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化学会考知识点


    2022年高一化学会考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化学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化学,化学老师自己要掌握和化学相关,学生熟知的和生活相关的现象,一起来看看2022年高一化学会考知识点,欢迎查阅!
    
    高一化学会考知识点
    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②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
    ③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
    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①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②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
    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③设计原电池。
    ④金属的腐蚀。
    3、化学电源基本类型:
    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
    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
    高一化学知识要点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高一化学知识重点
    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n=
    ③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聚集状态(1) 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①微粒数目;②微粒大小;③微粒之 间的距离。 (2) 对于固态或液态物质,影响其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 的大小; 对于气态物质,影响其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间距离。 (3) 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影响其体积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温度一定,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小,气体体积越大; 压强一定,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温度越低,气体体积越小。
    (1)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的符号为Vm,单位为L·mol-1,气体摩尔体积的表达
    公式:n=
    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mol-1也就是说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这里的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由此也可以推知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是用气体的摩尔质量除以Vm,
    即由此 也可推得:M=ρ·Vm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适用范围:适用于相同条件下任何气体 不同表述:①若T、P、V相同,则N(或n)相同;②若T、P、n相同, 则V相同。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B=nB/V nB=CB×V V=nB/C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 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补充:1.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 a) 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50mL、100mL、250mL、500mL) b) 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c) 使用前要先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 d) 容量瓶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不能作反应器,不能长期贮存溶液。
    5、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