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高二总结人教版


    直到高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获取知识一方面从教师那里接受,但这种接受也应该有别于以前的被动接受,它是在经过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接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知识高二总结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知识高二总结1
    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底和高的分界值:0.1%
    3.世界人口增长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地理知识高二总结2
    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14、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1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1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20、注意区别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21、注意区别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22、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23、根据市场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2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
    25、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与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舶和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26、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虽然河运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海运的地位依然非常稳定。因此不能笼统地讲水运地位在逐渐下降。
    27、在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时。科学技术往往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经济条件之外的区位因素。
    2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之”字形弯曲的山区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地区。一般的山区多通过开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29、城市道路网的判断一般根据该城市所在国家进行;欧洲的城市一般为环形放射式,我国的城市多为方格——环形——放射式。
    30、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并非全部是工业产品,还包括小麦、羊毛、牛肉等少数农畜产品。此外,发达国家还常出口资本和技术。
    31、注意区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属于生态破坏。
    32、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只有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时才会产生环境问题。
    33、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并非存在必然联系。如果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时,注重环境保护,则一般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34、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环境问题,但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因为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
    35、注意区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两个概念:前者是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如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后者是自然现象,如台风、地震、海啸等,但人类活动可以加剧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
    36、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37、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
    38、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到“零”排放。
    39、生态农业是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只注重其中某一项利益的农业不是生态农业。
    40、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为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41、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期,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的减少。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人口增长数仍然很大。
    42、注意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联系与区别:生育率是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岁~49岁)人数之比。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生育率水平高,出生率水平也高。
    43、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断应该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但并没有具体的数值标准。
    44、除人口自然增长外,人口的数量变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入和迁出)。
    45、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前者是指一个地区在相对稳定条件下资源环境所承载或容纳的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强调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后者强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合理容量低于环境人口容量。
    46、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不仅强调空间迁移,而且强调时间限制,而人口流动主要强调人口的空间运移动。人口迁移无论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47、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重要标准:跨越行政区域界线的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一般指一年以上)。
    48、在对人口统计图判读时,要注意纵横坐标上的数值,不要采取粗略计算的方法。特别是等边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会得出完全错误的判读数据。
    49、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及将来面临的重大人口问题。
    地理知识高二总结3
    1、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根据等压线决定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4、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大气环流的好处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构成的重要因素。
    6、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7、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千米;
    8、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9、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10、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11、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12、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14、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5、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6、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17、昼夜长短的决定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18、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1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20、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1、太阳直射点的决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22、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3、地球自转的地理好处昼夜更替不一样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24、本初子午线0°经线,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25、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透过陆地(实际)。
    26、东西方向的决定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27、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28、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29、南北纬的决定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0、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构成的空气环流。
    31、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2、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3、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3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35、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36、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3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38、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39、构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40、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1、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42、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4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44、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4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6、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光为标准时。
    47、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48、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49、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50、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51、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5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53、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54、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55、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56、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潜力很强。
    57、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58、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5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60、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61、北京时光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光。
    62、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63、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64、晨昏线的决定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65、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好处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66、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67、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69、南北方向的决定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70、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