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高二阶段历史知识点概括


    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你的一生,无法离开学习,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你的召唤,它会帮助你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的高二阶段历史知识点概括,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的高二阶段历史知识点概括1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发展历程: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点:
    (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
    (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_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
    (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三、京剧的出现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4)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5)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
    (6)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2、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艺人。
    高中的高二阶段历史知识点概括2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高中的高二阶段历史知识点概括3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高中的高二阶段历史知识点概括3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一、农业:
    1、江南农业的开发
    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此外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⑵、
    原因:①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③社会相对安定;④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⑤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2、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①新农具和新技术推广:马钧改进了翻车;水碓、水磨广泛应用;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耕作方式。②兴修水利。③开发了边疆:河西走廊和辽东的开发取得了可喜成就。
    二、手工业:
    (1)纺织业:①魏纺织业中心设有专门织造机构;②蜀锦行销吴魏;③吴培育出八辈之蚕。
    (2)矿冶业:①北魏相州以制造_著称;②魏晋时发明百炼钢技术和灌钢法;③人们开始利用天然气和石油。
    (3)制瓷业: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白瓷。
    (4)造纸:①技术进步,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②洛阳、长安、建业和扬州是造纸中心。
    三、商业和对外贸易:①北方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较慢;②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四、均田制
    ⑴实施:485年,北魏统治者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占有利益的前提下,推行均田制。
    ⑵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②土地不得买卖。③管理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④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⑶评价:该制度是我国历比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农民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