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扒龙舟和食粽。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最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之后,因无力救国而痛心不已的屈原选择了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江自尽。人们得知此事,纷纷来到江边划船打捞,却一无所获。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人们纷纷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粽属于“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
    “粽”字本作“糉”,历史上跟粽子沾边儿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
    端午节的诗句
    1、《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2、《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3、《谢人送粽》
    【唐】杨巨源
    来时三月春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
    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4、《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5、《渔家傲》
    【北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6、《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7、《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8、《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9、《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0、《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1、《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2、《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3、《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4、《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15、《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端午节的活动
    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