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选修三的知识点


    思想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说明,学习是要经过思考的,否则将一事无成。思考后就能得出学习成果,说的是非常对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选修三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生物选修三的知识点1
    名词:
    1生物的富集作用: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2、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等大量繁殖。藻类的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并分解出有毒物质,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引起水质量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
    3、水华:在淡水湖泊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4、赤潮:在海洋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语句:
    1、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与噪声污染。
    2、大气污染的危害:①我国大气污染类型是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②危害:直接危害人类和其它生物,导致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③致癌物主要有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尤其是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烈。④可以通过水体、土壤及植物进而危害人及动物。
    3、水污染的危害:①水俣病事件:汞在水中转化成_汞后,富集在鱼、虾体内,人若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就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有运动失调,痉挛、麻痹、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甚至死亡。②水体中过量的N、P主要来自含有化肥的农田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③赤潮和水华的形成都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4、土壤污染的危害:①“镉米”事件:土壤被镉污染后,会经过生物的富集作用进入人、畜体内,引起骨痛,自然骨折,骨缺损,导致全身性神经剧痛等症,最终死亡。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危害动物和人的生存。5、噪声污染的危害:损伤听力,干扰睡眠,诱发多种疾病,影响心理健康。
    高二生物选修三的知识点2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5、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7、神经冲动: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
    8、静息状态:是指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所处于的状态。膜外侧带有正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的负电荷,整个神经元细胞不显电性。
    9、静息电位:指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未外正内负。
    10、兴奋状态:指受刺激后,神经元细胞受刺激部位膜外侧带负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正电荷的状态。
    1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12、突触小体:指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的结构。内有突触小泡,小泡内有神经递质。
    13、突触: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或轴突相接触所形成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4、只有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所以,兴奋只能由轴突末梢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15、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1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7、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听、说、读、写。
    18、语言中枢:位于人大脑左半球,为人脑特有。
    19、语言中枢功能障碍:
    ⑴、W区功能障碍:不能写字;能看懂文字,能讲话,能听懂话。
    ⑵、V区功能障碍: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能讲话,能听懂话。
    ⑶、S区功能障碍:不能讲话;能看懂文字,能写字,能听懂话(运动性失语症)。
    ⑷、H区功能障碍:不能听懂话;能写字,能看懂文字,能讲话。
    二、应会知识点
    1、感受器:指传入神经的末梢。是机体内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
    2、传入神经:也叫感觉神经,是将兴奋从感受器传送到神经中枢的神经。
    3、神经中枢:是脑或脊髓的灰质部分,具有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功能。
    4、传出神经:也叫运动神经。是将兴奋从神经中枢传送到效应器的神经。
    5、效应器:是传出神经的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6、神经系统(或神经元细胞)的任何部位都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在动物和人体内,只有感受器能
    直接接受刺激,是兴奋的“发源地”。
    7、兴奋:简单地说,兴奋就是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
    8、在生物体内,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沿着“树突→胞体→轴突”方向传导;
    而在实验条件下,神经纤维上的兴奋是可以双向传导的。
    9、膜离子通道:是指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特殊通道蛋白质,当神经元细胞受到刺激时,通道打开,Na+快速内流,K+快速外流。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10、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Na+浓度比膜外低。
    11、动作电位:指神经元细胞受到刺激后表现出来的膜电位外负内正的变化。
    12、突触类型:
    轴突——轴突;轴突——树突;轴突——胞体;树突——树突。
    13、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_、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_、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
    14、人的神经系统:
    ⑴、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脑:大脑、小脑、脑干、下丘脑
    ①、大脑:即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
    ④、下丘脑:有体温、水平衡调节中枢
    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如排尿、排便、膝跳反射中枢
    ⑵、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15、人脑的高级功能:
    人大脑的皮层,有140亿神经元,组成众多神经中枢,是神经系统级部位。具有感知外部世界、
    控制机体的分设活动、语言、学习[记忆和思考等高级功能。
    16、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高二生物选修三的知识点3
    1.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但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
    ③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
    ④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
    ⑤人类活动的干扰。人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的自然因素。
    2.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地衣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③特点:演替缓慢。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一年生小灌木→一年生小灌木→多年生小灌木→灌木→乔木。
    ③特点:演替快速。
    (3)总结
    ①演替概念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这里的“代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的取代。
    ②群落演替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a.侵入定居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生物创造了有利条件。
    b.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斗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c.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同进化阶段,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③演替的趋势: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
    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分类依据:群落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
    演替的种类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起点尚无生物
    和土壤已有土壤、生物、植物地下茎或种子
    形成群落
    所需时间经历时间长经历时间短
    速度较慢较快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裸岩上的演替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3.知识延伸
    (1)演替现象一直存在,贯穿于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2)气候条件适宜时、弃耕农田可演替出树林,而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只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灌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