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最后冲刺知识点总结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最后冲刺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三物理最后冲刺知识点总结1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模型:主要有两种模型,固体与液体分子通常用球体模型,气体分子通常用立方体模型.
    (2)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直径:数量级是10-10m;
    ②分子质量:数量级是10-26kg;
    ③测量方法:油膜法.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NA=6.02×1023mol-1
    2.分子热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
    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
    (2)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分子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
    二、内能
    1.分子平均动能
    (1)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
    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在宏观上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有关,在微观上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3.物体的内能
    (1)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决定因素: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
    三、温度
    1.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标志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2.两种温标
    (1)摄氏温标t:单位℃,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作为0℃,沸点作为100℃,在0℃~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表示1℃.
    (2)热力学温标T:单位K,把-273.15℃作为0K.
    (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来说,两种温度是相同的,即ΔT=Δt.只是零值的起点不同,所以二者关系式为T=t+273.15.
    (4)绝对零度(0K),是低温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所以热力学温度无负值.
    高三物理最后冲刺知识点总结2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要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a)如摄氏温度用t表示:t=25℃
    (b)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c)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单位:开尔文,符号:K。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t+273)K。0K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远达不到。
    (3)华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F=5t+32
    5、温度计
    (1)常用温度计:构造: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外壳、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几部分组成。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6、正确使用温度计
    (1)先观察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实验温度计的范围为-20℃-110℃,最小刻度为1℃。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2)估计待测物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容器底与容器侧面)。
    (4)待液面稳定后,才能读数。(读数时温度及不能离开待测物)。
    高三物理最后冲刺知识点总结3
    1.超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超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失重现象。
    产生原因: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情况即与支持物或悬挂物虽然接触但无相互作用。
    产生原因: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会再与支持物或悬挂物发生作用。是否发生完全失重现象与运动方向无关,只要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超重和失重就是物体的重量增加和减小吗?】
    答:不是。
    只有在平衡状态下,才能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因为此时弹簧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或拉力)的大小恰等于它的重力。假若系统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那么弹簧秤的示数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了,大于mg时叫“超重”小于mg叫“失重”(等于零时叫“完全失重”)。
    注意: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V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在“完全失重”(a=g)的状态,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比如单摆停摆、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等。
    另外,“超重”或“失重”状态还可以从牛顿第二定律的独立性(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对应的加速度)上来解释。上述状态中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自然其产生的加速度(通常称为重力加速度g)是不发生变化的,自然重力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