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一


    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一,以供大家参考!
    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一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高一化学最新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二、主要化合价
    (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正化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最低负化合价递增(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故从ⅣA族开始。
    三、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四、单质及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元素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
    五、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同一周期中,元素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同一族中,元素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六、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难。
    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此外还有一些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可以作为元素周期律的补充:随着从左到右价层轨道由空到满的逐渐变化,元素也由主要显金属性向主要显非金属性逐渐变化。
    随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因此排在下面的元素一般比上面的元素更具有金属性。元素的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就越强;价氢氧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就越强。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具有同样价电子构型的原子,理论上得或失电子的趋势是相同的,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质相近的原因。以上规律不适用于稀有气体。还有一些根据元素周期律得出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就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子亲和能就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中,轨道越“空”的元素越容易失去电子,轨道越“满”的越容易得电子。周期表左边元素常表现金属性,从上至下依次增大,从左至右一次减小。周期表右边元素常表现非金属性,从上至下依次减小,从左至右一次增大。
    高一化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1、化学反应的速率
    ⑴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υ=△C/△t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以mA+nBpC+qD而言,用A、B浓度的减少或C、D浓度的增加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必然存在如下关系:
    VA:VB:VC:VD=m:n:c:d。
    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
    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
    ⑴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的限度: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化学反应所进行的程度,就叫做该化学反应的限度。
    ⑵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没有停止。
    ③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④变:当条件变化时,化学反应进行程度发生变化,反应限度也发生变化。
    ⑶外界条件对反应限度的影响
    ①外界条件改变,V正>V逆,化学反应限度向着正反应程度增大的方向变化,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②外界条件改变,V逆>V正,化学反应限度向着逆反应程度增大的方向变化,降低反应物的转化率。
    3、反应条件的控制
    ⑴从控制反应速率的角度:有利的反应,加快反应速率,不利的反应,减慢反应速率;
    ⑵从控制反应进行的程度角度: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抑制不利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