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考前预习的知识考点分析


    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图和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区域的分析方法。小编整理了高三地理考前预习的知识考点分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地理考前预习的知识考点分析1
    湖北省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完备的沉积地层,并有经区域变质而大面积分布的变质岩系,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131种重要矿产,其中磷、红金石、硅灰石、石榴石、泥灰岩居全国首位,铁、钢、石膏、岩盐、重晶石、萤石、石墨、金、汞、锰、钒、镍等储量亦很丰富。在矿床的组成成分上,一般伴生或共生有多种有益成分,如大冶铁矿还伴生有可供综合利用的铜、钻、金、银等矿产,但煤炭资源较少,质量较差。江汉平原一带另发现储油构造数十个。
    湖北省水力资源居全国第4位,拥有占全国第10位的地表水体积。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汉江全长的3/4流经省境,与源出边境山地的众多河流共同汇注长江。省内中小河流共有1193条,总长度达3.5万多千米。
    此外,全省过境容水量约有6338亿立方米,因而有丰富径流量可供调蓄利用。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达3308.1万千瓦。湖北境内有众多的淡水湖泊,素有“千湖省”的美称,多分布在江汉平原上。其中洪湖、梁子湖面积均在200平方千米以上。省内浅层地下水估计为2650亿立方米,可开采储傲每年约为355.7亿立方米,储藏量极其丰富,且水质清洁,储量稳定,略等于全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童的36%。
    湖北境内植被具有南北过渡特征,既有大量北方种类的落叶阔叶树,也有多种南方种类的常绿阔叶树,同时又处在中国东西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区,便于邻近地区的植物成分侵人,是中国动植物资源较丰富省份之一全省树种有1300余种,其中用材林约占一半。主要有马尾松、栋类、杉木、桦、掩竹等,经济林甚多,有油桐、油茶、乌柏、漆树、核桃、板栗和果树等。此外湖北有野生动物570余种,其中20多种被列为国家保护对象,包括金丝猴、闽中羊、苏门羚、金钱豹、毛冠鹿等珍稀动物;药用植物1300多种,以党参、黄连、天麻、贝母等产量,包括多种名贵药材,是国内外重要的中草药生产基地。
    高三地理考前预习的知识考点分析2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⑴产业转移
    ①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②分类:区域和国际产业转移。
    ③目的: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⑵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因素;④其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发达国家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②发展中国家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⑵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①发展中国家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占据利润低的加工环节。②发达国家发展处于开发期或增长期的产业;发达国家占据利润高的设计和营销环节。
    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伴随着污染转移和扩散,发展中国家应注意产业转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⑷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①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如日本;②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高三地理考前预习的知识考点分析3
    1、描述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图)
    2、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和反射;晚上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3、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大气运动
    4、热力环流:热低冷高(高低压是相对水平方向而言的);画图(海陆风)
    注意:实验及步骤
    5、三圈环流:(重点是气压带与风带)
    季节移动:7月北移、1月南移。
    6、东亚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陆地:1月是亚洲高压,天气:寒冷干燥;
    7月是亚洲低压,天气:高温多雨
    7、亚欧大陆两岸气候差异:会考纲要
    8、热带雨林:受赤道低压控制(上升气流),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则终年湿润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
    冷锋
    冷空气强大
    大风、下雨、降温(锋后下雨)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暧锋
    暧空气强大
    连续性降水(锋前下雨)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相当
    如5、6月份长江:梅雨天气
    10、气旋(低压):气流辐合上升,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压):气流下沉辐散,天气晴朗
    11、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频率强度;灾害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寒潮:冬半年,尤其是秋末和春初农作物易遭冻害
    12、全球气候:历史时期(1万年)气温是波动上升,近代时期气温升高(近50年来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影响:海平面上升;低纬农业减产,高纬农业增产;影响水循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