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期末复习与学习方法


    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 鲸副处水面换气)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 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 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 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
    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 “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
    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组成: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11、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总体看,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1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14、生物圈范围: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1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初一学生怎样学好生物?
    首先,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家长和学生们对于初中开设生物这门课程,都应该有正确的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学习生物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了解大自然,了解我们人类自身,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将来为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上课的时候不带课本,这是最影响学习的一点;上课的时候不能认真地听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或者当其他的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转着头看等等,这些都是不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抓住课堂45分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尽量避免来自外界的任何干扰。在课堂上,不仅要做到眼看耳听脑子转,而且要动手做笔记。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很多学生感觉自己都记住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准备一本课堂笔记本,能够使自己在当天复习或者最后总复习的时候抓住重点,轻松许多。
    学习的时候能用课本的语言背诵每个概念,用自己的语言清楚明了地解释每个概念,每个知识要点。
    重视图表的的作用。对于课本中每幅图表,都要认真观察。同时,学会绘制概念图,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对于前后知识要学会融会贯通。
    第四,多思勤问。
    课本中很多地方设置了疑问,需要你开动脑筋去思考。同时,对于课本的知识,不要“点到为止”,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没有疑问的学生,是很难进步的。不管是老师讲过的东西你没有听懂,或者是你通过学习产生的新问题,都要积极主动地去问。老师最喜欢爱问问题的学生,不会因为你没有听懂而责备你,最怕不懂装懂。
    最后,理论联系实际。
    多观察生活,多联系实际。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夜晚卧室里摆放过多植物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为什么?在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后,我们知道是因为植物在夜晚暂停了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与人争夺氧气。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期末复习与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