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上册


    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特点,如果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注意了这些规律和方法,一定会得心应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修辞: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4、夸张: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6、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7、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8、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注:上面只是简要给出各种修辞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具体来回答,避免空洞。
    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2021
    济南的冬天
    1.髻jì澄ch?ng贮蓄zhùxù藻zǎo看kān着落zhuó2.响晴:天空晴朗无云贮蓄:储存澄清:清澈明亮空灵:清净透明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2.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北平、伦敦、热带与济南作对比,突出济南无风声、响晴、温晴、温晴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安适山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绿、清、亮
    3.作者对济南冬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第二段:第一句中有“晒”“睡”“唤醒”等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老城人格化,带有生命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第三段:第一句用比喻、拟人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说明济南温暖的原因。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情。像母亲一样慈爱,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第四段:(1)“看护妇”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又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2)“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3)“那点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山腰薄雪惹人怜爱的情态,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
    (4)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第五段:
    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第六段:
    (1)拟人手法,“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水的绿的特征。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不忍得”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的温暖多情,表现出济南的水的无限生机与冬天里孕育的无线春意(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手法,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
    伤仲永文言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òng谒yè称chèn前时之闻泯mǐn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异:感到诧异。(4)邑人奇之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谒:拜访。(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10)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词语解释:P37注释1、3、4、6、7、9、10、11;P38注释2、3、5、6、7、9、10、11、14、15、16、17、18、19
    ◇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37-38六至八
    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
    (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