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知识点框架整理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化学知识点框架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高二化学知识点框架整理
    1、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CnH2n+2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CnH2n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炔烃CnH2n-2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抓官能团的特性,比如,醇类中,醇羟基的性质:1.可以与金属钠等反应产生氢气,2.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羟基邻位碳原子上必须要有氢原子,3.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氢原子。4.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5.可以与氢卤素酸发生取代反应。6.醇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CnH2nO羧酸:CnH2nO2酯:CnH2nO2
    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
    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醛(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还原反应)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
    6.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8.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9、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也可同Cu(OH)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反应式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11.
    10、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H2O
    11.浓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2、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
    13、解推断题的特点是: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即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如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和显色反应,醛基的氧化反应等。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不多,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如A氧化为B,B氧化为C,则A、B、C必为醇、醛,羧酸类;又如烯、醇、醛、酸、酯的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能给你一个整体概念。
    14、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去氢加氧叫氧化,去氧加氢叫还原。
    醇类氧化变醛,醛类氧化变羧酸。
    光照卤代在侧链,催化卤代在苯环
    高二化学知识点最新大全
    汽车燃料的清洁化
    同学先进行讨论:①汽车燃料为什么要进行清洁化?②如何进行清洁化?
    1.汽车燃料清洁化的原因
    使用尾气催化装置只能减小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有害气体的产生,而要有效地杜绝有害气体的产生,汽车燃料就必须清洁化。
    2.清洁燃料车:
    压缩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为燃料的机动车
    清洁燃料车的优点?
    ①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排放的CO、NOx等比汽油汽车下降90%以上);
    ②发动机汽缸几乎不产生积炭现象;
    ③可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氢气
    讨论为什么说H2是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
    (1)相同质量的煤、汽油和氢气,氢气释放能量最多
    (2)氢气燃烧后生成水,不会污染环境。
    氢作燃料需要解决的哪些问题?
    1、大量廉价氢的制取
    2、安全贮氢
    介绍两种方便的制氢方法:
    ①光电池电解水制氢
    ②人工模仿光合作用制氢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
    一、钠Na
    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与O2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加热时:2Na+O2==Na2O2(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Na2O2中氧元素为-1价,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
    ②钠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
    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
    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总的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④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反应剧烈)
    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二、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2Al+3Cu(NO3)2=2Al(NO3)3+3Cu
    (2Al+3Cu2+=2Al3++3Cu)
    注意: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三、铁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原因:形成了铁碳原电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
    ①铁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l2+H2↑(Fe+2H+=Fe2++H2↑)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③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④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