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的故事2020汇总


    妈妈像太阳,永远照亮子女的天空;妈妈像月亮,永远明亮子女的目光;妈妈像灯光,永远点亮子女的方向。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关于母爱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母爱的故事1
    我站起来,转身看着小雨妈妈,她的眼睛通红,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小雨妈妈上前给了我一个拥抱,对我说:“谢谢你,我真的很激动。”继而蹲到小雨旁边,一下把孩子抱了起来,亲吻着小雨的额头,略带哭腔地说道:“宝贝,妈妈爱你,妈妈爱你。”
    一
    在返回老家的火车上,我望着窗外,满脑袋里挥之不去的都是在登上火车之前,她和她的妈妈,站在月台上向我微笑摆手的画面。小雨的妈妈蹲在她面前,掌心对着自己一左一右地摆着手,而小雨在看到她的妈妈的动作之后,掌心则向外一左一右地摆着手。
    这是我活了20多年,仅有的几次让我非常感动,想起来都会觉得无比幸福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远没有我这个故事里的配角觉得那么幸福。
    因为这对当事人来讲,是一条崎岖且很大概率上是没有终点的道路,在这条路上,充满无尽的艰辛和坚持,还有要一次一次地接受上帝的宣判,以及在各种流言蜚语和现实压力的情况下咬着牙,无时无刻地给自己希望的动力。
    或者说,这所谓的“希望的动力”只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谎言,抑或不论自己是哭是笑,对面那个纯净的眼神,从来都不会与自己有任何情感上的共鸣。
    因为她永远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二
    这是关于一个10岁自闭症小女孩儿和她母亲的故事,这个故事要从半年前开始讲起。
    半年前,那是一个焦躁而又烦闷的午后,在火辣辣的阳光下,我拿着写完的论文送到辅导员那儿,就赶忙收拾行李,迫不及待地连夜买了站票,从东北小镇溪城只身来到了北京。
    因为上大学时,学的是特殊教育专业,尤其在自闭症心里辅导这方面,稍微有一些经验,就寻思去一个自闭症康复中心谋个工作。
    刚到北京时,经过与房屋中介各种咆哮与砍价,交完让我欲哭无泪的高价房租之后,我的兜里只有4元钱。在这繁华的首都,仅仅够买两个馒头、一小袋榨菜和一瓶矿泉水,以此解决掉自己的晚餐问题。
    由于来之前,已经在招聘网站投了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资料,但都需要几天才能有回复。我决定先找个兼职,于是就在租往房子小区附近的公园,穿上卡通服装,扮成熊猫人,发放售楼的广告单。
    我暗想北京的房地产开发商可真够有创造性思维的,拿这么可爱的形象做这种事儿,真的可恶至极,不过再可爱的外表,都伪装不了内在那颗万般损人利己的黑心。
    在接了这个兼职工作的第二天,我认识了一个自闭症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小雨。
    小雨很乖,但非常沉默,在外人看来,她是一个看起来内向的小女孩。可只有她的妈妈心里清楚,她永远都会让别人看起来很内向。但实际上,小雨几乎不可能有一天能达到可以理解外向与内向的区别。
    可怜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被老天爷剥夺了情感支配权。
    孩子的这种“内向与沉默”对于妈妈来说就是冷漠,就是一块巨石,无时无刻不在压着妈妈那颗惶恐不安的心。
    三
    在我发传单的时候,与小雨和她的妈妈相照面。
    我拿出手中的宣传单,热情地递给小雨的妈妈,并说:“您好,女士,这是望京新开的楼盘,看看吧。”
    就在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小雨不知道受到什么样的刺激,身体直挺挺的,用脑袋撞击我的腹部。俯冲的力量很大,就像一脚射出来的足球。
    我的身体向后倾倒,手里拿着的一沓儿广告单随之飘得满天飞。不过在后退一步的时候,我还是站住了,尽管腹部很疼,我用力往前蹿了一步,用腹部接住孩子的头部。
    虽然我当时并不知道小雨患上的是自闭症,但我知道这绝对不是有意的,这显然是一次无意识的暴力袭击。
    我当时断定,这孩子肯定具备一定的暴力倾向,并且不受自己的大脑支配控制。
    所以当腹部接住孩子的头部后,我下意识地用双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以防止她对我进行第二轮的攻击。
    因为我有相关的知识,并且反应及时,好歹没有出现更为糟糕的后果。
    我用大学学过的相关方法,在十多分钟的心理疏导下,孩子终于稍微平稳了情绪,又恢复到像石头一样,陷入了无尽的沉默之中。
    再后来,与小雨妈妈的交流中,印证了我的臆断。孩子因为没有自我意识,这种袭击,施击者是不顾后果的。如果当时我不再一次用腹部接住孩子的头部,孩子就会笔直180°倾倒,脑袋直接重重地撞在地上,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四
    经历这场意外的小风波之后,我和小雨的妈妈就这样认识并成为了朋友。
    次日晚上,她约我到她家做客,准备和她先生在家设宴,以表达孩子对我突然袭击的歉意。
    我并没有在意,只是觉得很伤感,我深知这些自闭症儿童父母的不易。
    我大学学的是特殊教育,参加过很多帮助自闭症儿童的公益活动,见过自闭症儿童的父母一天一天是怎么熬过来的。
    他们经常以泪洗面,但每每见到孩子后却强装笑容,很令人可悲可怜的是不论父母是装笑容还是露苦脸,孩子从来都是没有感觉的。但是每一家的父母,依旧笑着,灿烂地笑着,因为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他们的微笑会得到回应,孩子也会天真灿烂地回他们一个笑容。
    就像正常幼儿园,父母接孩子放学后,孩子展现出机灵而调皮的笑容。
    小雨是一个很乖的小女孩,她从一出生就很沉默,沉默得让她的妈妈永远处于惶恐的状态,但她得一次又一次鼓励自己,用生命燃烧的微笑,去打破这种沉默。
    在我看来,小雨是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的世界很澄澈,她就是一颗外来的陨石,不带有这个浮躁社会所具有的任何污垢。
    到小雨家的时候,她妈妈牵着她的小手,冲着她微笑,逗着她玩儿。可是小雨看起来并不买账,把手指头含在嘴里,斜抬着脑袋冲着天花板,两颗小眼珠子不停地转动,不停地发出的“叽里咕噜”的声音,口水则不停地从嘴角流出,她母亲就耐心地拿手绢给她擦拭着。
    我见状,连忙把孩子的手指从她的嘴中抽了出来。我告诉小雨的妈妈,以后孩子在做此类动作时,一定要格外注意。自闭症小孩儿的感触神经非常低,如果她把自己的手指咬出血,她都不会疼。最糟糕的时候,因为她感觉不到疼,她就不会像一般孩子那样哭叫,家长若不仔细察觉,就会让孩子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小雨是不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的,她站在我们吃饭的桌子旁边,依旧望着天花板,偶尔嘴里咕噜咕噜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很诡异,不过也很有趣。
    没有小雨参加的晚宴,我们吃得很快,孩子的父母没有胃口,我自然也吃不下去多少。用过晚饭之后,小雨的爸爸又为小雨准备专门的晚宴——玉米羹和土豆泥。他的爸爸笑着拿着食物,对小雨说:“小可爱,看爸爸给你准备的晚饭,都是你喜欢吃的。”
    当我看到此情此景,眼泪都要夺眶而出,我学特殊教育的,所以我知道这是父母刻意准备的粗粮,因为医学上确实说自闭症小孩儿宜多吃粗粮。
    这时候小雨妈妈告诉我,先生每天下班,都要去超市买比较好的那种小玉米,然后回来用文火给小雨做玉米羹,小雨非常喜欢吃玉米羹。不过有的时候,孩子“闹情绪”不吃的话,我先生就放到冰箱里,第二天早晨给他自己当早餐。然后晚上再买新的,给小雨再做。
    说完这些话后,小雨妈妈用手拄着头,看起来很憔悴、很疲惫。顺着小雨妈妈坐的沙发椅旁边是一个小桌子,桌子上摊着好几盒药,我定睛一看,全部都是卡马西平。
    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五
    通过小雨妈妈的引荐,我就在小区附近的一家自闭症康复中心上班了。小雨当然也被托管在这,所以我有了更多与她相处的机会。我很欣慰,我打心眼儿里喜欢小雨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小雨的妈妈、爸爸分别在出版社和政府机关上班,典型的长白班文职人员。
    小雨妈妈对我说,这家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经验都非常丰富,所以放心把孩子托管在这里。小雨妈妈觉得我和小雨有缘,她希望我能在这里既能储备更多的工作经验,又能多多关心照顾小雨。我很感谢小雨妈妈,我答应她,会好好地照顾好小雨,让她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康复中心基本是10岁以内的孩子,只有一个男孩,但看起来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第一次见到他,觉得他好像《海洋天堂》里文章扮演的大富,憨厚老实,敦实可爱。不过这个孩子不是自闭症,而是先天性弱智,但心地特别善良。
    听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都管这男孩儿叫“蜜瓜”。之所以会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男孩儿喜欢吃哈密瓜。这里的一位工作人员,是蜜瓜妈妈的远房亲属。每回蜜瓜的妈妈来接蜜瓜的时候,都会带一份切好的哈密瓜给他吃。
    据了解,蜜瓜的妈妈是一个单身母亲,是从安徽外来务工的妇女,现在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给附近一家大商场做保洁。在蜜瓜小的时候,老家当地的邻居都把蜜瓜当成一个傻子来看待,小伙伴儿们更是嘲笑欺负他。蜜瓜的爸爸嗜酒成性,嗜赌成狂,家里本来就所剩无几,被蜜瓜父亲一折腾更是家贫凄寒。他的父亲后来因为躲避赌债而彻底失踪了。
    蜜瓜的妈妈忍受不了讨要赌债的人频频去她家闹事,更有几次对蜜瓜大打出手,而愤然地带着孩子到北京来打工。一来寻思挣点钱;二来盼望在首都找到大医院能把孩子的病治好。
    六
    当我在这里工作后,发现蜜瓜俨然是这里的老大哥,这里的大多数孩子基本都面无表情,唯有蜜瓜见到哪个孩子都傻头傻脑地笑着。他总是喜欢自言自语,并且含糊不清地说道:“妈……妈……哈密瓜。”
    小雨和蜜瓜的关系很好,不过每次看到他俩打招呼的方式倒是挺累人。每次蜜瓜在呆呵呵的往玩具堆走的时候,小雨都会用脑袋去撞击蜜瓜的腹部,蜜瓜首先是疼得嘴一咧,继而轻抚小雨的头部,眼珠子瞪得好大:“哈密瓜!”边说边流着口水,一滴一滴地掉在小雨头上,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两个活宝,一时无语了。
    来这儿工作的第三天,我发现这儿的工作人员在教这些小孩儿向别人说再见时那种摆手的动作。据了解,这里的孩子来这儿都不久,小雨算来得比较早的,但是学得还是比较慢。蜜瓜这个非自闭症儿童倒学得很快,但问题是他每次摆手都是掌心冲内,掌背冲外,你在冲自己再见吗?我疑惑不解。
    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是这儿的工作人员故意教蜜瓜的,因为工作人员一天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而蜜瓜憨厚听话,和这些自闭症小孩儿也比较玩得来。所以让蜜瓜有事儿没事儿,就用掌背冲着这些自闭症小孩儿摆手。
    原来这其中有个原理,自闭症儿童的神性反应弧是直线的,也就是想让他们模仿你去做什么,你必须用他的感应事物的方法。当我们正常人将掌心冲着自己、掌背冲着自闭症儿童挥手时,这时孩子们看到的是正常人的掌背,他们为了自己能看到自己的掌背,才会把掌心向外,从而他们才能学会正确的摆手动作。如果我们正常人用正确的摆手动作教自闭症儿童,那其结果孩子们最终学习的是掌心向内。
    七
    小雨妈妈特别希望小雨能学会这个动作,她对我说,她多么希望何时能送小雨到自闭症康复中心后。小雨可以摆手,微笑着向她告别。就像那些年轻的妈妈,送他们正常的孩子进幼儿园后,可以享受到那最简单的感情回赠。她从不敢奢望,小雨有一天会对她说:“妈妈,我爱你。”
    为了感谢小雨妈妈对我的帮助,也为了小雨能有更大的进步,我决定不论上班期间,还是下班陪小雨妈妈把小雨送回家这段路程,都耐心地一次又一次重复着掌心对着自己向小雨摆手。可是小雨并不领情,她只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玩着她手里的变形金刚,丝毫对我不感兴趣。
    关于母爱的故事2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上初中了,为了缴够男孩和哥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来,晚上糊了挣点分分钱补贴家用。有个冬天,男孩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躬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男孩说,妈,睡了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时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茶浓,情更浓。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母亲撒的第四个谎。
    父亲病逝之后,母亲又当爹又当娘,靠着自己在缝纫社里那点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拉扯着几个孩子,供他们念书,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胡同路口电线杆下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后,大事小事就找碴过来打个帮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钱粮来帮补男孩的家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左邻右舍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劝母亲再嫁,何必苦了自己。然而母亲多年来却守身如玉,始终不嫁,别人再劝,母亲也断然不听,母亲说,我不爱!——母亲撒的第五个谎。
    男孩和他的哥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知道后就常常寄钱回来补贴母亲,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了回去。母亲说,我有钱!——母亲撒的第六个谎。
    男孩留校任教两年,后又考取了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待遇相当丰厚,条件好了,身在异国的男孩想把母亲接来享享清福,却被老人回绝了。母亲说,我不习惯!——母亲撒的第七个谎。
    晚年,母亲患了胃癌,住进了医院,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了。母亲老了,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潸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我不疼。——母亲撒的第八个谎。
    说完,在“谎言”里度过了一生的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我每天至少做200次这样摆手的动作,每次大约持续2——3分钟。也就是说我每天有7个小时是只做这么一个动作。我的手每天睡觉的时候,都会浑不自觉地抽筋,碰到凉水更是会有敏感反应。可是脑海里一想到只要再坚持坚持,小雨就可以学会摆手的动作,可以冲自己的妈妈摆手告别,我就铆足了劲儿,充满了斗志。
    在坚持到我来这个康复中心工作的第4个月的月末,我终于成功了,我事先没有告诉小雨妈妈,只为给她一个惊喜。
    八
    这一天,小雨妈妈照常把小雨送到康复中心。蜜瓜从来都喜欢早起,此时正坐在门前的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在吃着哈密瓜。
    小雨的打招呼的方式,依旧是用脑袋进行“突然袭击”。还好我提前有所准备,用手轻轻接住小雨的脑袋,然后抚摸孩子的头,笑着对小雨妈妈说:“小家伙一如既往的淘气呀!”小雨妈妈笑着望着我,没有言语,我知道每次小雨有这样“突然袭击”的动作,小雨妈妈心底都会满是担心。
    在安顿好孩子后,小雨妈妈跟我道别,准备开车去单位上班。我叫住了小雨妈妈,微笑着对她说:“今儿我要给你个惊喜。”小雨妈妈不置可否地望着我,依旧没有言语。
    我蹲在小雨的旁边,搂着这个胖姑娘的腰,轻轻地在耳边呢喃了几句。紧接着我蹲在小雨和她妈妈的中间,面向小雨,掌心对着自己摆手。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小雨轻轻地把左手抬了起来,掌心向外,轻轻地随我的动作,一左一右摇摆起来了。蜜瓜在一旁突然哈哈大笑,依旧含糊着反复说:“哈——密——瓜。”
    当我站起来,转身看着小雨妈妈,她的眼睛通红,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小雨妈妈上前给了我一个拥抱,对我说:“谢谢你,我真的很激动。”继而蹲到小雨旁边,一下把孩子抱了起来,亲吻着小雨的额头,略带哭腔地说道:“宝贝,妈妈爱你,妈妈爱你。”
    这时候,我赶紧把手机放到了蜜瓜手里,按开了手机音乐的播放按钮。手机里传出张悬《宝贝》这首歌曲:“我的宝贝宝贝,给你一点甜甜,让你今夜都好眠。我的小鬼小鬼,逗逗你的眉眼,让你喜欢这世界,哇啦啦啦啦我的宝贝,倦的时候有个人陪。哎呀呀呀呀我的宝贝,要你知道你最美。”
    蜜瓜拿着手机,伴随着音乐,围着蹲在地上的母女俩,手舞足蹈地转着,边转着边哼哼着,还时不时又冒出一句:“哈——密——瓜。”
    看到此情此景,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了下来,小雨和蜜瓜都是幸福的孩子,虽然他们先天有残缺,但是正因如此,他们永远活在纯澈的世界里,无忧无虑地茁壮成长。小雨妈妈也是幸福的母亲,因为我们正常人轻轻松松就可以拥有却不懂得珍惜的亲属之情,在小雨妈妈这儿,一个简单的掌心向外的摆手动作,却足以让这个年轻妈妈永远地甜蜜。
    九
    半年之后,我准备回老家看望母亲,并已经跟沈阳的一家医院定好了去工作的打算,这份在北京的工作也要随之结束。
    小雨妈妈领着小雨到火车站送我,临上车的时候,小雨妈妈问我,那天早晨我在小雨耳边说了什么。我狡黠一笑,说等我上了火车发短信告诉你。小雨妈妈说:“等你上火车坐到临月台的窗户边,我也送你一个惊喜。”我假装不知所以然,兴奋地点了点头,但聪明的我,早已想到。
    母子俩向我摆手的动作,我想我会铭记一生的,这次北京闯荡的半年,学会最多的就是珍惜。
    十
    火车缓缓地驶出北京城,我的手机响了,是我在康复中心工作时,那个和蜜瓜有亲属关系的同事打来的。接听了电话,电话那边传来蜜瓜的声音,他依旧含糊不清的只说了3个字:“哈——密——瓜”。霎时,眼泪夺眶而出,我哽咽地说:“蜜瓜,好好照顾好弟弟妹妹们,我会回来的,回来给你带好多好多哈密瓜,好不好。”
    蜜瓜似乎听懂了我在说什么,嘿嘿一笑说:“哈——密——瓜。”
    挂掉电话后,我给小雨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妈妈很爱很爱你,你要很爱很爱妈妈,好不好?”这就是那日在小雨耳边呢喃过的那句话。
    关于母爱的故事3
    多年前,杜梅就和丈夫离异,含辛茹苦独自带大儿子。儿子也很争气,十足是众人眼里的励志模范,靠自己努力考上全国有名的重点大学,又拿全额奖学金出国读研,还长得很帅,给他一匹马,一套骑士服,就是现实版的白马王子。
    “我出国读书就是希望能给妈妈一个好的生活。”于是,儿子口中的妈妈顿时也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每每听到亲友邻居在自己面前夸奖懂事的儿子,赞她有福,杜梅都只是腼腆地笑,笑容里不带一丝杂质。
    儿子出国不久,就给她寄来了照片:漂亮静谧的校园,干净舒适的宿舍,苹果电脑……一个大学生美好的留学生活便展现在眼前。她一遍遍地看,还不时有意无意地拿给身边人看,算不上炫耀,就是期望有人和她分享。
    “可他知道你在这里打一天12小时的工,还得了肺病吗?”睡在杜梅下铺的工友犹豫地问。她缓缓地翻了个身,将脸面向墙壁,捂住嘴轻咳了一声:“不想让他担心。”“你儿子那么优秀,你干嘛还来遭这份罪?”比她年轻30岁的工友,很有些不理解这个睡在上铺的病兮兮的大婶。
    “他……他也只是在读书。我要是不工作,家里就没经济来源。孩子的外公外婆身体也不好,还……还指望我呢。”她期期艾艾地解释道。
    “哎……”下铺的工友轻轻地叹了口气,便不再言语了。杜梅心里却翻江倒海起来……
    当初,孩子如果没有拿到全额奖学金,她其实是很想让他参加工作照顾家里的。这么多年,她又是当妈又是当爹,还要照顾年迈的双亲,真的好累好累。儿子大了,她多么期望,能换他来帮她顶起一片天……可他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她知道不让他出国读书,他肯定会怪自己一辈子。
    有好几次,杜梅都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可看到儿子那明亮而兴奋的眼神,想到那句“我出国读书是希望能给妈妈一个好的生活”,她又默默挺起了瘦弱的背脊。
    儿子在那边和在国内一样如鱼得水,很受老师赏识,还被同学选为同乡会的会长。当地一家电视台去学校采访留学生生活,儿子被推荐成了中国内地大学生的励志典范。外国记者就他家的现实情况问了几个问题:
    “你还要在国外待多久?”他说:“三五年吧,说不定更久。”
    “你有想过把母亲接过来吗?”“不现实,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来享受的。况且家里还有外公外婆需要母亲照顾。”
    “你出国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让妈妈能过好的生活,让外公外婆也享福。撑起这个家。”
    “你成绩很优秀,现在就出去工作可以让你母亲休息,也可以照顾母亲和外公外婆。你愿意吗?”一向能言善辩的他竟无言以对。
    外国人讲求当下,这个励志典范很让他们不能理解:他一口一个为了让家人享福,可他远在中国的母亲和外公外婆能有多少时间去等他学成归国?又有多少时间享福呢?
    “妈妈,你最近好吗?”儿子打来了越洋电话,杜梅正在干喷漆的活儿,强烈的味道刺激得她干咳不已。她用力捂住嘴等劲儿过去了,才恢复了声调,笑着对电话那头的儿子说:“我很好,儿子你呢?”
    关于母爱的故事4
    她是地锦的奶奶。当初地锦爸妈离婚,地锦的姥姥过来抱地锦。可等姥姥一进门,地锦的奶奶就反悔了,死死抱住咿呀学语的小地锦不肯放手,说要自己养。
    姥姥很生气,打电话报警。面对警察地锦的奶奶振振有词,从血缘讲到宗谱。
    警察只能劝姥姥回去,不管怎样都是小丫头的亲人,有事慢慢商量。她在阳台看着地锦的姥姥悻悻而去,狠狠在地锦屁股上拍一巴掌,你这个小冤家!
    她有三个儿子,没有闺女。地锦爸爸是老三,离婚后跑去广州做生意。她和地锦住在一百平方米的大房子里,有点空落落的。于是,她带上地锦跑去另外两个儿子家住。
    地锦的幼儿园是在大伯家读的,小学却转移到二伯家里。伯伯们都很疼地锦,对她的游击战却颇有微词。
    她脸一沉,你们是不是嫌拖累?
    其实人家说得有道理,她不能让地锦整天跟着她东跑西跑,这样小丫头会没有安全感。再说学习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折腾对地锦的成长不好。
    小丫头不明白这些道理,只觉得能够在大伯与二伯家来回流窜很好玩。大伯二伯各有一个儿子,对地锦娇惯宠爱极了。
    可她总处处和地锦过不去——成绩不好,零食不许吃;和小朋友打架,电视不许看;不整理自己的小房间,厕所关禁闭。
    地锦气鼓鼓问,为什么?
    她眼睛一瞪,不为什么!
    地锦无比清楚家里所有人都怕她,和她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只好捺着性子把功课做好,尽量不和小朋友打架,把小卧室收拾得干干净净。
    她不夸奖,只是淡淡地说上一句,丫头家,本来就该这样!
    地锦在大伯家读初中,有一天晚上听见客厅嘁嘁喳喳。原来大伯母给奶奶介绍一个老头,条件很般配,希望她能够考虑再婚。地锦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紧张,把耳朵紧紧贴在房门上。
    我嫁了小丫头怎么办?她冷冷的。然后转身朝地锦的房间走来。她不和地锦一个房间睡觉,但是每晚都会检查地锦的作业。
    字怎么扭扭歪歪?她厉声呵斥。地锦的心怦怦直跳,生怕她宣布再婚的消息。她撕去那张没写好的作业,责令地锦重新写。
    地锦埋头,眼睛突然看不清作业本上的小格子。
    她瞧见地锦滴落的眼泪,却假装没看见。气势汹汹地打开地锦的书包,哗哗啦啦地翻翻练习册,然后笃笃而去。
    整个学期,地锦都是小心翼翼。作业写得出奇好,被子叠得赛过豆腐块,甚至大伯家的卫生都抽空做了,想讨好她。大伯母偶尔唠叨:“地锦,你劝奶奶答应吧,她苦了大半辈子。”这时,地锦的心就会狠狠疼一天。
    地锦长大了,知道爷爷去世早,奶奶拉扯三个儿子不容易。要不是自己拖累,她现在肯定能过上好日子。可她虽然对地锦凶,但地锦的心里踏实,她就是地锦的爸爸妈妈,是地锦的靠山。地锦不想让她再婚,可不敢明说,只能拼命表现,让她舍不得丢下自己。
    有一次两家人聚餐,她突然开口,老大媳妇说的事,等地锦考上大学再议。
    大伯母遗憾地叹口气,地锦紧绷的神经却松弛了。
    地锦十分顺利地考上了本市的大学。她不大满意,怎么不走远点?二伯笑,丫头是舍不得你!她脸一沉,没出息!地锦一句话都不争辩。她现在已经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了。
    医生说她患上糖尿病不能吃甜食,她不听。伯母很为难,阻止婆婆吃东西总是开不了口。这时地锦和她住在二伯家,她和地锦住在一个大房间。
    过去,她都是让地锦自己睡一个小卧室的,如今地锦熬夜厉害,她不放心,担心她谈恋爱,干脆就抱着被子挤上地锦的大床,监督她上网,催促她睡觉。
    地锦大声嚷嚷,我都多大了,你还管!
    她给地锦屁股上一巴掌,不到25岁不许恋爱!
    地锦用被子把自己裹成粽子,不和她说话。
    见二伯母为她的贪吃左右为难,地锦就去买来一支口红,天天去学校之前给她涂好,再三叮嘱,你要是不听话,我就跟你学!
    中午地锦放学,看见她在小区门口和保安唠嗑,手里捧着半袋糖炒栗子。红彤彤的嘴唇早褪色了,她没能管住自己。
    晚上,地锦坐在电脑前就是不睡觉。一会儿玩游戏,一会儿聊天,忙得不亦乐乎。她很生气,可竟没有了言语。最后,她气鼓鼓地说,明个我不再吃就是了。
    果然,她真就把这个毛病改了。每天吃完早饭,她自己去镜前涂好口红下楼,去街心公园打扑克牌。地锦尾随过几次,她真的只带了保温杯。
    地锦的心一疼,老人和小孩其实一样,都喜欢甜食,尤其是她,早些年总爱吃蜜枣糖豆包,现在不许她吃的确很残酷。
    晚上,地锦和她并排躺在床上。她低声交代,城东那套房子一年的租金是多少,她陪嫁的金银首饰藏在哪里。清亮的月色一寸寸地挪移在地锦面颊,地锦扑闪一下睫毛,泪就滚下来。
    她真的老了,开始担心自己的死亡,开始忧虑地锦的未来。想当年,她是多么意气风发、盛气凌人,让地锦又爱又怕。眼前,地锦对她依然又爱又怕。只是爱和怕,更换了内容。过去的爱,是对她的依恋依靠,现在的爱全是心酸心疼。过去地锦怕她丢下自己去谈黄昏恋,而今再无此担心。
    她在地锦青葱的成长中,一点点变老了。
    她瘦得厉害,视力也愈加下降。她告诉马上要大学毕业的地锦,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地锦十分清楚这句话的含义,老人家都担心73岁和84岁,虽说是迷信却深信不疑。地锦不屑,你好好的,别迷信!
    可她忧心忡忡。晚上考问地锦老生常谈的问题,譬如房租,金银首饰的藏身地,还有她的借贷关系。地锦就凶她,说一百遍了,耳朵都生茧子了!
    说完却用被子蒙住脸,怕她看见自己汹涌的泪水。难怪她坚持带地锦住在两个儿子家,出租那套一百平方米的大房子,这些年给地锦积攒一笔不菲的嫁妆钱。还有,节省一大笔生活费。
    这一瞬间,地锦知道和她之间的爱,已经深不可探。
    可她真就病了,而且很厉害。
    地锦衣不解带地守在病床前,变着法子劝解她宽心。她眯着眼唉声叹气,73喽,这场劫难是躲不过去的!
    周围的人纷纷掉泪,地锦却突然大发雷霆,你躲不过去我怎么办?没爸没妈谁肯娶我?你不知道你比我先老吗?你不知道你不能陪我成家立业吗?你干吗死气白赖留下我!
    她浑身哆嗦,抓起枕头砸地锦。
    地锦索性背包走人,趁你还清醒我自己离开,省得你不在了我被别人欺负。
    地锦一下跑去海南实习,把她的金银首饰统统给她留下。
    她在病房大骂不止,说老三就是一只白眼狼,难怪生的丫头也是,白白养活20年,小冤家却嫌她患病丢下她一走了之。还指望她端药喂饭呢,这没良心的!她拍着被子吼。
    大伯二伯赶紧四处打听地锦的消息,却毫无收获。地锦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没有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
    她不依,天天吵着要他们把小冤家找出来。闹了半年,大伯二伯也急眼了,地锦这孩子真就随了老三,眼看奶奶病成这样还真忍得下心不闻不问。
    她从原来的哭闹变得安静,坚持出院回家,把租客赶走自己住进去,说反正白费心思不如就老死在这座房子里好了!她原本计划老死在医院里,不让留给地锦的房子沾一丁点霉气。现在倒好,她老了病了小冤家却跑了!
    儿子们很担心这件事对她造成的刺激,轮流陪她。她却稳重笃定,我倒要看看,这个小冤家还能上天入地?不信她一次都不回家。
    地锦的物品统统被运送回来,分别搁置在房间里。每天早上她躺在床上输液,恶狠狠咒骂着不知去向的小冤家。中午她让儿子们背她下楼晒太阳,一点点咀嚼医生建议补充体力的食品。她发誓要扛过这个坎,非和地锦算账不可!
    说也奇怪,她竟一点点好起来。
    一晃到了年底,地锦还没消息。她真伤心了,除夕夜早早就躺下。迷迷糊糊中,听见有人问,压岁钱呢?
    睁开眼,竟是地锦。
    大半年不见,小丫头瘦得厉害,她一坐而起。地锦却呵呵笑。
    地锦当然是故意的,是怕她真就撒手而去,故意制造一份牵肠挂肚揪着她的心。地锦不相信,她才73岁,会被疾病打倒。她去问医生,医生说,身体的病在其次,老人心理不太积极。于是,地锦鼓起勇气,玩失踪。这大半年不理不睬,就是想她眷恋宝贝孙女一定能迈过耿耿于怀的这个坎。地锦回想她的种.种苛求,万分清楚这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老太太,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忤逆!
    果真,她因此撑过了难关。
    地锦把她紧紧抱在怀里,含泪吻吻她的额头:“亲爱的奶奶,我们谁也不能成全谁的孤单,此时是新年第一天,这句话就是咱俩的誓言了!”
    爆竹骤响,她蜷缩在地锦怀里,掉下泪来。
    关于母爱的故事5
    在很久很久以前,辽阔的草原上住着一户人家,他们以放牧牛羊为生。
    有一天,父亲有事出了远门。母亲像往常一样,带着孩子、赶着羊群走出毡房。
    在一处水草肥美的地方,他们停下了脚步,任由羊儿们在草原上跑来跑去,河边的小草是羊儿们喜爱的食物,在这里它们可以一边玩耍一边吃草,每次都能吃得饱饱的,而且都特别开心的样子。
    放下羊群,母亲和孩子也玩耍起来。蓝蓝的天空,不时飘过几朵白云,雪白的羊群奔跑在河边,草原上的一切都美极了。
    母亲取下背上的马头琴,为孩子拉起了一段悠扬的音乐。这是蒙古族的一种特殊乐器,类似于我们的二胡,都是用琴弦拉出美妙的音乐。然而不同的是,这种琴的琴柄雕刻成了马头的形状,所以叫马头琴。悠扬的琴声在草原上回荡,孩子听得入了迷,眼睛望着母亲和琴弦,思想却仿佛飞到了天外。等母亲停下来,他还没有回过神,直到母亲叫他,他才想起为母亲拍手叫好。
    这个孩子已经五岁了,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嚷着要母亲把马头琴给他,他也想像母亲一样拉出一段美妙的音乐。母亲拗不过他,只好把琴递给了他。孩子拿到琴,学着母亲的样子,这样拉,那样拉,却总是不能拉出动听的音乐。他急得满头大汗,母亲看着他,格格地笑了起来。在母亲眼里,他现在的样子可爱极了。
    正当他们玩得高兴,一只老鹰飞到了他们的面前。母亲赶紧把孩子揽到了怀里,气喘吁吁地对它说:“你不在天上飞行,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老鹰听了哈哈大笑,拍打着它巨大的翅膀说:“我饿了,正到处找食物,就发现了这个小孩,赶快把他给我,让我填饱肚子。”
    母亲生气地说:“有我在,你休想,赶紧走开。”但是老鹰就是不走,拍打着翅膀像是要跟母亲争夺孩子。母亲说:“这里有肥美的水草,你为什么不吃?非要对孩子下手?”
    老鹰说:“我可不是吃素的,那些东西我咽不下去。”
    母亲实在没有办法,望望羊群,转头对老鹰说:“要不你随便抓只羊儿吧?”老鹰还是摇摇头。母亲狠狠心说:“那就把所有的羊儿全都给你,只求你放过我的孩子。”老鹰却说:“不用多说了,我今天对他们没有兴趣。”
    说着,它就拍打着翅膀向母亲走来。见到这种情境,母亲非常惊慌,但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拼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她一只手护着孩子,一只手拎起马头琴,狠狠的向老鹰砸去。可是,狡猾的老鹰却飞起来躲开了。
    等老鹰再次飞到母亲的身边,她已经没有任何东西拿来驱赶老鹰了,能够保护孩子的只有她瘦弱的身体。她将孩子死死地抱住,不许老鹰伤害他。
    老鹰左扑右闪,极力地想要抓住这个孩子,可惜一无所获。它气急败坏地说:“再不松手,我就要把你一起抓去。”但是母亲丝毫没有松手的意思。最后,老鹰将他们一起抓了起来。就在离开地面的一瞬间,母亲松开了孩子,然后她死死地抱住老鹰的双腿,不让它再有多余的爪子去抓自己的孩子。就这样,残忍的老鹰叨着母亲飞走了。
    摔在地上的孩子这时才缓过气来,他拼命的奔跑,想要抓住老鹰救回母亲。然而,双腿怎么跑得过飞行的翅膀,而且他还只是一个小孩子。
    他远远地看着老鹰叨着母亲走了。他又仿佛看到母亲的身体被残忍的老鹰分成了一段一段,一部分落在草原上,一部分落在河水里,一部分落在几乎看不到的山上。它们一落下来就迅速地融化到草原上、河水里、山顶上……再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后来,这个孩子就没有母亲了,他把看到的草原、河流、山川都当做自己的母亲。因为他的母亲就是从那里消失的,最终也融化到了那里。他永远记得自己有一位慈爱的母亲,是她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自己。
    关于母爱的故事2020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