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知识点相关内容推荐↓↓↓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总结
    生物七年级上册提纲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
    表现: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②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
    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
    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
    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如 水稻土
    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因为,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谱相似。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学习地理的方法
    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中国地理常识总结
    1、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2、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3、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4、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5、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6、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7、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8、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尼泊尔、锡金、印度、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4、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5、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6、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7、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8、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8、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49、“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50、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