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的总结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动着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源泉。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1
    “斯大林模式”
    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A 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B 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C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苏联的改革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
    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济改革
    A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 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C 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最后归于失败。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C 取消自由贸易;
    D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
    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
    内容:
    A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B 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C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 废除实物分配制。
    作用: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3
    罗斯福新政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2)原因:
    A 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B 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更烘托出市场的虚假繁荣;
    C 人们醉心于股票等投机活动,股价被哄抬到远远高于生产利润的程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总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这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4)影响:
    A 危机加深了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各国的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德国的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对现状的不满,乘机造势,政治影响猛增;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
    B 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彼此间的矛盾和磨擦日趋尖锐。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
    (5)实质: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期盼出现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施“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主要内容:
    A 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B 在工业方面,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工作条件,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C 在农业方面,为摆脱危机,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D 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E 新政期间,联邦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
    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
    作用:
    A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B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①它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②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C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D 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4
    两次工业革命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
    A 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B 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的很多商品供不应求。
    C 圈地运动使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D 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为工业革命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第二次工业革命:
    A 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B 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
    第一次工业革命:
    A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中投入使用。它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标志性事件,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C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
    D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主要发明有:
    A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B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C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耐用碳丝灯泡。
    此外,电动机、电车、电报、电影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
    A 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各自独立地制成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
    B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了飞机。
    (3)化学工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A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B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隔联系更为便捷。
    C 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他们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A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也更为广泛。它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5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
    荷兰: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荷兰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A在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殖民地。
    B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领了中国领土台湾。
    C在北美: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英国:17世纪初,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到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A 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
    B 殖民争霸战争
    ①与西班牙争霸: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权的地位。
    ②与荷兰争霸:17世纪中期,英荷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③与法国争霸: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不仅从法国手里获得了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侵占了更多的印度土地。
    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1)形成: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抢占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此后,荷兰、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它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抢掠、欺诈等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常用的卑鄙手段。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2)影响: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