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学习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张骞通西域
    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38年
    (2)目的:联络大月氏(zhi),共同夹击匈奴。
    (3)意义: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19年
    (2)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
    (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
    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1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七年级历史学习方法
    一、学会听课
    用新的方式听老师复习阶段的辅导课。复习阶段听老师讲课,听什么?听思路,听提炼,听挖掘,听补充、听小结,听解题方法的指导。听课过程中,一有所得,当即记于课本天头地脚处,以供备忘,正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学会课后自己整理教材
    在历史能力测试中,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闭卷的选择题;一是开卷的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同学对历史史实的认知和迁移以及运用基本的历史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千变万化的能力测试题都离不开考察你对教材的认识。所以,要以不变应万变,抓住教材为本。在整理教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知识主干化。在知识结构的框架下,记住其中的主干知识,不要孤立的记忆它。所谓的主干知识,是指按课标要求掌握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内容和影响(或作用)。表现在课文中,即是每一课子目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不多,记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并能由此而链接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积累量,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效力,以及准确性。这部分往往会在闭卷的选择题部分来考察。
    (2)知识线索化。在对每一单元知识结构整理的基础上,联系比较上一单元和下一单元的知识,整理出本册书的知识线索,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在知识线索下,加强对知识因果关系的理解,有的事件是一因多果,有的是多因一果,有的是一因多果等等,注意全面、辨证、多角度地分析。并要注意这些历史对今天社会建设中的启示。这类知识一般在开卷部分以材料为载体多重设问来体现。有的同学往往认为历史考试中有很大部分是开卷的,所以没必要抓教材,殊不知,在考试中时间紧,如果对教材没整体认识和熟悉,根本没法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内容。因此,教材知识的线索化这个环节尤其重要。
    (3)注意教材中的插图、文献材料和注释和课文中补充的小字。课文中的插图:可以用来加深对课文中相关知识的理解。首先,要善于观察,抓住其中隐含的历史信息。其次,掌握一些识图的技巧,如,注意地形图中的图示含义、线条的走向和古今地名国名的变化;了解人物图中的神态;发现景物图中的细节和特征等。文献材料:一般在课文中用黑体字表现,它是史实来源的第一手材料或第二手材料,学习时,注意其出处,联系课文相关内容,解读其中语句的含义,这样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论从史出、史证结合的学习方法。小字部分往往容易在检测中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归纳和知识迁移能力。这个环节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在考场上把没见过的材料与我们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
    三、注意历史复习中的记忆方法。
    许多历史知识需要记忆。有好的记忆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知识的记忆法很多,最常用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浓缩记忆法、图示记忆法、数字归纳记忆法、联想比较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