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在平日的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最新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
    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2CO2
    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C2H5OH+4O2→CH3COOH+6H2O
    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
    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疑难解答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如: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进行酒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的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
    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营腐生生活。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4、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的主要作用:1创造条件让毛霉生长。2使毛酶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腐乳成型。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通过各种辅料与酶的缓解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5、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水分测定方法如下:精确称取经研钵研磨成糊状的样品5~10g(精确到002mg),置于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均匀摊平后,在100~105℃电热干燥箱内干燥4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烘30min,直至所称重量不变为止。
    课题三制作泡菜
    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分裂方式是二分裂。反应式为:C6H12O6
    2C3H6O3+能量含抗生素牛奶不能生产酸奶的原因是抗生素杀死乳酸菌。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在适宜pH、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
    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
    [解惑] (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
    (2)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
    (3)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易错警示动物激素化学本质的归纳
    下丘脑: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垂体:促激素、生长激素
    ??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7、激素调节的实例
    (1)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3)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重要意义!
    8、体温调节
    (1)人体热量的主要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2)主要的产热器官:骨骼肌和肝脏。
    (3)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汗腺、毛细血管等。
    9、水盐调节
    (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途径
    ①渴感的产生与饮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
    ②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10、激素调节的特点
    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故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注:(1)靶器官、靶细胞: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即为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2)激素一经靶器官、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
    高二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
    一、种群的概念和数量特征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
    (1)在种群的四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移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
    (1)样方形状:一般以正方形为宜。
    (2)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
    3、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
    农业害虫的监测和预防,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一、种群概念和种群数量特征的理解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
    (3)两个基本单位
    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
    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常用方法——样方法
    (1)步骤: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地段→确定样方→设计计数记录表→实地计数记录→计算种群密度
    (2)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2、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常用方法——标志重捕捉法
    (1)主要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原来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捕。
    (2)计算公式:标记总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群内个体总数)
    (3)操作注意事项: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③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等的影响。
    ④标记不能过分醒目,以防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
    ⑤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