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整理


    人的威严蕴藏在知识之中,因此,人有许多君主的金银无法买到,君主的武力不可征服内在的东西。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1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由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延续了两千多年直至清末。秦汉到魏晋为早期,唐宋为中期,明清为晚期。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丞相制度的废除。
    废除原因:宰相的权利过大,严重威胁了皇权的集中。
    其结果是皇权加强,巩固,皇帝独揽朝纲;皇帝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处理朝政,这就为内阁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创立:明成祖时期。
    (3)评价:内阁始终不是法定机构,且职责不明,虽参与决策,但始终没有决策权。
    2、太监参政:导致明朝后期政治黑暗腐败。
    3、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一个标志,也是君主专制衰落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根本原因是强化皇权;直接原因是用兵西北。
    (2)设立:清雍正时期。
    (3)特点:人员精干;保密性强;效率高。(小、密、快。)
    (4)职能: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旨意(非决策机构),完全成为了皇帝独裁的工具。
    (5)评价: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封建君主专制衰落的表现。
    2、密折制:(1)设立:雍正时。(2)评价:这种制度使中央的政治权利更加集中。
    3、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近代版图的奠定:
    2、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1)尊重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管理。
    3、主要措施:
    (1)理藩院:职能: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2)改土归流:
    始于元代,开始废除于明代,大规模废除于乾隆时期。
    含义:改土知府为流动的官吏的政策。
    意义: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4、评价:(清的边疆政策)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中源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总结: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知识拓展
    1、理藩院的性质:既是一个宗教管理机构,又是一个地方行政机构。
    2、土司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世袭。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2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列强入侵(国门洞开)
    1、背景(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2)清王朝的衰落。
    2、途径:(1)武力威逼,发动战争。(2)本质意图:打开并占领市场。(3)方式: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3、过程:
    (1)侵华史实: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
    注意:每次侵华战争的原因各不相同。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开中国市场;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和市场;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行动。
    (2)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内容:略。
    影响: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大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4、影响:严重践踏了中国国家主权。
    (1)侵犯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2)掠夺中国资财,毁灭中国文化遗产。
    (3)政治上:破坏了中国的诸多主权完整。(4)经济上: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控制中国的经济命
    总之,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一个原本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渐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瓜分狂潮:
    (1)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开始:三国干涉还辽。
    (3)概况: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等
    (4)结果(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
    2、民族危机加深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①背景:美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是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②原因: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中国市场的需要。
    ③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④影响: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3、影响:
    (1)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一系列的反抗斗争。
    (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三、知识拓展与补充
    1、南京条约中破坏了哪些中国主权?
    2、马关条约中哪条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不利?
    3、辛丑条约中哪条对中国的主权危害最大?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3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1)原因:英军入侵;清政府无能;中华民族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地位(意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抵抗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甲午战败,台湾被日本割占。
    (2)主要的爱国人士:徐骧、丘逢甲,以及刘永福黑旗军等。
    3、义和团反帝斗争
    (1)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无法承担反帝重任。直接原因:山东人民反洋教斗争。
    (2)结果:失败。
    失败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左中堂收复新疆
    (1)背景:西方列强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北和西南内地;俄、英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企图。
    (2)经过:通过反侵略斗争和谈判收回了新疆和伊犁地区。
    (3)意义: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在此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2、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官兵斗争
    (1)爱国官兵: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丁汝昌等。
    (2)北洋水师覆亡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战略的失误等。
    三、知识拓展和补充
    1、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在实现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应变的思想意识。
    2、近代反抗西方侵略的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观上是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制度;客观原因是西方列强的制度的先进和军事上的强大。
    3、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的侵略。
    4、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既要看到其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也同时要看到客观上对中国的进步作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4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军事侵略:
    (1)原因:
    ①根源在于为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
    ②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制定了“征服满蒙”的计划。
    ③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迫切要求摆脱经济危机。
    ④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过程:
    (1)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长城会战、华北事变等。
    (2)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3)结果:中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其原因是:敌强我弱;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及片面的抗战路线;缺乏国际力量的支持等因素。
    3、侵华日军的罪行:
    (1)罪行:屠杀、细菌战、化学战、劳工与慰安妇以及野蛮的殖民统治等。
    (2)殖民统治:①政治:以华制华。②经济:野蛮掠夺。③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现:中共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以及中共领导下的抗联;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行动等。
    2、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关外抗日救亡运动;平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
    注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西安事变到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
    (2)性质:由国共合作为基础并领导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组织。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2)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敌人的进攻。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3)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1937年9月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4)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回民抗日武装等。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张自忠牺牲。
    四、抗战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中共七大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2)时间地点:
    (3)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在东京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时根据国际法而起诉的罪名)
    (1)发动战争罪:日本法西斯分子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反人道罪:屠杀平民、屠杀战俘、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等。
    2、抗战胜利的原因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2)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3)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等。
    3、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相持、反攻。
    4、如何看待抗战初期的国民政府的抗战?
    (1)意义: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部署和计划;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持久的抗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为后来争取国际援助准备了条件。
    (2)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准备充分,缺乏国际的必要支援;主观上战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战路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