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学习也是一样的,需要积累,从少变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练习知识点
    一、填空题
    1、3.5时=()时()分3时30分=()时4元5角8分=()元
    3千米5米=()千米0.25公项=()平方米1035千克=()吨
    2、3.25×1.2的积有()位小米数;450÷0.6的商位在()位上.
    3、明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明明大30岁,爸爸今年()岁;当爸爸53岁时,明明()岁。
    4、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三角形的平积是();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5、根据24×12=188,把下面的算式写完整。
    2.4×0.12=()1.88÷1.2=()()×()=18.8()÷()=24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2分米、3分米、5分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7、两个数相除,商是8.35,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商是()。
    8、陈老师有100元,买足球用去a元,剩下的钱买3本笔记本,每本多少钱?列式是()。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38÷3.6=1-0.82=12.5×0.8=3.15÷0.42=
    三、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7.6×99+7.6120×101-1207.89-0.11-0.7936÷0.4×0.25
    36×0.4×0.25(2.55+9.6÷16)÷0.42(24.6-18.1)×3.423.9×8.5-3.9×8.5
    四、解下面方程
    X÷6.5=1.224+5x=38x-0.75x=165(x+1.2)=30
    五、操作题;在下面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六、计算下面各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七、解决问题
    1、水果店运来12箱苹果和15箱梨,共重375千克,每箱梨重15千克,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用方程解)
    2、15个同学一个星期(7天)共用去525元,每位同学每天用去多少元?
    3、小明天天锻炼身体,计划每天跑步1.5千米,如果坚持跑21天,共跑多少千米?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知识点一:因数
    问题一: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数,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所以12的因数有:
    注意:1、在说因数(或倍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或倍数)。2、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例1 18的因数有那些?
    方法一:想18可以有哪两个数相乘得到18=1×18 18=2×9 18=3×6
    方法二:根据整除的意义得到
    18÷1=18 18÷2=9 18÷3=6
    所以18的因数有:
    表示方法:
    1.列举法︰ 12的因数有:1,2,3,4,6,12
    2.用集合表示︰
    练习1: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
    30的因数有:
    36的因数有:
    观察:18的最小因数是( ),的因数是( )
    30的最小因数是( ),的因数是 )
    36的最小因数是( ),的因数是( )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因数是( )
    你要知道:
    (1)1的因数只有1,的因数和最小的因数都是它本身。
    (2)除1以外的整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3)任何自然数都有因数1。
    练习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圈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5 16 18 20 24 30 36 6
    36的因数 60的因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树立自信,培养毅力。小学数学特别是高年级小学数学练习常有繁杂的计算,比较难懂和不易推理的证明,学生对此应有充足的信心,顽强的毅力和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做到善始善终。
    第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课后练习的重要性。不论是预习练习,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复习练习,告知学生不能只满足于找到解题方法,或是简单的得到答案就好,而不动手具体练习一练,学生应避免犯“眼高手低”的毛病。课后实际联系不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而且,许多的新问题往往常在练习中出现,这样既能巩固知识要点,而且对我们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最有效地检验。
    第三,养成勤思考、先思考,后解答,再检查的良好习惯。例如遇到一个题,特别是拿起来还没有具体解题思路的题目,学生不能盲目地进行练习和解答,无效计算只是徒劳无功,特别是在考试中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首先应深入领会题意,分清题意。弄清题目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思考,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最后再作解答。要切记的是,题目解答完毕后,必须进行反复的检查与验算。
    第四,善观察,用技巧。对于一些创新性的题目,学生应该大胆联想,灵活运用公式,寻找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转具体为抽象,则可得巧解,似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