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历史重点知识点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我国历第一个国家“家天下”的夏朝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都城:阳城
    4、政权机构:城堡、宫殿、军队、刑法、监狱
    夏朝成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原因:
    1、夏朝按地区划分国民(九州);部落按血缘划分人群;
    2、建立了压迫人民的国家机构:军队、刑法、监狱;
    3、“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始“家天下”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和对立阶级的产生
    夏灭亡的原因:夏桀暴虐成性、荒.无度、大兴土木、剥削百姓
    二、商朝的建立
    1、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定都亳
    2、盘庚迁都:殷公元前1300年
    3、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政治上:是当时世界上的国家之一。
    经济上: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
    文化上: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三、西周的建立
    1、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镐京(今西安)
    4、西周的政治、经济
    政治:分封制
    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
    手工业:分工较细(百工);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
    建筑业: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四、西周的灭亡及东周建立
    1、西周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
    2、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
    五、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荒.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2)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分封制的作用
    作用《春秋》《战国策》西汉刘向编写内容周王的分封:“授民授疆土”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同姓、姻亲、功臣、前代贵族依据分封人员A、加强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B、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与文化发展。
    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夏商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军队、刑法—暴力手段礼仪教化—怀柔政策军队刑法:对外征战,对内镇压反抗礼仪教化:配合暴力镇压,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
    1、春秋奴隶社会瓦解(前770--前476)由统一走向分裂
    2、战国封建社会形成(前475--前221)由分裂走向统一孔子编写,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
    春秋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表现在诸侯不听天子命令,不尽义务,政令征伐自诸侯出。)目的: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
    2.统一时间:589年;统一标志:隋灭陈;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灭亡原因:隋炀帝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时间:618年;事件: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知识点二:隋文帝统治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
    知识点三:隋朝大运河
    修建者: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各段名称: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重要城市: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知识点四:科举考试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2.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
    3.唐太宗的主要活动(治国政策和措施)
    (1)用人上: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魏征),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
    (2)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军事上: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称之为“贞观之治”.
    知识点二: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2.武周(武则天)统治的措施及作用:
    (1)措施: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2)作用: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前期)的改革措施与盛世形成:
    1.措施:重用贤能(姚崇,宋璟)实施一系列的改革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成为“开元盛世”.
    初一历史复习方法
    一、学会听课
    用新的方式听老师复习阶段的辅导课。复习阶段听老师讲课,听什么?听思路,听提炼,听挖掘,听补充、听小结,听解题方法的指导。听课过程中,一有所得,当即记于课本天头地脚处,以供备忘,正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学会课后自己整理教材
    在历史能力测试中,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闭卷的选择题;一是开卷的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同学对历史史实的认知和迁移以及运用基本的历史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千变万化的能力测试题都离不开考察你对教材的认识。所以,要以不变应万变,抓住教材为本。在整理教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知识主干化。在知识结构的框架下,记住其中的主干知识,不要孤立的记忆它。所谓的主干知识,是指按课标要求掌握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内容和影响(或作用)。表现在课文中,即是每一课子目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不多,记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并能由此而链接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积累量,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效力,以及准确性。这部分往往会在闭卷的选择题部分来考察。
    (2)知识线索化。在对每一单元知识结构整理的基础上,联系比较上一单元和下一单元的知识,整理出本册书的知识线索,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在知识线索下,加强对知识因果关系的理解,有的事件是一因多果,有的是多因一果,有的是一因多果等等,注意全面、辨证、多角度地分析。并要注意这些历史对今天社会建设中的启示。这类知识一般在开卷部分以材料为载体多重设问来体现。有的同学往往认为历史考试中有很大部分是开卷的,所以没必要抓教材,殊不知,在考试中时间紧,如果对教材没整体认识和熟悉,根本没法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内容。因此,教材知识的线索化这个环节尤其重要。
    (3)注意教材中的插图、文献材料和注释和课文中补充的小字。课文中的插图:可以用来加深对课文中相关知识的理解。首先,要善于观察,抓住其中隐含的历史信息。其次,掌握一些识图的技巧,如,注意地形图中的图示含义、线条的走向和古今地名国名的变化;了解人物图中的神态;发现景物图中的细节和特征等。文献材料:一般在课文中用黑体字表现,它是史实来源的第一手材料或第二手材料,学习时,注意其出处,联系课文相关内容,解读其中语句的含义,这样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论从史出、史证结合的学习方法。小字部分往往容易在检测中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归纳和知识迁移能力。这个环节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在考场上把没见过的材料与我们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
    三、注意历史复习中的记忆方法。
    许多历史知识需要记忆。有好的记忆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知识的记忆法很多,最常用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浓缩记忆法、图示记忆法、数字归纳记忆法、联想比较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