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知识点苏教版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年级必修一历史知识点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4.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行省长官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在行使时受中央节制。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君主_的演进
    1.汉朝——内朝(中朝)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尚书省(最先拥有实权)、中书省、门下省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2)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3)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分散皇权独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宋朝——分割相权
    宋初,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元朝后期,宰相权势扩大。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选拔,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武举,殿试等。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_。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_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
    高一下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①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交通近代化的趋势: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
    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传统的代步被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显著.
    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人力车的出现给城市居民增添了方便快捷的新式代步工具,也使一个新的职业阶层出现,人力车夫辛劳困苦而所得有限,收入难以维持温饱.
    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中国逐渐成为“自行车王国”.
    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电车:出现于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公共汽车:出现于1924年的上海,解放前车少人多;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与中国利权的关系:它们在中国出现之时,是列强掠夺中国利权的工具,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建设进入新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工具发展特点:多层次、范围广,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具体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