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事物与现象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不仅仅局限于经典的山川面貌、星辰运行等自然地理的内容,而且更多地融入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旅游等人文层面的印记。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知识点相关内容推荐↓↓↓
    地理中考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红楼梦必考知识点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高考物理变压器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地球表面历经了三次大冰期: 震旦纪 大冰期, 石炭-二叠纪 大冰期, 第四纪 大冰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 相互交替, 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 温暖期 较长, 寒冷期 偏短; 湿润期 与 干旱期 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 湿润期 为主。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变化,一次是公元前 5000 年到前 1500 年的
    温暖期 期;另一次是 十五世纪 以来的 寒冷 期。
    (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 上升 趋势,近现代全球陆地 降水量 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3 雪线:
    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
    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
    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中国地理常识总结
    1、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2、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3、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4、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5、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6、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7、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8、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尼泊尔、锡金、印度、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4、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5、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6、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7、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8、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8、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49、“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50、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学好地理的方法
    1、学会概括。
    学习时只要抓住重点。例如南亚地型复杂,可用八个字概括,即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做成思维导图,会让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掌握。
    3、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
    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
    4、抓重点概念。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公式、定理那样精明,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和要点,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
    5、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6、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7、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另两个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