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有哪些?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一起来看看最新高一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点实例
    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 NaCl(H2O)
    固+固 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NaCl(NaNO3)
    升华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酒精灯 I2(NaCl)
    (1)固+液 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
    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 NaCl(CaCO3)
    (2)液+液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
    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从溴水中提取Br2
    (3)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
    (4)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5)渗析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NaCl
    (6)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溶液 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
    (7)气+气 洗气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2(HCl)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i、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氧化还原法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6)离子交换法
    高一下学期化学知识点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高一化学知识点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