 |
生物力学、椎间盘退变 |
剪切应力对椎间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1 |
脊柱外科相关生物力学和基础研究 |
15 |
王向阳 手机13506663458 |
26 |
高伟阳 |
骨科显微外科 |
增生性瘢痕机制的新假设:PPAR-γ激活调控血管紧张素Ⅱ在其中的作用 |
1 |
从事显微外科,有穿支皮瓣研究的基础 |
30 |
高伟阳 手机13605773656 |
通过动态观测choke区血管的变化探讨跨区穿支皮瓣潜在区坏死的机制 |
大鼠旋髂深动脉分叶穿支皮瓣切取的关键因素的研究 |
27 |
金胜威 |
危重病医学 |
脂氧素对急性肺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修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1 |
临床医学或者基础医学或者生物学 |
50 |
金胜威 手机13616663961 |
脂氧素对急性肺损伤肺泡上皮细胞钠通道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
消退素D1对肺泡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及机制 |
28 |
临床医学 |
李鸣 |
心血管发育及心血管疾病整合 |
心血管发育及心血管疾病整合医学 |
1-2 |
临床医学或者基础医学或者生物学专业 |
|
李鸣 手机15067758281 |
29 |
高红昌 |
疾病与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 |
组合应用NMR代谢组学和生物医学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糖尿病脑病的代谢关联 |
1-2 |
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相关学科) |
300 |
高红昌 手机13738308196 |
30 |
梁广 |
基于天然产物的新药发现与生物学机制研究 |
计算机辅助新型FGFR1选择性高效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研究; |
2 |
药理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等专业 |
50 |
赵承光 邮箱zhaocheng.uang@163.com |
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等其他常见疾病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制; |
以姜黄素类似物为先导的MD2抑制剂药物设计及其对脓毒血症的药理作用研究 |
31 |
赵应征 |
肿瘤靶向治疗、影像介导药物递送体系 |
超声介导新型阿霉素纳米囊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研究 |
1 |
医学或药学专业 |
100 |
赵应征 手机15858556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