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三历史的重要知识点


    学习上,我们不能分神,要做到聚心会神,才能更好的读懂学懂这个知识点,而且这个习惯也能成为你在面对高考时,能保持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专注,不分心,做到不慌不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高三历史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关于高三历史的重要知识点1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5、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1、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3、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4、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焚书坑儒
    5、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6、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____。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__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7、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8、科举制的“利”和弊
    科举制度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假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
    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9、“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1、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3、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4、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影响:1、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10、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和明清落后的原因?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发达原因:1、政治上长期统一局面
    2、经济上,农耕经济繁荣
    (二)落后的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科技发展缺乏社会和生产需求的动力
    2、政治上,君主____的束缚,阻碍科技进步
    3、思想上,教育上八股取士,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科技发展缺乏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4、对外政策:闭关锁国,限制对外交流,阻碍进步
    5、文化传统上,“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4大发明看出理论不足)
    东西方科技发展比较:
    1、中:重视经验。西:重视实验
    2、中:重视综合,西:重视分析
    3、中:重视实用,西:重视理论
    4、中:重视服务于农业,西:重视服务于工业
    1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
    (1)范围上——都属儒学
    (2)主张——都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地位影响——都是古代哲学的重大成就
    不同点:
    (1)对宇宙的构成,分别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道德主张,“天理”为行为规范“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关于高三历史的重要知识点2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60、70年代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冲击两极格局,促世界格局多极化------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原因
    参见笔记。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政治上: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_)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②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2)经济上: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1948年,柏林危机是“冷战”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
    (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二、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①二战后,西欧各国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来恢复经济、对抗苏联;②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③西欧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④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经过: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3)影响: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西欧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③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②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拉动了日本经济发展;③重视科技和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制定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④战后民主化改革。
    (2)表现:1956---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①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2)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美苏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4、中国成世界政治大国
    关于高三历史的重要知识点3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专制,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专制。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
    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