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归纳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
    一、概念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成立兴中会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这段时间内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所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
    二、原因
    1、背景(必要性)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民族矛盾)
    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阶级矛盾)
    2、条件(可能性)
    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两大阵地:上海 东京 三大宣传家: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在此基础上中国同盟会成立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
    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
    三、过程
    1、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攻占楚望台军械库——革命党人占领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成立——各省宣告独立
    2、高潮——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元旦 定都:南京 纪元:公历
    国旗:五色旗(红黄蓝白黑)——象征五族共和
    2、颁布《临时约法》
    时间:1912年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总理负责)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3、结局——袁氏篡夺领导权
    (1)原因:①袁氏手握重兵,对革命派软硬兼施;②列强对革命政权施压;③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党人进攻;④革命党人妥协退让。
    (2)步骤: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诏书——次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3月袁氏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评价
    1、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局限性
    (1)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3)没能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
    高一历史知识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1)1919年5月4日至6月初,运动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主要活动是罢课游行
    (2)1919年6月5日以后,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形成“三罢”斗争,各地纷纷响应
    (3)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意义
    (1)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领导者。
    (3)推动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成立的条件
    (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思想基础
    (3)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组织基础
    (4)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因素
    2、中共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
    (1)召开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2)内容
    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确立党的奋斗目标: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确定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3)补充说明
    中共一大制定的革命纲领是不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实际的,因为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并非资产阶级政权,所以中共首先应该推翻的不是资产阶级政权,而是北洋军阀及其靠山帝国主义国家。因此,1922年召开了中共二大,在分析了中国国情后,制定了新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
    3、意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共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反帝反封、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代表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三、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反革命力量的强大使国共两党都无法单独战胜敌人。
    (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国民党是当时的革命政党;国共双方的革命纲领有相似之处。
    (3)国共合作的条件:
    ①共产党方面: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②国民党方面: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③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推动。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改组后的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1月,广州)
    3、国共合作的意义:反帝反封的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
    四、北伐战争
    1、条件
    (1)前提: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2)群众基础: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3)组织基础: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
    (4)军事条件: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
    3、对象: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
    4、进程
    (1)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很快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
    (2)1926年底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3)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5、影响:推动了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6、失败(1927)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宁汉合流
    (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①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陈独秀在革命后期放弃革命领导权
    ②教训:中共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建立革命武装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封建、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1)背景:BC1046年,周武王通过兴兵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内容:
    ①对象:周王将王畿以外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权利:受封诸侯在其封疆之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4)特点:
    ①分封对象广泛: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以王族为主;
    ②层层分封: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③土地与义务是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关系的关键;
    ④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5)影响:
    ①西周初期周天子有较高的权威,诸侯对周王有较强的向心力,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诸侯国对周王室起到拱卫作用,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了诸侯国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6)破坏: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秩序。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
    ①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②诸侯的爵位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③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以此类推。
    (5)特点:
    ①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②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③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6)作用: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礼乐制度
    (1)目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2)含义: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规则与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3)特点: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使不同的礼仪
    (4)作用: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保持统治秩序的稳定。
    拓展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①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护血缘关系的纽带,有利于巩固分封制;
    ③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拓展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②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等级森严的序列;
    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统一;
    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代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代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提高历史成绩有什么窍门
    一,阅读,大量的阅读对于可以提高历史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诗词歌赋,历史小说,历史课本,都可以。
    二,复习,其实所谓的复习就是把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在顾一遍。正所谓温固而知新。历史这玩意是相通甚至是重复的。
    三,试题,做大量的试卷题,反复的去做,去对案,目的是学习它的表达方式,学会如何用所需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