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大全


    关于古代文化常识这一方面,真的是杂多且难记,不过呢,为了能多得几分,大家还是背一背。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
    人物姓名称谓
    (1)直称姓名
    ①用于自称: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④尊者对卑者称名:求,尔何如?(《论语》)
    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夫子何哂由也?(《论语》)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①称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
    ②称号: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③称谥号: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④称斋名: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3)称官爵
    ①称官名: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
    ②称爵名: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
    (4)称籍贯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
    (5)兼称
    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6)特殊称谓
    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②职业+人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
    ③姓+之+人名: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④封地+人名: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
    谦、敬及贱称
    (1)谦称
    ①王侯自称: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
    ②臣子自称: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③一般人自称: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
    ④女子自称: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2)敬称
    ①称君王: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
    ②称庙号,多称已死的皇帝: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海瑞传》)
    ③称师长:夫子哂之。(《论语》)
    ④称朋友、尊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上对下或平称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4)贱称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5)表特定关系
    ①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谢安传》)
    ②加“太”表示长一辈:
    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
    ③加“先”表示已经逝世的尊长:
    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先考,指已逝的父亲;先妣(bǐ),指已故的母亲。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归纳
    “号”称
    (1)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
    ①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智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②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近内远礼曰炀
    ③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
    (2)庙号
    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年号
    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5)尊号、徽号
    “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有哪些
    年龄称谓
    (1)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
    (3)齿龀(chèn)·龆(tiáo)龀: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邻人京城氏孀妻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
    (4)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6)笄(jī)年:指女子十五岁:
    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白居易《对酒示行简》)
    文化常识大全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
    《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