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竖蛋有什么意义


    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即一天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春分竖蛋有什么意义,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春分竖蛋的意义
    1、表达欢庆春天的喜悦。春分这一天,民间有个立鸡蛋的习俗,虽说是个小游戏,但已经有四千多年历史了,不可谓不古老。能流传至今,不但蕴含着人们欢庆春天的喜悦,也有希望生活蒸蒸日上,子孙鼎立的期盼。
    2、祖先的智慧。祖先在四千多年前就对时令节气,天体运行有了掌握判断,到今日仍然准确实用。春分是太阳直射赤道的时段,南北半球昼夜相等,就是说白天黑夜各十二小时等分,谚语说“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地球南北极的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处于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地心引力平稳,所以只有在春分这一天,才是鸡蛋能竖着不倒的最佳时间。对于孩子来说,立蛋的过程,也是培养做事耐心、静心、专心的好时机,虽有输赢,也不过是添了些欢笑罢了,大人也乘机在旁边教育鼓励,也是寓教于乐。
    春分的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
    吃春菜
    “春菜”,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为“春碧蒿”,与鱼片“滚汤”,名“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竖蛋
    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粘雀嘴
    家家吃汤圆,还煮些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以防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春分当天放风筝,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二三尺。
    犒劳耕牛
    春分已至,春耕、春播等农活也即将开启,家里的耕牛从春耕起就再也闲不住了。所以在春分时节到来之际,农民多会以糯米团喂食耕牛,以示犒赏。其中也蕴含了农村人对耕牛的怜惜之情。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春分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并非传统节日,而是一个指示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气,从它的别名中亦可见一斑。
    春分时昼夜等长,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逐渐昼长夜短。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中提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明史·历一》则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由于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民间还留下了“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的说法。
    古代,春分时有相当隆重的祭日仪式。《礼记》记载:“祭日于坛。”按照孔颖达的注疏就是“谓春分也”。自周代起,此习俗历代沿袭。清朝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里还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明、清两代,北京日坛成为皇帝在春分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春分习俗活动
    吃春菜
    “春菜”,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为“春碧蒿”,与鱼片“滚汤”,名“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竖蛋
    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粘雀嘴
    家家吃汤圆,还煮些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以防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春分当天放风筝,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二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