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知识点人教版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二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高二语文复习知识点总结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能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形容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18.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19.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20.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21.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22.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23.沁人心脾:形容诗歌或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24.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25.别出心裁:形容构思、设计等独创一格。
    高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5)“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6)“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7)“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8)“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9)“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10)“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