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学必修一的知识点分析


    、机会只不过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机会,而高考就是你走上成功之路的第一个机会。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学必修一的知识点分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三历史学必修一的知识点分析1
    古代中国政治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6.“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7.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8.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9.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10.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1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
    12.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13.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
    1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15.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16.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作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17.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18.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19.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20.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接目的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1.宋初收精兵: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
    作用: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22.宋初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通判监督地方官。
    23.宋初制钱谷:地方财赋运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统一与安定。
    2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同时,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25.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
    26.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相权逐渐被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27.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
    28.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29.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三历史学必修一的知识点分析2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条件。
    1、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
    ②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古代历史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
    ③多山、多港、多岛的环境促成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民主观念。
    2、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3、希腊城邦中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民主制
    城邦政体的特点:公民政治(城邦自治权力或多或少的属于各邦公民。)
    2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民主制的确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直接民主
    3、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组成)
    ①公民大会: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4、雅典民主制的意义:
    (1)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3)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4)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
    3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十二铜表法》:
    意义:
    ①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渊源。
    ②《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篡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民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3、罗马法的影响:
    ①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②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高三历史学必修一的知识点分析3
    1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意义:
    ①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向责任内阁转移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第一任内阁首相。
    ③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3、责任内阁制特点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4、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
    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为核心;
    ②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
    ③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④内阁行使行政权,首相是行政首长,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决策者和;
    ⑤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2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1787年宪法的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由民选产生。保证政府代表广泛民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美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