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常州九年级化学复习


    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这是成功的最好验证。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0年常州九年级化学复习
    空气与氧气
    主要考点:
    1.常识: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①空气的污染成分:粉尘及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②空气污染的来源: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工厂的废气及其机动车的尾气(主要是一氧化碳)
    ③空气污染的防治:改变燃烧方式,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2.了解: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及主要用途,氧气的工业制法
    ①空气成分研究的科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制得了氧气),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的组成)
    ②空气组成研究的反应: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③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杂质0.03%
    注意:空气中各成分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如氮气、惰性气体)
    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主要体现在较强的氧化性,及助燃性
    a.与金属发生反应
    2Mg+O2点燃==2MgO(注意石棉网的使用)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的粉末状固体;
    3Fe+2O2点燃==Fe3O4(注意瓶底留有少量的沙或者水)现象: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2Cu+2O2加热==2CuO(注意并不是点燃,不能燃烧)现象:红色的铜变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淡蓝色火焰,在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b.与非金属发生反应
    C+O2点燃==CO2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O2点燃==SO2在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5O2点燃==2P2O5放出大量的白烟
    c.与化合物发生反应
    2CO+O2点燃==2CO2(蓝色的火焰);CH4+2O2点燃==2H2O+CO2(明亮的蓝色火焰)
    C2H5OH+3O2点燃==2CO2+3H2O;2CH3OH+3O2点燃==4H2O+2CO2
    ⑤氧气的主要用途:支持燃烧,提供呼吸(气焊、气割、炼钢、液氧炸弹、呼吸等)
    ⑥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使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留下的就是液态氧气。
    3.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料:氯酸钾(KClO3,白色)和二氧化锰(MnO2,黑色),或高锰酸钾(KMnO4,紫红色固体)
    ②反应条件:加热
    ③反应原理:2KClO32KCl+O2↑;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④发生装置: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试管,单孔塞,导管
    ⑤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排水集气法(氧气难溶于水)
    ⑥反应步骤:a.按照要求安装反应仪器;
    b.检验反应装置的气密性;
    c.装入反应物质,注意,反应物质为粉末状的,应该用药匙或者纸槽;
    d.首先预热,然后对准固体下方固定加热;
    e.如果用排水法收集,当导管均匀放出气泡的时候开始收集气体;
    f.用排水法收集时,反应结束应该首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否则会使水倒流至试管中,可能使试管破裂)
    g.待反应仪器冷却后,进行拆洗。
    ⑦注意事项:
    a.如果反应物品为高锰酸钾时,发生装置中导管口部还需要塞上少量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b.试管应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导管应略微深入试管;
    c.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注意要用磨口玻璃片,并且导管口应该尽量伸入集气瓶底部。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B、Cl-C、2Cl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共价化合物是由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
    考点1.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
    正、负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为8:1)。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2H2O通电2H2↑+O2↑
    ⑵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⑶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关于水的正确说法:(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3)每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4)水在4℃时,密度为1克/厘米3。(5)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考点2.物质的简单分类
    单质(一种元素):如:H2、O2、Fe、S等
    纯净物(一种物质)
    物质化合物(多种元素):如:H2O、KMnO4、CO2等
    混合物(多种物质)
    考点3.分子
    A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B.分子的基本性质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⑵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⑶分子在不停运动。⑷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的内部结构
    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⑵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考点4.原子
    A.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C.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
    D.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等
    考点5.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A.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
    B.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温度计(两种——水银温度计内汞柱上升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距离变大了!
    考点6.生活用水的净化生活用水的净化主要目的是除去自然水中的难溶物和有臭味的物质。
    A净化方法
    ⑴静置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这样的净化程度较低。
    ⑵吸附沉淀:加明矾等絮凝剂使悬浮物聚集沉降。
    ⑶过滤:分离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
    ⑷吸附(通常用活性炭):除去有臭味的物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
    B.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原水→静置→絮凝剂吸附沉淀→过滤→吸附(活性炭)→消毒→生活用水
    考点7.过滤
    ⒈过滤所需的仪器和用品: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和滤纸。
    ⒉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考点8.硬水及其软化
    ⒈硬水与软水
    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河水多为硬水。
    ⑵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⒉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把肥皂水倒入水体中搅拌,易起浮渣的为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⒊使用硬水对生活生产的危害
    ⑴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⑵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爆炸。
    ⒋硬水软化的方法:⑴煮沸;⑵蒸馏
    考点9.制取蒸馏水过程与装置见课本P57,
    实验讨论:
    ⒈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是从下而上,是为了提高冷凝效果。
    ⒉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支管口处是为了测定水蒸气的温度。
    ⒊简易装置中导气管很长起冷凝作用。
    考点10.玻璃棒的使用
    ⒈引流:用于过滤或倾倒液体,防止液体外溅。
    ⒉搅拌:用于物质溶解或液体物质蒸发。
    ⑴溶解时,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物质的溶解;
    ⑵蒸发时,搅拌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考点11.爱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
    ⒈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防止水体污染
    ⑴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水中
    ⒉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⑵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⑶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⑵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⑶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⑷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考点12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
    ⒈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
    ⒉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2H2+O2点燃2H2O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使用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⑵还原性(氢气还原CuO)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H2+CuOCu+H2O
    ⒊氢气的用途: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燃料;冶炼金属
    考点1.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相对原子质量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符号为“Ar”,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3。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4。元素符号
    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注意: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时,它还能表示“某单质”。)例如:
    ①表示氢元素
    H2H:表示二个氢原子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注意:元素不讲个数,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①表示铁元素
    Fe②表示一个铁原子3Fe:表示3个铁原子
    ③表示金属铁
    考点5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6元素周期表简介
    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⒉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考点7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⒈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⒉原子结构示意图:
    ⑴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⑵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8个(氦为2个)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稳定
    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一般多于4个易得到电子不稳定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
    ⑶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考点8离子
    ⒈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⒉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Mg2+
    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O2-
    ⒊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
    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如:
    阳离子:Na+、Ca2+、Al3+等
    阴离子:Cl-、S2等
    ⒋有关离子的小结
    (1)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
    (2)常见原子团离子:
    SO42-硫酸根离子CO32-碳酸根离子NO3-硝酸根离子
    OH-氢氧根离子NH4+铵根离子
    考点9化学式
    ⒈化学式的写法
    A.单质的化学式
    ⑴双原子分子的化学式,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
    ⑵稀有气体、金属与固体非金属单质:它们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B.化合物的化学式
    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同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化学式的涵义(以CO2为例说明)
    表示一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
    ⑴宏观上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⑵微观上
    表示分子的构成: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或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10化合价
    ⒈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如:Na、Cl、Mg、O。要注意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Na+、Cl-、Mg2+、O2-。
    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O2-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2)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2020年常州九年级化学复习相关文章:
    ★ 2020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
    ★ 复习计划九年级2020
    ★ 最全九年级化学复习总结
    ★ 最全九年级化学复习计划总结
    ★ 关于九年级化学复习计划大全
    ★ 关于九年级化学复习计划归纳大全
    ★ 初三化学高效复习5大要点
    ★ 2020最新化学教学总结报告
    ★ 2020最新化学学习计划范文模板
    ★ 2020初三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