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科组 |
合作导师 |
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 |
招收博士后专业要求 |
拟招人数 |
联系电话 |
e-mail |
备注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
结构与毒理 |
秦占芬 |
毒理学 |
生物学/毒理学 |
1 |
010-62919177 |
qinzhanfen@rcees.ac.cn |
|
2 |
POPs环境化学行为与控制原理 |
郑明辉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控制原理 |
环境科学相关专业,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已发表2篇以上SCI收录论文者优先。 |
1 |
010-62849356 |
zhengmh@rcees.ac.cn |
|
3 |
POPs环境化学行为与控制原理 |
郑明辉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
分析化学或者环境科学相关专业,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已发表2篇以上SCI收录论文者优先。 |
1 |
010-62849356 |
zhengmh@rcees.ac.cn |
|
4 |
环境生物分析 |
郭良宏 |
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分析化学 |
具有环境科学,生物学,分析化学背景 |
3 |
010-62849685 |
lhguo@rcees.ac.cn |
|
5 |
环境界面化学 |
张淑贞 |
POPs生物有效性研究;有机污染物环境界面过程研究 |
1)POPs生物有效性研究(具备生物化学、微生物背景);2)有机污染物环境界面过程研究(具备有机污染、环境分析等专业技术背景,或具有应用核磁、电镜、红外、同步辐射谱学等技术开展工作经验者优先);3)能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具备责任心和团队精神,科研报告写作能力较强,并且在本专业主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
2 |
010-62849683 |
szzhang@rcees.ac.cn |
|
6 |
离子色谱与新型污染物分析 |
蔡亚岐 |
新型污染物环境行为和人体暴露 |
环境科学 |
1-2 |
010-62849239 |
caiyaqi@rcees.ac.cn |
|
7 |
离子色谱与新型污染物分析 |
蔡亚岐 |
纳米材料制备和环境分析化学应用 |
环境科学 |
1-2 |
010-62849239 |
caiyaqi@rcees.ac.cn |
|
8 |
DNA损伤与分子毒理学 |
汪海林 |
DNA修饰与分子毒理学 |
1) 表观遗传;2)单分子分析 |
3 |
010-62849600 |
hlwang@rcees.ac.cn |
|
9 |
纳米分析与环境效应 |
刘景富 |
人工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与效应;环境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分离测定、分子转化 |
化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毒理学 |
2 |
010-62849192 |
jfliu@rcees.ac.cn |
|
10 |
分子环境毒理学 |
赵斌 |
1.分子毒理学与环境健康机制研究; 2.分析毒理新方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环境化学-污染物分析鉴定 |
1)生物信息学2)化学分析3)病理学/临床医学4) 神经科学5)免疫学6)毒理学/药理学有生物信息学专业背景者或有膜片钳相关研究经验者优先。 |
3 |
010-62842865 |
binzhao@rcees.ac.cn |
|
11 |
POPs分析与环境行为 |
张庆华 |
环境化学或暴露科学 |
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和环境行为研究或者环境与健康研究背景,英文写作水平较高。 |
1-2 |
010-62849818 |
qhzhang@rcees.ac.cn |
|
12 |
环境化学生物学 |
杜宇国 |
环境毒理学 |
细胞生物学、药理学、毒理学等相关学科 |
1 |
010-62849126 |
duyuguo@rcees.ac.cn |
|
13 |
环境化学生物学 |
魏东斌 |
环境化学 |
环境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毒理学等相关学科 |
1 |
010-62923539 |
weidb@rcees.ac.cn |
|
14 |
自由基化学与复合毒理 |
朱本占 |
自由基化学与复合毒理 |
有机化学、合成、计算、机理 |
2 |
010-62849030 |
bzhu@rcees.ac.cn |
|
15 |
自由基化学与复合毒理 |
朱本占 |
自由基化学与复合毒理 |
分子生物学、毒理学、遗传学、医学 |
2 |
010-62849030 |
bzhu@rcees.ac.cn |
|
16 |
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 |
刘思金 |
材料科学 |
1)在材料科学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研究背景和相关研究工作经验;2)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篇以上。 |
1 |
010-62849330 |
sjliu@rcees.ac.cn |
|
17 |
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 |
刘思金 |
肿瘤学 |
1)具有博士学位;2)在肿瘤学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研究背景和相关研究工作经验;3)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篇以上。 |
1 |
010-62849331 |
sjliu@rcees.ac.cn |
|
18 |
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 |
刘思金 |
环境毒理 |
1)在环境毒理学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研究背景和相关研究工作经验;2)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篇以上。 |
1 |
010-62849332 |
sjliu@rcees.ac.cn |
|
19 |
干细胞毒理学 |
Francesco Faiola |
干细胞毒理学 |
干细胞生物学 |
1-2 |
010-62849096 |
xlyao@rcees.ac.cn |
|
20 |
环境分子识别与传感 |
赵强 |
分析化学,环境和生物分析传感 |
1)专业要求:分析化学、生物分析;2)具有生物传感分析、电化学分析传感、色谱分离、纳米材料制备和传感、或环境分析检测等研究工作经验,熟练使用科研仪器,科研主动,工作态度严谨,良好写作能力。 |
1 |
010-62849892 |
qiangzhao@rcees.ac.cn |
|
21 |
新型污染物神经毒理研究 |
廖春阳 |
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 |
环境化学/分析化学/毒理学 |
2 |
010-62849129 |
cyliao@rcees.ac.cn |
|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
氧化还原水处理 |
赵旭 |
纳米材料在环境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
材料化学、电化学、光催化、环境科学与工程 |
1 |
010-62849667 |
zhaoxu@rcees.ac.cn |
|
2 |
氧化还原水处理 |
赵旭 |
水处理研究 |
给排水、环境科学与工程 |
1 |
010-62849667 |
zhaoxu@rcees.ac.cn |
|
3 |
凝聚与分离过程 |
彭先佳 |
废液中有价资源回收与处理回用 |
环境工程、湿法冶金 |
1 |
010-62849198 |
xjpeng@rcees.ac.cn |
4 |
新型污染物控制 |
强志民 |
抗药基因在污/废水中的传播机制及处理技术 |
分子生物学、环境微生物 |
1 |
010-62849659 |
wwben@rcees.ac.cn |
|
5 |
新型污染物控制 |
强志民 |
养殖海水消毒技术 |
环境工程、化学工程 |
1 |
010-62849659 |
hydong@rcees.ac.cn |
|
6 |
输配过程水质 |
石宝友 |
水处理原理与技术,饮用水安全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2 |
010-62924821 |
byshi@rcees.ac.cn |
|
7 |
水环境微生物过程 |
祝贵兵 |
环境微生物过程 |
环境微生物 |
1 |
010-62849307 |
gbzhu@rcees.ac.cn |
|
8 |
水环境微生物过程 |
祝贵兵 |
水域生态学 |
环境科学 |
1 |
010-62849307 |
wdwang@rcees.ac.cn |
|
9 |
水体重金属污染控制 |
栾富波 |
地下水、饮用水中重金属污染控制 |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或地下水相关专业 |
2 |
010-62911779 |
fbluan@rcees.ac.cn |
|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
城市生态学 |
胡聃 |
城市生态信息处理与计算\城市植物生态 |
计算机、气象学、遥感与空间信息处理\植物生态学、湿地生态学 |
2 |
010-62849199 |
hudan@rcees.ac.cn |
|
2 |
城市生态学 |
李锋 |
城市与产业生态、生态管理、环境政策 |
1)具备城市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等相关专业背景之一,具有以上多学科背景的人员优先考虑;2)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熟悉相关模型,具有较强的英文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3)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1-2 |
010-62849103 |
lifeng@rcees.ac.cn |
|
3 |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 |
傅伯杰 |
景观与区域生态学 |
植被生态、生态水文、生态模型 |
2 |
010-62923557 |
lyh@rcees.ac.cn |
|
4 |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 |
刘国华 |
全球变化生态学 |
碳循环、区域生态 |
2 |
010-62849803 |
ghliu@rcees.ac.cn |
|
5 |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 |
吕一河 |
景观与区域生态学 |
生态系统服务、遥感与GIS、生态模型 |
2 |
010-62841239 |
lyh@rcees.ac.cn |
|
6 |
生态风险评价与环境管理 |
王铁宇 |
污染生态学、生态风险评价、水生态保护与风险管理 |
生态学、环境科学相关专业 |
2 |
010-62849466 |
wangty@rcees.ac.cn |
|
7 |
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重建 |
陈保冬 |
土壤生态学 |
土壤学、微生物学、植物生态学 |
2 |
010-62849068 |
bdchen@rcees.ac.cn |
|
8 |
景观规划与动态模拟 |
陈利顶 |
开展流域水土过程空间分析与模拟、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
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土壤学、水文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具有水土生态过程模拟、GIS与生态模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稳定同位素示踪等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
1 |
010-62849102 |
leiyang@rcees.ac.cn |
|
9 |
城市生态风险与管理 |
陈卫平 |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 |
土壤学、环境科学、生态学 |
1 |
010-62843981 |
wpchen@rcees.ac.cn |
|
10 |
景观保护与生态恢复 |
马克明 |
城市生态、道路污染物监测、城市滞尘 |
生态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具有城市生态学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
1 |
010-62849104 |
mkm@rcees.ac.cn |
|
11 |
污染生态 |
冯兆忠 |
光合作用等数学模拟 |
数学生态学,尤其要熟悉光合作用模型 |
1 |
010-62943823 |
fzz@rcees.ac.cn |
|
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1 |
资源与环境微生物 |
庄绪亮 |
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转化与调控 |
1)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或微生物学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以上;3)有水体、土壤生态修复及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研究背景者优先。 |
1-2 |
010-62849193 |
xlzhuang@rcees.ac.cn |
|
2 |
废水生物处理资源化 |
王爱杰 |
光电催化/光催化 |
化工/环境工程 |
1 |
010-62915515 |
ajwang@rcees.ac.cn |
|
3 |
废水生物处理资源化 |
王爱杰 |
胞外电子传递(EET) |
微生物/纳米材料 |
1 |
010-62915515 |
ajwang@rcees.ac.cn |
|
4 |
废水生物处理资源化 |
王爱杰 |
污染物微生物代谢及分子机制 |
分子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 |
1 |
010-62915515 |
ajwang@rcees.ac.cn |
|
水污染控制实验室 |
1 |
水污染控制技术 |
刘俊新 |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与模式研究 |
给排水、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2 |
010-62849133 |
jxliu@rcees.ac.cn |
|
2 |
水污染控制技术 |
刘俊新 |
污水处理 |
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
1 |
010-62911425 |
xuwang@rcees.ac.cn |
|
3 |
膜分离技术 |
魏源送 |
污水深度处理膜分离技术研究 |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化工类专业 |
2 |
010-62849690 |
yswei@rcees.ac.cn |
|
4 |
膜分离技术 |
魏源送 |
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
环境工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科学 |
1 |
010-62849690 |
yswei@rcees.ac.cn |
|
5 |
分散污水治理技术 |
范彬 |
面向资源化的乡村污染综合治理 |
厌氧发酵、有机肥、土壤、农业 |
4 |
010-62849142 |
fanbin@rcees.ac.cn |
待遇从优 |
土壤环境科学实验室 |
1 |
土壤污染与生物响应 |
葛源 |
典型扰动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演替及适应机制;微生物参与的土壤污染物转化消减过程与机制。 |
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 |
2-3 |
010-62913536 |
yuange@rcees.ac.cn |
|
环境纳米材料实验室 |
1 |
环境纳米材料与污染控制 |
郝郑平 |
环境科学与工程、多相催化、纳米孔材料 |
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多相催化、纳米材料 |
3 |
010-62923564 |
zpinghao@rcees.ac.cn |
|
2 |
环境纳米材料与重金属污染物控制 |
张静 |
环境材料 |
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 |
1-2 |
010-62919003 |
jingzhang@rcees.ac.cn |
|
3 |
环境纳米材料与重金属污染物控制 |
张静 |
重金属污染控制处理 |
环境工程 |
1-2 |
010-62919003 |
jingzhang@rcees.ac.cn |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 |
1 |
生物质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
刘振刚 |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1)化学工程,材料科学/工程,环境科学/工程专业;2)具有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相关科研工作经历;3) 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
2 |
010-62915966 |
zgliu@rcees.ac.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