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二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付出了努力,才会有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功等于一份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所以加油努力吧,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二前三章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生物必修二前三章知识点总结1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
    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
    ①、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②、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
    ①、胡萝卜素——橙_——主要吸收蓝紫光
    ②、叶黄素——_——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⑴、提取方法:丙_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
    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_混合
    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
    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
    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能
    CO2+H2O——→(CH2O)+O2
    叶绿体
    光能
    6CO2+12H2O——→C6H12O6+6H2O+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Ingen–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⑴、饥饿处理——将绿叶置于暗处数小时,耗尽其营养.
    ⑵、遮光处理——绿叶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
    ⑶、光照数小时——将绿叶放在光下,使之能进行光合作用.
    ⑷、碘蒸汽处理——遮光的一半无颜色变化,暴光的一侧边蓝绿色.
    14、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卡门(M.Kamen)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氧气来自水.
    ⑴、同位素标记法三要点:
    ①、用途:指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②、方法:放射性同位素能发出射线,可以用仪器检测到.
    ③、特点: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不影响细胞的代谢.
    ⑵、用18O标记H2O和CO2,得到H218O和C18O2.
    ⑶、将植物分成两组,一组提供H218O,另一组提供C18O2.
    ⑷、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检测植物释放的O2.
    ⑸、结果,只有提供H218O时,植物释放出18O2.
    15、卡尔文循环——卡尔文(M.Calvin,1911——)实验
    ⑴、用14C标记CO2得14CO2
    ⑵、向小球藻提供14CO2,追踪光和作用过程中C的运动途径.
    14CO2—→14C3—→14C6H12O6
    ⑶、结论:
    16、光合作用过程
    ⑴、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
    ⑵、光反应:
    ①、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一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②、主要反应: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分解水,产生[H]和氧气;生成ATP.
    ③、场所:叶绿体基粒囊状膜上.
    ④、能量变化: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化学能.
    ⑶、暗反应
    ①、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二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②、主要反应:固定二氧化碳生成三碳化合物;[H]做还原剂,ATP提供能量,
    还原三碳化合物,生成有机物和水.
    ③、场所:叶绿体基质中.
    ④、能量变化:活跃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⑷、过程图(P-103图5-15)
    二、应会知识点
    1、光合作用中色素的吸收峰(P-99图5-10)
    2、叶绿体结构(P-99图5-11)
    ⑴、具有内外双层膜.
    ⑵、具有基粒——由类囊体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3、化能合成作用
    ⑴、概念:指利用环境中某些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⑵、典型生物:硝化细菌、铁细菌、瘤细菌等.
    ⑶、硝化细菌:原核生物,能利用环境中氨(NH3)氧化生成亚_(HNO2)或_(HNO3)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
    ⑷、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也是自养生物
    高二生物必修二前三章知识点总结2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第二章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高兴,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6、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3)其他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
    二、通过激素的调节
    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4、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本P28)
    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
    6)、糖尿病
    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7)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凡是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两者比较: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
    4、体温调节过程: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三)水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四、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2、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挡力)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抗原刺激
    ↓
    B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
    ↓
    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
    抗体清除抗原
    4、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
    ↓
    T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靶细胞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T细胞
    ↓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释放某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
    ↓
    被释放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6、艾滋病:
    (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五、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在生产中往往应用的并非动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类似物
    1、_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运用_激素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孕率。
    2、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可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雌雄性昆虫间的正常交配。
    3、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对猪阉割,减少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4、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可人工喷洒保幼激素,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
    高二生物必修二前三章知识点总结3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2.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或DD×Dd或DD×dd
    3.分离定律的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YYRR×yyrr,但亲本为YYrr×yyRR,F2中重组类型为10/16,亲本类型为6/16。
    2.常见组合问题
    (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2种表现型 Bb×bb后代2种表现型 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
    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概念:①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②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③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
    (1)同源染色体: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复制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4)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
    4.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很重要特点:
    5.识别细胞分裂图形(区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1)、方法(点数目、找同源、看行为)
    第1步:如果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第2步:看细胞内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有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第3步:在有同源染色体的情况下,若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行为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无以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6.配子种类问题
    由于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使配子也多种多样,根据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形成的过程,所以配子的种类可由同源染色体对数决定,即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n种。
    7.植物双受精(补充)
    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种受精现象。花粉被传送到雌蕊柱头后,长出花粉管,伸达胚囊,管的先端破裂,放出两精子,其中之一与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胚乳核;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前者形成胚,后者形成胚乳,这种双重受精的现象称双受精。
    注:其中两个精子的基因型相同,胚珠中极核与卵细胞基因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