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湘教版下册知识点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今天小编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下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高一地理湘教版下册知识点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高一地理湘教版下册知识点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掌握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免观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单化,从而认识地理事象的复杂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4.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如:为什么欧洲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却没有?为什么亚洲季风盛行而欧洲却没有形成?这一问题要从海陆位置、气压差异和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上去思考,也只有从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像这类“个性”问题还有很多,如:为什么地处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为什么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为什么纬度较高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全国夏季温度的地方?
    5.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
    (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
    (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
    (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推“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7.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8.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从各种考卷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粗心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很多,影响成绩。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运算能力,要作以下分类练习:
    (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4)垂直气温的计算。
    (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7)昼夜长短的计算。
    (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的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现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10.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
    (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
    (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
    (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
    (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高一地理湘教版下册知识点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