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阶段生物学必修二知识难点


    学习必须要主动,自觉地去学才行,如果只是靠着老师的监督,那么其实是学不好的,毕竟老师不是时刻的在身边,只有自己主动的去,愿意去学,那么才能真的学到东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阶段生物学必修二知识难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阶段生物学必修二知识难点1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三、分裂的总结
    以一个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为例
    (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的结果是,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并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因此染色体复制之后,染色体数目不变为2n,但是DNA分子数由2n变为4n,染色单体数由0变为4n。
    (2)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能两两配对(即联会)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是形态、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联会的染色体。
    (3)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
    (4)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使得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又叫一个四分体,所以细胞中的四分体的个数就等于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父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单体与母方染色体中的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这就是“基因连锁互换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在遗传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5)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部分的互换后,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并计入子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的主要变化。
    (6)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同源的两条染色体各自移向细胞的哪一极是随机的,也就是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的。这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7)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这就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变化。
    2、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不分裂分裂
    染色体数目2n→n,减半n→2n→n,不减半
    DNA含量4n→2n,减半2n→n,减半
    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含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DNA含量的变化本来应该是平行的,但是由于复制后的染色体仍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没有马上完全分开,所以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DNA的含量有时不相同。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将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比较如下
    项目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前、中期/后期
    染色体数目2n2nn2nn
    DNA含量2n→4n4n2n2nn
    高一阶段生物学必修二知识难点2
    一、实验证据——半保留复制
    1、材料:大肠杆菌
    2、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二、DNA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
    ①模板:即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由ATP提供;
    ④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5.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高一阶段生物学必修二知识难点3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_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
    17、显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所以叫显性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