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精选个人心得体会5篇


    俗话说:“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是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的根源。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也是奔小康的必经之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精选个人心得体会5篇,希望大家喜欢。
    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精选个人心得体会【篇一】
    贫困地区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思想和政策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自上而下的重点工作,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更是表明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正因如此,才要更加小心,莫让“扶贫”误入“精神贫困”的歧途。
    国家的惠民政策如今不免造就了不少“傲娇”的“穷人”。一直以来各级有关部门以及人民群众都将目光聚焦在困难群众身上,一直在寻找扶贫干部们的工作问题,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队伍中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存在不合乎规定的地方,正如母亲宠溺孩子一样,对贫困者过多的
    “溺爱”促成的是他们的恃宠而骄。部分地区的贫困户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难以根除。 “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
    “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现象屡见不鲜,“我是穷人我怕谁”的扬言更是让扶贫工作难以推进,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在坐等扶持,符合脱贫条件的拒绝脱贫,这无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上最难啃的骨头。人们相互比穷,相互撕咬,扶贫工作举步维艰,到底该如何扶贫,究竟该如何脱贫。
    “精神贫困”是最突出的根源。面对当前的困境,最应该做的就是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穷根”,不仅要为贫困群众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更要厚植贫困地区精神文化沃土,精准对接贫困群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在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双重结合下才能彻底打赢这场攻坚战。当然基层干部转变思想,躬下身子“真扶贫”是改变贫困群众思想的第一步。让人民群众相信我们的干部,当然必须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让百姓无可攀比,让他们意识到“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的真谛。通过产业扶贫手段激发内生动力,是告别贫困的根本性措施。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对接“真需求”,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才能避免贫困群众等待观望。
    脱贫是双方共同完成的,没有任何人可以一劳永逸,用自己先天的弱点来等待别人的 “救赎”,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自我的潜能是无限的,也没有人可以肆意“截留”“
    挥霍”别人的权利,彼此尊重、奋斗才能拥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利器,切莫让“扶贫”陷入“精神贫困”的境地。
    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精选个人心得体会【篇二】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攻坚战略思想为指导,保持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决策部署步调一致,积极主动贯彻精准方略,细致强化责任落实,宣传十九大扶贫政策,全心全意做好对口帮扶工作,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提高政治站位,对标对表中央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上提出的扶贫方略,把对口帮扶作为政治任务,与监督部门工作紧密挂钩,责任到人头,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将扶贫对接工作纳入年度、月度考核,时时统计帮扶数据,扬长避短,积极推广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工作人员,树立榜样;积极推广具有普遍性的工作方法,酌情复制,提升工作效率。扶贫脱贫工作,不仅是一项政府工作行为,更是国家大政方针,全国各地,各级部门在对待该工作应具备足够高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工作重大意义。只要对国家的扶贫政策进一步落实,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加上工作组、村干部群策群力,敢打敢拼,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聚焦突出问题,明确靶向,对症下药。各地的扶贫工作具有不一致性,或因地域问题,或因民风民俗等因素各不相同,适时纠正偏差,不盲目推广复制;及时调整时序,按需制定,因地制宜,把"精准"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聚焦突出问题、聚焦深度贫困乡村,紧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培育发展、保障政策落地见效等方面精准发力,明确靶向、对症下药,增加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从源头上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将对口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搞好贫困户思想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会议精神和各项扶贫政策,结合当地贫困户实际情况,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贫困户讲解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尤其是解答他们关心的问题,鼓励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要紧抓机会、自立自强、树立信心、不畏困难,不等、不靠、不要,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早日脱贫奔小康。
    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精选个人心得体会【篇三】
    “三年脱贫攻坚战,基层冲在第一线”,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持久战,对参战者生理、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战、考验。伴随着战役的持续深入,对基层扶贫干部的水平、智慧、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展精准结对帮扶,进一步丰富扶贫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扶贫监督机制,深化各项扶贫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行扶贫之路不可缓、奔小康还要撸袖干,部分贫困户因家庭结构导致抵御随机贫困风险的能力较差,有随时可能返贫的危险,扶贫形势还依旧严峻。尤其“要高度重视平均数下掩盖的贫困户”,平均数的扶贫成绩再高,并不能掩盖真正贫困群体的窘境,在扶贫工作各领域取得攻坚成果和显著成效的同时,应时刻牢记要深入表象,透析内涵,把握实质,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充分认识到脱贫巩固的艰巨性,充分认识到保卫扶贫成果的重要性。
    行扶贫之路不可放缓,面对上级的新部署、新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脱贫攻坚工作“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接下来近三年的工作中要立足当前的扶贫形势,进一步加深认识,加速扶贫工作的推进,啃下基层脱贫攻坚中的一块块“硬骨头”。
    行扶贫之路不能放缓,面对眼下的扶贫现状,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年之前要全面达到小康,消灭贫困,是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目前看来,建卡贫困户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仅仅解决了基本生活保障,没得到有效的政策兜底,也没有完全发展起长效的扶贫产业。扶贫还要努力奋战三年,我们需要集思广益、深入推进,于非常之时,以非常之举,尽非常之力,进一步打开思路,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难题,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行扶贫之路不敢放缓,面对群众更高的期盼,我们还应该做得更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同样,扶贫如逆水行舟,也是不进则退。贫困户、贫困村已基本完成了脱贫,但有很多仅仅是低水平、低保障的脱贫,一旦扶贫力度松劲,巩固提升做得不到位,很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扶贫这条路上,我们不能放缓,更不敢放缓,现在基层群众对生活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解决温饱”,更多的期盼是“小康致富”。由此可见,扶贫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应扶尽扶”的扶贫态度,进一步提高觉悟,做好脱贫巩固提升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精选个人心得体会【篇四】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脱贫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为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近日,中组部部长陈希同志在贵州省台江县调研定点扶贫工作时强调。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基层党组织作为最前沿阵地的“基本作战单元”,务必要把党建和精准扶贫拧成“一股绳”,真正成为精准扶贫的攻坚堡垒,切实打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当好表率,“拓宽”脱贫路。在各级党组织当中,最接地气的莫过于基层党组织,既是地域所致,也归结于工作之因。正由于基层党员与群众接触距离最短、接触时间最多,所以往往能最先发现贫困群众,最先了解贫困群众的诉求,再充分结合实际,就能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探索出最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工作模式。然而,即使占有先天性的地理优势,还需要后天性的攻坚克难。要想方设法让“输血”变为“造血”,拓宽“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让脱贫路走起更通畅、更舒适。因而,基层党组织以及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当好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当好富民强村的“服务员”、当好乡村振兴的“指导员”,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信心、鼓干劲,使“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凝聚八方之力抓好抓实脱贫工作。
    巩固堡垒,“加固”脱贫路。“固若金汤”重在“固”,“稳如泰山”重在“稳”。而脱贫工作,既要固若金汤,又要稳如泰山。正由于基层党组织起着“战斗堡垒”作用,上接各级党委、政府,下连千家万户,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若不“固”不“稳”,则动摇根基。然而,要做好脱贫工作,就要巩固壁垒,“加固”脱贫路。既要把党的路线方针带到田间地头上,又要把党的各项工作任务带着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既要不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深入转变工作作风,又要把服务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工作做实做细。唯有如此,才能使基层组织在扶贫开发中发挥核心作用。
    抓好引导,“照亮”脱贫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要做精准扶贫的“先锋”,必须在思想上先行一步,发展上先干一步,做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对策,亦即是要抓好引导,勤于“照亮”脱贫路。基层党组织开展各项脱贫工作,要摸清底数、找准“穷根”、明确靶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切实做到“六个精准”。特别是针对信息滞后、发展门路不广的地区,要加满油,给足力,善于开山搭桥,扭转交通格局,突破发展屏障,照亮致富道路。
    脱贫路上,非一日一时之功,仍需一份执着精神。
    坚守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精选个人心得体会【篇五】
    古今往来,脱贫促发展似乎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一直处在一个进行时。直到党的十八大,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彻底打响了,尤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举国上下的齐心努力下,我们的脱贫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十八大以来短短五年时间我国就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在历史的画卷上勾勒了浓重的一笔。
    土屋一去不复返,新房盖来如一梦。我家原本在一个小山沟里,全村五十来户人家,冬季积雪成灾,夏季时有滑坡,童年的很多记忆中都是爬坡。直到2016年,有一天全村上下吵的沸沸扬扬,甚是高兴,原来政府要给我们村整体搬迁!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天大的好信息。尤其对我家来说这个好消息来得太及时了,眼看全村都陆陆续续地盖起了瓦房,我家因为我和弟弟上学经济上比较拮据,所以住的依然是那种典型的土平方,甚至有时候雨下大了屋内到处漏水,爸爸几次提议要翻盖老房子,都被我和妈妈劝服暂缓,理由是再等等,到时候政府会给我们搬迁。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底气,没想到短短几年这句话竟成了事实,我们一家感到非常惊讶又格外的欣喜,只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没过多久,齐刷刷的一整套新瓦房在山下的浩门河边拔地而起,远远的看去既整齐又漂亮,新房子后依青山,前傍河水紧,靠公路,这一下子我们的老山村摇身一变成了真真正正的新时代的新农村。刚开始老人们还喜欢到高高的小山丘远远地欣赏这一排排新物,一边赞叹着政府的这一爱民举措,一边不停地诉说着共产党的好。
    院里屋内换新貌,是村是城桑梓兴。以前家家户户都占着一大片用土块石头围起来的院子,地面凹凸不平,小孩子经常被绊倒是常有的事,院子里杂草处处可见,院内院外牛羊随意乱窜,起风了整个院子尘土杂草横飞,下雨了泥泞不堪,人难进难出。屋内四面土墙,地面的尘土扫了一层又一层,天花板黑黝黝的木头椽子总是赤裸裸地横着,条件好点或者勤于收拾的人家还稍微好点,用报纸把赤裸裸的土墙壁和椽子天花板给糊了起来,起码减少了不少屋内的尘土。如今,每家每户都是整整齐齐的红砖水泥刷漆院墙,就连院子也是平平整整的水泥硬化地,吃水井、排水管道、汽车棚、遮雨遮阳棚样样齐全。踏进屋内第一时间收入眼帘的总是那一块块亮丽如镜的地板砖和一面面精致如画的电视背景墙以及那一排排花样百出的古物架,加上一副现代化的沙发和一台大理石的茶几,还有那超大尺寸的超薄互联网远程遥控电视机,你完全会恍惚这是村里还是在城里,客人的赞叹中你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现在的农民家里完全跟城里没什么两样了,甚至比城里的还好”。此时,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显得那么的有精神。
    泥泞小道不再见,柏油硬化车往来。原来住在山里的时候,大家最头痛的一件事就是出行不便,每当回家只能坐小面包车到离家十几公里的山脚下,剩下的路只能步行回家。关键回家的路是一条陡坡,平路二十分钟可以步行到家的,我们需要三十多分钟,而且回到家的情形一般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天气好的时候尚好,但是遇到下雪或下雨的时候就更难了,尤其难的是手扶拖拉机和摩托车自行车。冬天下雪后的早晨全村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体上路扫雪,否则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甚是尴尬。夏天下雨了更麻烦,由于是土路,被大雨一冲形成沟沟壑壑不说,路面泥滑的一点都不亚于雪,甭说带轮子的机械了,就单是人行走在上面也准能滑倒几个来回。现在呢,我们都搬迁到平坦处了不说,就连村里的行行道道也都扎扎实实严严密密地铺上了硬化路,路面平的能在阳光下反光,任他孩子们玩滑板拍篮球毫无阻碍,出了村子硬化路连接的即是十里无一损的柏油路。这时候,村里乡里路好了,平坦了,家家条件也好了,人人陆陆续续的开始买起小汽车了。
    从前脏臭无人欢,而今我乡多娇艳。搬迁之前,全村所有人出门十几步即是一条十几米深的被洪水冲刷形成的大沟壑,这条沟对我们最大的贡献就是给我们充当了天然的大垃圾槽,破旧衣物也好、腐烂食物也好、鸡鸭牛羊尸骨也罢,全村所有人的所有垃圾统统都往这条沟里扔,甚至有的人家足不出门就可以把垃圾甩手扔进沟里,长年累月后的结果是整条沟臭气冲天,苍蝇乱飞,脏臭不堪。更严重的是沟里还有一条从山里留下来的小溪,小溪被各种染色各种虐待不说,它还得很被动地将这些杂杂碎碎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垃圾顺路带进那条养育了全县人民的浩门河,说起来着实能让人咬牙切齿,但村民们的确没有别的选择。今天,终于一切都变好了,人们终于“放过了”那条小溪,沟里的垃圾已彻底清理,慢慢的都不见了,并且沟里开始长起了各种花草树木,从此沟里一片安宁,土表不再流失了,溪水变清澈了,有时候漫步在老村里的硬化路上,时不时的还能闻见淡淡的青草味儿,别有一般清香。同时,乡上还在我们的新农村里购置了大型垃圾箱,并派专人清理维护,大街小巷干干净净,无一片纸屑无一只塑料袋,山里山外整个环境都换了新样儿,慕名而来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村民人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了。如今,村里老人们的娱乐活动多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多了,青年们养牛育羊搞发展的多了,这所有的幸福收获,归根结底,说明我们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伟大胜利!并将继续夺取更加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