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阶段的地理必掌握知识点分析


    地理高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复习并不是简单重复学过的内容,而应以每章为单元,或以地理要素为专题,对地理知识整理、归纳、记忆、巩固,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高二阶段的地理必掌握知识点分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中高二阶段的地理必掌握知识点分析1
    1.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德国鲁尔区)
    1)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
    ③治理环境污染;
    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对外开放政策
    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
    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高中高二阶段的地理必掌握知识点分析2
    一、东亚:
    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_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二、东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
    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
    三、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
    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
    四、中亚:
    1、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五、西亚和北非:
    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平方千米);
    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热带草原气候(世界第一);
    2、热带雨林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地中海气候;
    七、欧洲:
    1、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
    注:生成原因:①终年西风;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湿增温;③地形因素;④大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
    2、北部、南部:山地气候;
    3、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
    4、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
    九、北美:
    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
    3、狭窄的地中海气候;(30°N-40°N);
    十、拉丁美洲:
    1、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
    十一、大洋洲:
    1、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热带雨林、_带季风湿润气候);
    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压;
    ②东南信风来自于暖流;
    ③地形因素: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
    2、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沙漠气候(被南回归线穿过;西澳大利亚寒潮);
    4、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
    十二、南极:
    1、酷寒:
    ①纬度高,热量小;
    ②海拔高,降温幅度大;
    ③冰川对太阳的反射极强;
    2、干燥: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
    ②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
    ③陆地面积大;
    3、烈风:平均18m/s,达100m/s,一年中8级以上风天达300天以上;
    十三、北极:
    1、没有南极寒冷(海洋面积大,大部分终年封冻);
    2、降水比南极丰富(气温较高,海洋面积大),年降水量为100mm-150mm;
    3、风速没有南极大;
    高中高二阶段的地理必掌握知识点分析3
    (一)自然灾害的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
    (2)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我国10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及专业救援队。
    (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急
    1.概念:灾中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2.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3.灾害应急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
    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
    5.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少。
    目的:①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
    ②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
    1.灾后恢复的目的:减轻灾害损失和增强抵抗能力
    2.救济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3.我国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救灾工作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我国减灾以民政部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济、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以及全国与地区救灾调配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