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岳麓版历史总结知识点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岳麓版历史总结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岳麓版历史总结1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 空想社会主义
    1、原因:A、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B、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公正、合理的社会,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主张:A、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最早的预言家”。B、傅立叶和欧文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结果及影响:圣西门、傅立叶指望国王或富人来投资建设他们设计的社会组织,这些希望都落空了。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在耗尽在建材后瓦解。但他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年
    1.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思想基础: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活动。
    2.内容: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B、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原则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巴黎公社
    1、背景:内忧外患。直接原因—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
    2、性质: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3、措施:A、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选举产生,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人民可监督罢免他们。B、维护劳动者利益。C、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4.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强力镇压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成熟还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自身力量弱小等。
    (5.教训及启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彻底消灭资产阶级残余势力,防止资产阶级势力的反扑;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建立广泛的同盟;无产阶级缺乏一个统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不具备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
    6.意义:A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其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C.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高中岳麓版历史总结2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 背景:
    客观条件:①19世纪60年代,俄国自上而下改革,推进工业化,但不彻底,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②俄国社会矛盾尖锐③一战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双重压迫下,革命性强);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有革命的同盟军-占人口大多数的贫困农民的支持。
    二、 过程
    1、二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经过:1917年初,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战争。(两个政权并存)
    2、《四月提纲》:A、列宁提出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B、实行土地改革。
    C、退出战争。
    3、七月流血事件后确立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彼得格勒工人举行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胜利的关键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三、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
    2、1918年,全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1922年,苏联成立(四个加盟国)
    四、意义: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摆脱封建残余和剥削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给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高中岳麓版历史总结3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1919—1923)
    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成立的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陈独秀、上海)
    ②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③内容: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A、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C、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中央局。
    ④意义:宣告党的成立,中国出现马列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中共二大: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3、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2—1923
    (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起止点: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结束。
    (3)教训:必须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准备:A、1922年发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方针。B、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C、孙中山同意国共合作。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开始,标志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北伐:1926年广州革命政府北伐。北伐的对象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奉系张作霖
    3、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4、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
    1、武装起义:1927
    A、南昌起义:由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B、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后转向农村。
    2、井冈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3、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1)原因:A、根本原因:王明的“左”倾错误;B、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遵义会议——A、纠正错误军事路线 B、确定正确领导C、扭转被动局面,革命转危为安。
    《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6.10 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结束后,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4、西安事变
    (1)原因:A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部分化。B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C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D全民族抗日活动高涨(一二九运动的推动);E张学良、杨虎城强烈的爱国心。
    (2)爆发: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解决:中共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确定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下基础。
    四、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
    1、抗日战争的爆发:卢沟桥事变(1937.7.7;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2、日本侵华罪行:A、大屠杀(南京)、毒气战、细菌战等;B、实行以华制华:建立伪政权,推行“治安肃正运动”等C、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政策、三光政策。
    3、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国共合作抗日
    A、抗战开始后,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组织多次大会战)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反“扫荡”),两大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
    B、1938.10,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5、抗战胜利:1945.8.15
    6、胜利原因和意义:
    ①胜利原因:(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战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成为全民族抗战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的企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斗争,也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对夺取抗战胜利都起了重要作用。(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间的相互配合与支援,对抗战胜利也起了积极作用
    ②意义:
    A、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收回台湾。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两种命运的较量
    (1)两种命运
    A、民主和平与建立联合政府:1945中共七大。
    B、专制内战与实行一党独裁:1945年国民党六大。
    (2)重庆谈判:原因:蒋介石为内战做准备,并迫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舆论压力;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10月,签署《双十协定》确立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3)政协会议: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再次确立民主和平建国路线,后被国民党推翻。
    2、解放战争
    (1)爆发:1946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2)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8个月,歼敌71万余人。
    (3)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共产党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
    (4)战略反攻:随着敌我力量对比变化,将战争引向国统区,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5)战略决战:1948年,解放军力量超过国民党,决战时机成熟。1948年9月—1949年1月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6)北平谈判:1949.1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国共和谈,李宗仁拒绝签字。
    (7)渡江战役:1949.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3.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结束,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摆脱殖民主义的统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从而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历史转折点。
    高中岳麓版历史总结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