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课件数学2020汇总五篇


    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二课件数学2020汇总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课件数学2020汇总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及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同时也为今后研究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教学重点定为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应用,难点定为指数函数性质的发现过程及指数函数与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增强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严谨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思考问题片面不严谨。
    2、教法分析: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我采用先学生讨论,再教师讲授教学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另一方面用教师的讲授来纠正由于学生思维过分活跃而走入的误区,和弥补知识的不足,达到能力与知识的双重效果。
    3、学法分析
    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给出的实际例子,使他们发现指数函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再根据高一学生爱动脑懒动手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描点画图,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继而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 与 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 与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
    问题2:折纸问题:让学生动手折纸
    学生回答:①对折的次数 与所得的层数 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②对折的次数 与折后面积 之间的关系(记折前纸张面积为1),得出结论
    问题3:《庄子。天下篇》中写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学生回答:写出取 次后,木棰的剩留量与 与 的函数关系式。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问题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遇到挑战,激发斗志,又引导学生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共性,体验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引入两种常见的指数函数① ②
    (2)让学生感受我们生活中存在这样的指数函数模型,便于学生接
    受指数函数的形式。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设计意图:充实实例,突出底数a的取值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函数 分别以 的数为底,加深对定义的感性认识,为顺利引出指数函数定义作铺垫。
    (三)新课讲授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的含义:
    设计意图:为 按两种情况得出指数函数性质作铺垫。若学生回答不合适,引导学生用区间表示:
    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 ”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采取学生自由讨论的形式,达到互相启发,补充,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的目的。
    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
    (1)若 会有什么问题?(如 ,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2)若 会有什么问题?(对于 , 都无意义)
    (3)若 又会怎么样?( 无论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 。
    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
    设计意图:认识清楚底数a的特殊规定,才能深刻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并为学习对数函数,认识指数与对数函数关系打基础。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必须在形式上一模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
    1:指出下列函数那些是指数函数:
    2:若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
    3:已知 是指数函数,且 ,求函数 的'解析式。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和呈现形式的理解。
    2.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指数函数的图象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思考如何列表取值?
    教师与学生共同作出 图像。
    设计意图: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在于弄清底数a对于函数值变化的影响。对于 时函数值变化的不同情况,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必须利用图像,数形结合。教师亲自板演,学生亲自在课前准备好的坐标系里画图,而不是采用几何画板直接得到图像,目的是使学生更加信服,加深印象,并为以后画图解题,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打下基础。
    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函数 的图象,观察分析图像的共同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得出指数函数 的图象特征,进一步得出图象性质: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图像讨论指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尽量由学生自主得出性质,以便能够更深刻的记忆、更熟练的运用。
    师生共同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特别地,函数值的分布情况如下: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底数a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函数值的分布情况,深刻理解指数函数值域情况。
    (四)巩固与练习
    例1: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指数值的特征,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
    (1)(2)两题底相同,指数不同,(3)(4)两题可化为同底的,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5)题底不同,指数相同,可以利用函数的图像比较大小。
    (6)题底不同,指数也不同,可以借助中介值比较大小。
    例2:已知下列不等式 , 比较 的大小 :
    设计意图:这是指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又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你能将指数函数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结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六)布置作业
    1、练习B组第2题;习题3-1A组第3题
    2、A先生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承担如下任务:第一天给A先生1元,第二天给A先生2元,,第三天给A先生4元,第四天给A先生8元,依次下去,…,A先生要和你签定15天的合同,你同意吗?又A先生要和你签定30天的合同,你能签这个合同吗?
    3、观察指数函数 的图象,比较 的大小。
    高二课件数学2020汇总2
    数学集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数学集合教学设计【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数学集合教学设计【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数学集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
    (1) 当x∈N时, x∈G;
    (2)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 则x= x+0-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又∵ =且 不一定都是整数,
    ∴ = 不一定属于集合G
    数学集合教学设计【小结】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高二课件数学2020汇总3
    教学目标
    1、数学知识: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
    2、数学能力: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
    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研究方法;
    3、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如何通过类比利用等差数列学习等比数列;
    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1、 问题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
    问题1: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如何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学生口述,并投影):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要想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只要知道它的首项a1和公差d。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d,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板书)an=a1+(n-1)d。
    师:事实上,等差数列的关键是一个“差”字,即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第一次类比)类似的,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2: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数列。
    (这里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法,对于“和”与“积”的情况,可以利用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和”(或“积”)等于同一个常数的话,这个数列是一个各项重复出现的“周期数列”,而与等差数列最相似的是“比”为同一个常数的情况。而这个数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等比数列了。)
    2、新课:
    1)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
    师:这就牵涉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回忆一下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怎样得到的?类似于等差数列,要想确定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要知道什么?
    师生共同简要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的方法:累加法和迭代法。
    公式的推导:(师生共同完成)
    若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和首项为a1,则有:
    方法一:(累乘法)
    3)等比数列的性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等比数列的性质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之间似乎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为我们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提供了一条思路: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通过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性质。
    问题4:如果{an}是一个等差数列,它有哪些性质?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寻找规律,如:
    3、例题巩固:
    例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是2,第三项与第四项的和是12,求它的第八项的值。
    答案:1458或128。
    例2、正项等比数列{an}中,a6·a15+a9·a12=30,则log15a1a2a3 …a20 =_ 10 ____.
    例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能否在这个数列中取出一些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使得{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若能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
    (本题为开放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如对于{cn}:2,4,8,16,……,2n,……,则ck=2k=2×2k-1,所以{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2k-1项。关键是对通项公式的理解)
    1、 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由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的过程。
    2、 作业:
    P129:1,2,3
    思考题:在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中取出一些项:6,12,24,48,……,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
    教学设计说明:
    1、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首先作为等比数列的第一节课,对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性质是学生接下来学习等比数列的基础,是必须要落实的;其次,数学教学除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比数列是在等差数列之后学习的因此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必然要和等差数列结合起来,通过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类比学习,对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有利的。这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重点。
    2、 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类比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
    3) 等比数列的性质;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探求思路,一方面使学生回顾旧
    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联想,为类比地探索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奠定基础。
    在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再对几个具体的数列进行鉴别,旨在遵循“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体会观察、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之后,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又是一个重点。这里通过问题3的设计,使学生产生不得不考虑通项公式的心理倾向,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使学生主动完成对知识的接受。
    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等差和等比的相似性,为下面类比学习等比数列的性质,做好铺垫。
    关于例题设计:重知识的应用,具有开放性,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高二课件数学2020汇总4
    斜率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
    (2)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理解每条直线的倾斜角是唯一的,但不是每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3)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4)通过直线倾斜角概念的引入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5)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内容首先根据一次函数与其图像——直线的关系导出直线方程的概念;其次为进一步研究直线,建立了直线倾斜角的概念,进而建立直线斜率的概念,从而实现了直线的方向或者说直线的倾斜角这一直线的几何属性向直线的斜率这一代数属性的转变;最后推导出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这些充分体现了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2)重点、难点分析
    ①本节的重点是斜率的概念和斜率公式。直线的斜率是后继内容展开的主线,无论是建立直线的方程,还是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讨论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斜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正确理解斜率概念,熟练掌握斜率公式是学好这一章的关键。
    ②本节的难点是对斜率概念的理解。学生对于用直线的倾斜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并不难接受,但是,为什么要定义直线的斜率,为什么把斜率定义为倾斜角的正切两个问题却并不容易接受。
    2。教法建议
    (1)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三大项:倾斜角的概念、斜率的概念和斜率公式。学生思维也对应三个高潮:倾斜角如何定义、为什么斜率定义为倾斜角的正切和斜率公式如何建立。相应的教学过程也有三个阶段
    ①在教学中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然后通过讨论明确用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如何定义这个角呢,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确倾斜角的概念。
    ②本节的难点是对斜率概念的理解。学生认为倾斜角就可以刻画直线的方向,而且每一条直线的倾斜角是唯一确定的,而斜率却不这样。学生还会认为用弧度制表示倾斜角不是一样可以数量化吗。再有,为什么要用倾斜角的正切定义斜率,而不用正弦、余弦或余切哪?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在直线的方程中体现的不是直线的'倾斜角,而是倾斜角的正切,即直线方程(一次函数y=kx+b的形式,下同)中x的系数恰好就是直线倾斜角的正切。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设计:(1)α变化→直线变化→y=kx中的x系数y变化(同时注意tga的变化)。(2)y=kx中的x系数y变化→直线变化→α变化(同时注意tga的变化)。运用上述正反两种变化的动态演示充分揭示直线方程中x系数与倾斜角正切的内在关系,这对帮助学生理解斜率概念是极有好处的。
    ③在进行过两点的斜率公式推导的教学中要注意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课前要对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等有关内容作一定的复习准备。
    ④在学习直线方程的概念时要通过举例清晰地指出两个条件,最好能用充要条件叙述直线方程的概念,强化直线与相应方程的对应关系。为将来学习曲线方程做好准备。
    (2)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宜采用启发引导法和讨论法,设计为启发、引导、探究、评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争辩、交流、和评价。倾斜角如何定义、为什么斜率定义为倾斜角的正切和斜率公式的建立,这三项教学任务都是在讨论、交流、评价中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的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争论,组织交流,参与评价。
    高二课件数学2020汇总5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
    例题1:(1) 已知A(-2,0), 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线段 (D)不存在
    (2)已知动点 M(x,y)满足(x1)2(y2)2|3x4y|,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两条相交直线
    高二课件数学2020汇总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